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个人形象(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43 字 2022-12-10

胡杨觉得孙福生说的很好。这的确是现在这阶段的大问题。

不是没有工作的机会,不是没有需要工作的人。但就是有工作没人做,也有人没工作可以做。

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的过渡期,两种经济模式并存。混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也会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为磨合阵痛期。

这个时期会过去。当价值和需求都由市场本身决定之后就会过去。区别只是各个地区不同,时间早晚也不同。

而从胡杨知道的历史来看,很明显南部要早于北部。东南沿海地区,要早于整个东北地区。

不出意外的,这就是与经济发达程度相对应。

从零售到批发,又到娱乐文化和卖破烂,最后又说到了劳动服务,这顿饭真的聊了很多。

在胡杨的控制下,酒就喝了那么一瓶。而喝酒的多少,与饭局的时间长短基本都是成正比的。

把最近的工作和变化都聊的差不多了,大家就各自回家休息。胡杨三人又来到了那个小院。这里也算是胡杨在沈阳的固定落脚点了。

戚扬好像有话想说,胡杨也给了他独处的机会。但最终他还是什么都没说。

一夜无话,胡杨睡的不错。好像小酌真的能帮助睡眠。

吃过早饭之后,胡杨就见到了昨天晚上孙福生提到了那两位,王辉和于迪。

看到两个人,胡杨从他们身上都没有感受到任何一丝颓废。而像自暴自弃这种感觉更是不可能有。

胡杨放下手里的书,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没有迎上去,而是站在原地整理身上的衣服。

敬礼!

还礼!

“野战军,侦察连,胡杨。”

“边防部队,扫雷兵,王辉。”

“机械师,后勤兵,于迪。”

这就是军人见面的方式。

和以前一样,胡杨还是最年轻的那个。但言谈之间,这两个老兵并没有表现出任敷衍。相反他们都对这个比他们都小上十几岁的年轻人,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

其实这挺让胡杨意外的。部队里论资排本的习惯的可不是什么潜规则。胡杨年纪小,复员之前的军衔也没有这两位高。

后来等他们离开之后,胡杨还专门问了孙福生这个问题。结果得到了一个哭笑不得的答案。

原来他们也给胡杨搞了一个形象工程。都是老兵油子,自然都知道老兵的臭毛病。孙福生也担心他们会不服胡杨,所以在上次喝过酒之后,就着手给胡杨塑造形象。

先是从胡杨那一身伤疤开始,作战英勇这块肯定是有的。然后就得是有智慧,那会说好几种外国话。这肯定也是很厉害的本事。然后就是心眼好,讲义气这种性格特质。

确定了这些之后,他们就开始在战友之间有意无意的开始传播。其实一开始都还在可控范围内。但这个话呀,一旦经过几次口耳传递,肯定就会变味儿。

虽说这些老兵都还至于弄的太过匪夷所思。但这个极其正面的形象,就算是给弄成了。

所以这些第一次见到胡杨的战友,其实早就已经听说了他很多事。而且是添油加醋,粉饰美化过之后的。

在听说胡杨还是单身之后,很多人都表示要把老家妹子介绍给胡杨。据说有几个人已经写了信回家。

听完这些之后,胡杨感觉嘴里有发干:“那个,福生大哥,你们这个好意我是明白的。但这种事可不能再弄了啊。可不能搞个人崇拜的路子。”

孙福生也挺不好意思的:“知道知道,我已经让他们不要再传了。以后肯定不会了,不会了。”

胡杨也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孙福生问道:“这两个人怎么样?”

胡杨说道:“可以,底子都还行。废品回收公司可以交给他们来负责。春节前就把人都撒出去。收回来的东西可以先堆着,等年后再一步步上轨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