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唇亡齿寒的道理(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48 字 2022-12-10

正如胡杨估计的那样。没有确切的数据和科学的方法支撑,他们算不出最贴近事实的结果。

周朝先和陆星的表情都说明,他们算出来的结果并不是最开始以为的那个。

而在这时候,胡杨很贴心的提议:“计划本身没有问题,只需要换一个建厂的地方。”

当你自己发现了一个坏消息之后,突然有个人给你了一个小希望。正常人都会被这个小希望牵住鼻子。

周朝先也是个普通人,所以他说道:“那胡杨同志觉得应该放在哪里?”

胡杨说道:“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朝鲜不行吗?”

朝鲜?

所有人的思维,都被胡杨这句话扯到了那个与中国东北接壤国家。

客观条件上来说,朝鲜地理位置是比越南更好。朝鲜的新义州距离丹东就只有一江之隔,连接两岸鸭绿江大桥一共也就只有六百米。

但这里从来都不是大家心中的首选。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朝鲜这个国家的话事人的个人风格太鲜明了。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反复无常。

未来三十年中,朝鲜都是整个亚洲最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很多相关方面学术研究分析人士、国际形势分析家、以及咨询顾问们都曾经“预言”过。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战,那由朝鲜开始的可能性绝对超过五成,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当然这个结果是在朝鲜正是宣布拥有核武器之后。而在八十年中期的现在,朝鲜其实也开始将主要工作重心,从斗争和清洗转移到经济发展上。

1978朝鲜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第二个七年计划。继续建设大安工作体系,以及新的农业领导体系和计划的一元化体系。

同样是在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施行。但朝鲜执政者对此时的中国的并没有信心。他们更愿意继续与韩国、日本还有美国合作。所以并没有特别针对中国的方案和政策。

而在1984年这种情况出现了一丝变化。朝鲜劳动党内部出现了一种声音,提出建设经济特区。最开始特出的备选有两个,一个罗先市,另一个就是新义州市。

经过了很多年的讨论之后,罗先市当选,成立了罗津先锋自由经贸区。但那已经九十年代的事情了。

胡杨关注的是现在。新义州作为备选之一,肯定是为了与中国进行贸易。而既然在很多年后才能分出胜负,那现在那边的环境应该还是可以的。

做出这种估计胡杨靠的不是预测,而是反向的逆推。朝鲜的第一代领导人已经进入执政晚期。按照正常历史进程,还有不到十年。

这个时期朝鲜的整体对外政策,都是相对比较温和。包括第二代领导人上台的初期,也基本保持着相同的风格。

在当时,国际社会都认为这一种“成熟”的执政风格。但把时间再往后拉一下,就知道这是为了研究核武器在默默积蓄资源。

所以胡杨很有信心,至少在八十年代结束之前,朝鲜那边是稳定的,是可以进行合作的。

显然对于这些情况,周朝先和他身边的小伙伴们并不了解。朝鲜这个名字在他们脑中转了一大圈之后,就再一次被他们否决。

周朝先说道:“朝鲜真的不行。近倒是够近,但那边的情况太复杂,我们这边并没有过硬的关系,很难保证我们的计划能够顺利施行。”

胡杨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道:“先说说深度合作吧,我很好奇合作的内容。”

周朝先看了陆星一眼,后者立刻说道:“在这个计划中,我们负责进出口的部分。而你们负责生产和技术支持。”

胡杨心中冷笑,但脸上却挂上了一丝疑惑:“听起来这合作也不算有多深。而且你没有说利润如何分成,也没有明确投入的比例。”

陆星说道:“别急,深的在后面。我们希望入股华夏科技。”

胡杨平淡的反问:“多少比例?51%?”

不需要他们给出肯定的回答,看他们反应就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所谓深度合作。

狗屁的深度合作,不久是趁火打劫吗?

胡杨并没有如周朝先他们所想的那样拍案而且,指着他们破口大骂。

而是摇着头,叹着气,最后剩下一脸无奈的笑容:“那接下来,你们是不是要说,不会用现金入股,而是用你们掌握的关系代替。再跟我强调一遍,你们在国际贸易这块的能力?然后我和赵援朝从此就成了你周朝先的手下。”

周朝先略显讶异的点了头:“没错,这就是我们之间的深度合作。是你们现在最好的选择。”

胡杨沉默了片刻之后才说道:“幼稚!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们都不懂!”

周朝先说道:“唇亡齿寒我们当然懂,所以才会有深度合作。把我们的力量集中到一起对抗方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