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那座桥太矮(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816 字 2022-12-10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

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

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这就是胡杨关注的那个重点。5000吨级是理论上的数字,而实际上3000吨级都不能做到100%通过。

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南京长江汏桥,对于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而言,恰似一把铁锁,死死地扼住了长江的咽喉,成为阻碍长江水运发展的瓶颈。

它导致了远洋海轮无法直上武汉,长江中游的进出口物资不得不通过江海转运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运输,这其中增加的成本和时间是无法估量的。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国铁路运输能力还很弱。想要消化这些海运货物是非常勉强的。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运输能力是成正比的。而海运的成本不仅低,还是国际贸易最重要的运输手段。我想大家应该都已经发现,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大部分都有水运资源。

长江是黄金水道,是有条件实现海江直运。如果让这条水道畅通,将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而长江流域又会将辐射更广的范围。”

稍顿一下胡杨又说道:“而这一切,却正在远离我们。”

“为什么?”接上这茬的却不是罗鹏程,而是周扬青大秘书。

胡杨说道:“后续麻烦的情况,是南京长江大桥会成为标准。过几年,地方上手头宽裕了。长江上肯定还会多很多桥,那么它们会以谁为标准呢?

如果更多的桥都是以水位上24米这么搞。那长江上就会多出更多的锁。到那个时候,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了。”

从炸掉大桥说到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认为胡杨是个疯子了。

他们都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当然,就算是这样。炸桥这件事真正的可行性其实还是非常低的。

把中国第一江桥炸掉重建的概率,约等于买彩票中一等奖,或者是一辈子里被雷劈十八次。

但问题是,胡杨已经把这件事摊开来摆在了他们面前。未来若干年内大概率会发生的后果,他们都已经知道。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可能会选择无视这些。

可在这座这些人,都算是胸怀家国天下的人。他们无法选择无视,但这件事的难度真心不小。

沉默了片刻之后,胡杨又出声说道:“短期内,恐怕还没有条件炸掉南京长江大桥。但现在必须立刻开始要求新建桥梁不能用24米的净高,至少36米的净高。”

相比炸掉大桥,行政命令的出台要容易的多。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秦海青的身上。但老人家没有做任何表态,只是又一次表扬了胡杨。

老人家说道:“今天长见识了,这才是真正的远见。小胡同志虽然年轻,今天可真的是给我们这些人上了一课。不容易,不简单。”

胡杨谦虚道:“领导们谬赞了。这大部分都不是我自己的观点,是我看那些杂志上写的。我就是觉的有道理,所以稍微琢磨了那么一下。”

秦海青笑着说道:“过分谦虚就是骄傲啊。你这个年纪,就能有这样的想法很不容易。让我们所有人都耳目一新。还有别的吗?”

胡杨摸了摸头,笑着说道:“这.....有还是没有呢?”

已经说了这么多,再想藏拙是不可能了。罗鹏程把他推出来这件事,胡杨的确是意外的,但这却还真是一个机会。

作为一个穿越者,胡杨必然会利用他对这个时代来说,更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而这也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他也必然会被注意到。

这是胡杨无论再小心谨慎都无法避免的。

穿越这种事是没办法说清楚的,更不可能被理智的接受。那时候就会有很多麻烦,并且大概率会失去对事态发展的控制。

胡杨反复推演的结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有选择的主动部分暴露自己的秘密。就像他在沈阳对罗鹏程那样。

今天他会在这些人面前说这些,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相比在沈阳时,胡杨现在的情况也有了很大变化。他不再是一个啥都没有的普通小伙,所以需要暴露的东西就更多,对象也需要升级。

在胡杨看来,现在这种情况即便没有100分也至少可以打80分。这些人都与罗鹏程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上他们先天对胡杨就是有倾向性的。尤其是秦海青也在场,这就大大提升了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