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一个特别的姑娘(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40 字 2022-12-10

对于笔试和面试都比较满意的胡杨,离开了李西平的家,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冶金局,一头钻进了资料室。

今天紧张考卷,胡杨其实心里是有点虚的。那张卷子是他临时准备的,里面其实有超前的东西。如果当时李西平追问下来,胡杨是没办法给出合理解释的。

这也是胡杨对他满意的理由之一。李西平很清楚自己的状况。所以除了问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出国之外,他们没有再问任何问题。

即便他对那张纸上的内容很感兴趣,也依然把问题藏在心里。

不过对胡杨来说,这种情况他并不希望经常出现。这会留下太多不可控的不确定。

胡杨的脑子里有太多超前的知识。任何一个拿出来,都是引发学术界的大爆炸。超前二三十年的技术,就不再是技术,而是奇迹,是神谕。

所以胡杨对每一次使用这些超前的知识,都非常非常的谨慎。因为他知道自己没办法把这些只是用的恰到好处。

胡杨不是一个专门的技术研究者。他只是有非常好的记忆力,把这些东西都拷贝了下来,在脑子里。

二十一世纪都算是世界尖端的技术,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完全就是空中楼阁。这中间有很大的一段空白,需要胡杨来填补。

胡杨一个人的精力肯定不够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找,那些可以帮助他的人。

而这些人除了技术背景之外,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可以被掌控。之前关于旋耕刀片的部分,其实还不算是使用了新技术。但接下来与陶瓷相关的这部分,就实实在在的要用到他脑子里的新技术了。

所以胡杨现在很迫切的需要给自己将要拿出的技术找一个娘家。

走进资料室,胡杨熟门熟路的找到了放置最新国外杂志的地方。把所有他没看过的全都挑出来,放在桌上一本本翻阅。

胡杨看书的速度一项很快。这基于他强大的记忆力,和同样科学的记忆方法。大多数不需要立刻马上就理解的信息,他都只是先记下来,需要用的时候再重新在脑中过一遍。

但在旁观者看来,胡杨完全不想是在翻阅专业期刊,而是在随意的翻看街边两毛一本的花边杂志。

冶金局资料室的名声在外,很多其他单位的人都会来这里借阅。很多时候外单位的人都会比本单位的人多。尤其是在晚上,几乎都是这种情况。

胡杨一个人独占这么多外文杂志不说,还看起来看得这么随意,这让一个同样想借阅这些杂志的人非常不高兴。

不高兴怎么办,当然是直接走上去告诉他。

于是胡杨的面前出现了一个人,义正词严的对他说:“这位同志,如果你已经用完这些资料就请送回,其他人还需要这些。”

正在速记资料的胡杨,突然听到这声音也是一愣。他在这资料室待了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说这样的话。

胡杨循着声音抬头看过去,他看到了一姑娘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在抬头的这个瞬间,胡杨的第一反应是,好特别的姑娘。

头发特别的短,不是那种五号头,而是真的真的短发。

眼睛特别的大,尤其是在当下情绪略显激动的时候。

声音也特别,不是一般女孩的轻柔软糯,也不是另一个极端的尖锐刺耳,而是一种带点中性的磁性。

总之,很特别....

放在三十年年后,这样的小姐姐都算是特别的,就更别说是1984年的现在。

一念之间,胡杨把脱口而的话,变成了:“我都还在用。”

自己的提醒被这么顶回来,这个特别的姑娘当然不会这么算了。

姑娘眉头一皱:“这位同志,我只看到你在随意乱翻。请你不要占用宝贵的公共资源。”

胡杨学着她的口气回应:“这位同志,我的确是在认真的阅读这些资料。倒是你在打扰我,还有其他正在认真学习的同志。”

这个时候姑娘也发现自己的声音有点高,顿时有点窘迫。立刻压低声音,反击:“你就是在乱翻,一页看不了几眼就翻篇,我在那边盯着你看了很久。”

胡杨脸上先是一愣,然后竟然一红,那种害羞腼腆的红。

姑娘同样也先是一愣,然后突然发现了自己话中的语病。八十年代的男女之间还是比较保守的。盯着异性看了半天,那已经是很明显的表达了。

不过这姑娘的确很特别,她脸色虽然也是一红,却没有逃开或者躲避。反而干脆一拉椅子,坐到了胡杨对面。

姑娘冷着一张脸:“你连笔记都没有,还敢说是在认真!”

胡杨微微一笑:“那是因为我记性好啊。”

姑娘抱起双臂,冷哼一声,明显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