第一百九十八章 赵佶:我大宋已立于不败之地(2 / 2)

干宋 任鸟飞 2504 字 9个月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从蔡京第三次致仕了之后,赵宋王朝其实就已经失控了。

只是赵佶根本没有意识到,他还沉浸在自己的帝王之术当中。

秦桧早年做过私塾先生,后来进士及第,补为密州教授,接着又考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

也就是说,秦桧当了一辈子的老师,骨子里有老师刻板的一面,因此他看不惯李邦彦、蔡攸、高求之类不学无术靠着皇帝喜欢而被赐进士出身的人,获得高位,把持朝政。

然而,看不贯又能怎么样,赵佶就喜欢任用这样的人,现在朝中主政的这些人,又有几个不是这样的人?

拿赵佶的用人之道与李存的用人之道一比,秦桧越发得不看好大宋王朝的未来了。

秦桧觉得自己这么想是不对的,因此他连忙压下自己心中的负面情绪,请门卫帮自己通报一声,说自己有要事面圣。

而就在此时,赵佶正在和他的一众亲信大臣们饮酒属对,填词作诗,唱歌演戏,寻欢作乐。

参加这次曲宴的赵佶的亲信大臣有,宰相王黼、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内侍梁师成、开府仪同三司太尉高求、知枢密院事郑居中、中书侍郎张邦昌、尚书左丞王安中、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右丞李邦彦、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等。

这些人都属于赵宋王朝的朝廷重臣。

其实,曲宴并不是赵佶独创的,有宋一朝的皇帝,似乎都喜欢用曲宴来收揽人心。

不过,与历任赵宋王朝的皇帝相比,赵佶明显更加热衷搞曲宴,甚至到了每个月都会搞几次的地步。

这主要是因为赵佶喜欢舞文弄墨,身上有文人气息和民主作风,因此他讨厌规规矩矩的。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赵佶跟蔡攸、王黼、李邦彦等人交往时,有时候根本没有君臣之间的规矩,他们在一块玩耍时,更像是好朋友之间的聚会。

殿外高竹崇桧,林木蓊郁,殿内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御宴所用之器皿,瑰丽无比,光彩照人。美酒加佳肴,韶乐配美女,香气四溢,犹如天境。君臣欢聚一堂,其乐何其融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佶突然生出了艺术创作的冲动。

于是,赵佶突然站起身来,说道:“朕欲挥毫一书,众爱卿且随朕观之。”

王黼等人一听,便知今日又有眼福见到赵佶的大作了,所以他们前呼后拥着赵佶,兴高采烈的前往保和殿。

保和殿里珍藏着数不清的宝玩、古鼎、彝器和玉器,还有大量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的着作,以及道家金柜玉笈之书,这都是赵佶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文人至宝,要是李清照这样的文学爱好之人能来到这里,肯定会乐不思蜀的。

众人一到保和殿,梁师成就手脚麻利的帮赵佶铺开宣纸。

赵佶提笔凝神,屏气片刻,然后笔走龙蛇,一篇千字文,一气呵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王黼等人都看呆了,因为赵佶这次没有写他的瘦金体,而是大书狂草。

关键是,赵佶的这篇狂草,给人一种疾风骤雨的感觉,无论是用笔上,还是结字上,都有了一种变化莫测的感觉,整体上气势奔放流畅,蔚为壮观,其水准不输张旭和怀素,线条上缠缠绕绕,相互顾盼生情,首尾联系十分紧密,而且还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通篇上却找不到一处败笔,可见赵佶对草书的驾驭能力也是超级强的,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而且还富有弹性,虽然也有薛稷的笔意,但是自我特点还是非常突出的,线质视觉感受非常之好。

王黼等人真是没有想到,赵佶藏得这么深,他的狂草,竟然比他的瘦金体更加惊艳。

这真是让王黼等人大开眼界,望着这幅长达十一米的描金云龙之作,纷纷赞不绝口。

王黼道:“官家草书,有如腾猿过树,逸虬得水,舒展自如,气势宏伟!”

李邦彦道:“官家草书,或连或断,既像绽开的春花,又像散乱珠玉也。”

张邦昌道:“官家草书,彷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白时中道:“官家草书,乃翠松卧高岭,奇石立鸿沟。”

王安中道:“官家草书,跌宕起伏,变幻多姿,恰似行云流水,又似电闪雷鸣。”

梁师成摇摇头:“纵观全书,飞动若虎踞龙腾,飘然若风云际会,汪洋恣肆,气贯长虹,此乃官家在提前庆祝我大宋即将到来的大胜。”

王黼等人这才恍然大悟。

赵佶也点点头,觉得还是梁师成最了解自己。

这一夜赵佶君臣全都在保和殿喝得酩酊大醉。

这种情况下,侍卫哪敢帮秦桧通报?

结果,秦桧就这么傻傻的在宫外等了一夜。

此时是阴历十一月底。

被冻了一宿之后,秦桧得了很严重的风寒,差点一命呜呼,根本没办法面圣。

而赵佶君臣第二天酒醒之后,王黼代表大宋王朝的文武百官给赵佶上了一份贺表:

恭惟皇帝陛下,性备尧仁,智兼汤勇,诞敷文德,同四海之车书,肃将天威,辟三王之境土,凡此濯征之策,仰系独断之神,料纤悉于九重,契几微于万里,神祗效职,天地合符,亟臻复古之勋,仰快在天之愤,受端闱之献,方陈希阔之仪,增舆地之图,更阐文明之化,运筹帷幄,一石二鸟,用申中夏之威,取乱侮亡,先复全燕之地,再燕云十六州,之后尽复江南十四郡,盛超振古,喜溢绵区……

从王黼的这份贺表上不难看出,赵宋王朝的一众大臣,对当下的形势,非常乐观,以至于他们还能竭尽阿谀之能,讨赵佶欢心。

赵佶被王黼等文武百官拍得晕晕乎乎的,好不得意。

次日,赵佶下诏回应:

朕嗣纂丕图,日新庶政,思加大信,式协万邦,燕民效顺,束身请命以来归,将尽复燕云之故疆,尽除东南之大患,聊共成祖考之昔志,君臣有庆,中外交欢,成此肤功,赖予良弼,丕扬伟绩,实系嘉谋……

随后,赵佶一连下了四道圣旨:

一、赐涿州新名为“涿水郡”。

——这还是王黼等人劝赵佶先不要打草惊蛇,免得李存反应过来,不和完颜阿骨打开战了,否则赵佶就连燕京等燕地州县一块赐名了,甚至于,赵佶连云地九州的新名字都想好了。

二、赐新收复的涿州并管县城曲赦。

三、蠲除科率。

四、甄擢贤才。

王黼很快安排快马,将赵佶的圣旨送到雄州河北宣抚司。

至于秦桧大老远的从燕京跑回来,又病倒了一事,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

……

……

求月票!(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