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有限元分析(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34 字 2022-12-10

有限元分析是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进行模拟。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有限元分析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几乎是在所有现代工业领域都有应用。而其中最早的,是用于航空器的结构强度计算。

当年为了执行任务,胡杨可是硬生生把这个有限元法啃了下来。这对一个那是还自诩是个文科生的胡杨来说,可是一段十分惨痛的回忆。

胡杨的“不小心”,当然是故意的。在这种“工作”状态下,胡杨从来都不会不小心。

说出有限元分析个决定,胡杨也是经过慎重思考的。

一个问题问题分两面看,弊端肯定是会引起注意,尤其是在有同行在场的情况下,胡杨过去那套糊弄一般人的说辞,不一定能够继续糊弄专业的同行。

对于国家机器的力量,胡杨可是有很深刻了解的。如果不是有那十年的掩护,胡杨是绝对不会冒这个险的。

而有利的一面,其实并不是针对胡杨自己,而是这个叫冯逢的少尉。有限元分析的可用领域非常广,但现在这个时期在国内,真的没有多少人了解。

从冯逢少尉的图纸上能看出,这个年轻人的理论水平很不错。已经摸到有限元的边边际。靠自己摸索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妖孽天分了。

胡杨虽然自认智商还可以,但肯定不是那种能沉下心搞研究的人。而这个有限元法对自己意义真不大。

但如果能让冯逢这样的研究者学会,那就能少走很多弯路。对这个国家来说,这是大利。

可能胡杨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冯逢反应会这么大。估计差一点就让人把自己先抓起来。

好不容易让冯逢少尉冷静下来,重新把注意力放在眼前这个零件上。

按照冯逢的设计思路,就是先按照三轴联动的模式设计一个加工方案。然后再把其中双轴的部分单独拆分出来,在把剩余的部分用两个师傅和他们的工具填补。

其实想明白这个思路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这个拆分的过程。

打一个近似的比方,就像是一根很长的线,你折了几十次后一剪刀下去,变成了上百个零碎的线头。

然后,你要把这几百个线头按照顺序一个个排好顺序,再重新接起来。两根线头变成了几十根线头,准备工作也就多了几十倍。

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这么复杂的操作,对心算能力有极高的要求。看他专心计算的时候手指微小的动作,很有可能是从小练习珠心算的。

按照冯逢的要求,胡杨一段段的进行记录,设定路径,然后编号。而冯逢自己则同时写下需要手动的部分。

赵主任非常有眼力见的,让人去小食堂把饭打到了这里。几个人一边吃,一边的继续工作,大有今天通宵把一切搞定的架势。

胡杨心里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作为整个屋子里最年轻的那个,这真没有他说话的份。

相比其他几个人,胡杨这部分工作其实并没有什么难度。所以还有精力观察屋子里的其他人。尤其是那位自己的同行前辈。

中间他出去了一次,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才回来。回来之后,胡杨明显感觉他对自己产生了兴趣。十有八九是出去专门对胡杨做了背景调查。

胡杨自己很清楚,自己那套说辞在专业人士眼里并不算完美。严重怀疑可能还不至于,感兴趣那是一定的。

这个肖克身上其实不太感觉得到军人的气质。当然,在隐蔽战线工作,身上本就不应该有明显的气质。

不过从专业性来讲,既然穿着军装就应该像个军人,时刻都要把自己角色演好。

为了能早点回去睡觉,胡杨主动靠近了两个老师傅。先是一番不着痕迹的马屁上过去,然后开始谦虚的请教哪些是自己帮忙的。

胡杨的样子还是属于那种不招讨厌的。勉强可以算是小帅,这个时候姿态放的够低,嘴也够甜,很快便获得两个老师傅的好感。

两个老师傅设计的零件中,大部分都是可以用数控铣床加工,或是粗加工的。确认了几个之后,胡杨马上让两个师傅去选料,他则抓紧时间换刀头,设计加工方案。

双轴联动数控设备,对比传统设备最大的提升是加工效率和曲线精度。

刀头重置零点之后,胡杨又重新检查了一遍所有细节后,启动了数控铣床。

随着电机工作的声音逐渐变大,刀头逐渐提升到预设的转速,升起,落下,在归零点停了一秒钟,然后开始按照预设加工方案工作。

高速旋转的金属刀头,在老师傅选择的金属板上,留下一条条割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