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北京要来人了(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21 字 2022-12-10

陶瓷,china,是中国的代名词。中国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

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前,瓷器也就是china一直都是脆弱易碎的代名词。不光是外国人这么想,中国自己也这么想。

直到人们发现了陶瓷在工业领域中潜力。陶瓷本身的高熔点、硬度、耐磨性、耐氧化等特性,在工业领域中大放异彩。

特种陶瓷是随着现代电器,无线电技术、航空技术、原子能技术、冶金技术、机械、化学等工业以及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的飞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这些陶瓷所用的主要原料不再是粘土,长石,石英,有的坯休也使用一些粘土或长石,然而更多的是采用纯粹的氧化物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料,制造工艺与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

虽然此时是我们国家发明的,但工业领域中陶瓷的应用研究还是比较落后的。

特种陶瓷方面最先开始的,是航天器外壳的研究。而在其他领域,就相对滞后的许多。

大环境上的滞后,就是胡杨的机会。在他的野心中,材料研究一直都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材料研究太烧钱,甚至可以说是无底洞。不想被无底洞吞掉,就只能谨慎再谨慎。

说到材料,陶瓷材料是从特种陶瓷引申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

暂时大致可以分成结构陶瓷和工具陶瓷。而胡杨准备首先进入的领域,就是结构陶瓷。

这种陶瓷主要用于制作结构零件。机械工业中的一些密封件、轴承、刀具、球阀、缸套等都是频繁经受摩擦 而易磨损的零件,用金属和合金制造有时也是使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而先进的结构陶瓷零件就能经受住这种“磨难”。

旋耕刀片也算是一种刀具,还有机床上使用的各种刀头,都在胡杨制定的目标之中。

而看上那家红旗陶瓷厂,自然也是胡杨经过认真研究和思考之后的结果。

这家陶瓷厂虽然现在陷入了困境。但本身底子非常好,尤其是人才贮备方面,整个东北华北地区恐怕再找不出比这里更好的了。

有两位参与过两弹一星研究的老人,就是从这个厂子里被调走,最后也是从这个厂子里退休的。他们俩带出了一批很优秀的徒弟。其中大多数都还留在那里。

也同样是因为这两位老人,红旗陶瓷厂里有很多普通厂子没有的设备。

无论人才还是设备,都是胡杨希望得到的。不过这件事暂时还急不来,眼前最重要的是另外两件事。

其实说起来,也可以算作是一件事。

吃过午饭之后,胡杨才终于等到了那个电话。电话是从沈阳打过来的,但打电话的人却是来自北京的。

“你好,我叫周朝先。”

“您好,我是胡杨。来丹东吧,我们见面聊。”

“好,明天见。”

“明天见。”

对话很精简,但仔细内容却很丰满。放下电话,胡杨顿感心情一松。毫不犹豫的答应来丹东,说明这并不出乎周朝先的意料,并且他已经做了决定。

而这传达出的信息就是,他应该可能会愿意放低姿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接下来会好谈很多。

不过,这还不足以支撑盲目的乐观。相比一个骄傲自大的纨绔子弟,一个关键时刻懂得并能够放低姿态的人,其实更难对付一点。

这样的人通常都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因为他们的野心都很大,但并不自知。

胡杨对周朝先的判断,会略倾向于后一种情况。

放下电话,胡杨对一旁项凌江说道:“让陈区长帮忙安排一桌丹东特产的山珍海味,不怕花钱。”

项凌江问道:“需要请他一起吗?”

胡杨说道:“不用,但可以透露一下我们要请的人。”

项凌江点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