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步跨(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58 字 2022-12-10

就在那封律师函挑动了各方神经的时候。作为这一切的计划者,胡杨却完全没有关注这些动向,而是和项凌江一起来到了丹东东面的虎山脚下。

虎山最出名的是明长城,但今天他们并不是来看山的,而是来看水的。

中国和朝鲜以鸭绿江为界河,鸭绿江在虎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很细小的分支。基本上就像一条溪流,正常人只要一步就能跨过。

这就是“一步跨”,丹东著名的边境景点。额...是以后的著名景点。现在这里还是一个看着很普通的小溪流。

如果不是这里每天都会有荷枪实弹的边防军人巡逻。恐怕没有人会特别注意这里。

胡杨和项凌江在几公里之外就下了车,徒步走到一步跨。就在几米之外,站着一位便装的老人。

“金旻道上校您好,我是胡杨。”

“你好,早听说过你。”老人就是金旻道,今天没有穿军装。但身上那种军人的气质依然非常强烈。

说话间,两人又都向前走了两步,再往前一点就是冰面,踩上去,就等于是才在国境线上。

金旻道说道:“听说你很想见我。”

胡杨微微一笑:“是的,不过我更愿意相信我们都有,想要见到对方的急迫心情。”

胡杨的笑容并没有能立刻打动对面这个老人。他沉默着注视着胡杨,而胡杨也同样看着他。

这当然不是准备从金旻道的眼神中读出他现在想法。因为这明显就是一次简单的试探。

对视,其实是最直接判断两个人心理差距的方式。显然这位金上校是准备给胡杨一个下马威,以确定这次谈话中的强弱对比。

如果换一个人,比如胡杨身后的项凌江。虽然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是非常优秀的了。但也肯定会在对视中败下阵来。年龄、阅历、经历、地位和心理状态,都不在一个等级上。

但胡杨不同,他的眼神中没有一丝的动摇。

漫长的沉默在金旻道脸上露出笑容那一刻结束。他很满意的点点了头:“小伙子不错。听说当过兵,上过战场吗?”

胡杨点点头:“差一点把命留在南边的林子里。”胡杨说的是云淡风轻,但那其中夹杂的劫后余生的味道,只有有同样经历的老兵才能体会得到。

因为种种客观原因的考虑,胡杨和金旻道的交谈只持续了一小会儿。但胡杨对这次见面的结果还是非常满意的。

首先,他证实了自己的推测。金旻道本人有很强烈的危机感。主动离开政治核心,并且主动到最偏僻的新义州。说明这人的政治嗅觉很灵敏。

其次,敲定了这次旋耕刀片堆焊加工的合作。同时还就其他合作,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金旻道对工业发展的渴望程度,要比胡杨预想的还要强烈。

最后,也是今天最重要的目的。胡杨特别留到最后才小心的说了出来。却没想到金旻道大手一挥,甩给胡杨三个字“没问题”。

果然不愧是封疆大吏,也就俗称的土皇帝。这种带点敏感的要求,竟然也是毫不犹豫。胡杨原本以为这个要求,肯定会让对方为难。谁曾想,他竟然答应的这么痛快。

旁边项凌江也是一样的傻眼:“我原本以为最后一个要求,还需要付出一点代价来交换,没想到他会这么痛快的答应。”

胡杨说道:“朝鲜那边的情况你也知道。只要军权还在手中,部队还在身边,金旻道就是这片的土皇帝。”

项凌江说道:“可这件事涉及到了敏感的东西。”

胡杨说道:“可能在他看来,这就是件小事吧。其实在很多政局不稳定国家,我们以为所谓的敏感,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

项凌江忍不住问:“那对他们来说是什么才重要?”

胡杨说道:“活着,活着最重要,一切能让他们能活下去的东西都重要。对眼下的朝鲜来说,粮食、药品是排在需求第一位的。”

项凌江点点头:“我回去就开始准备手续,和那边对接一下签证的事宜。”

离开一步跨之后,项凌江带着胡杨又绕着丹东转了一圈。胡杨已经明确了,接下来华夏科技的发展重心就在丹东。而既然叫做重心了,第一步当然是“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