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德国工业和酸菜(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24 字 2022-12-10

德方负责接待的是中年人叫凯恩,是一个做事风格十分干练的男性官员。他供职于德国工业部,据说也是位技术型官员。很凑巧的是,也是冶金领域。

在凯恩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德国人引以为傲的严谨,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刻板。

从第一见面开始,这位充满了民族自豪感的官员,就让大家都充分的体会了他作为德国人的骄傲。

就拿他们在火车站搞的这次欢迎仪式来说。是考察团这一路上经历过的这么多次欢迎仪式中,最....认真的一次。

认真的表演,认真的鼓掌,认真的鲜花和认真的讲话。

其实说起来这种态度,反倒是让考察团的大伙们感觉更“亲切”一点。

欢迎仪式结束之后,按照惯例考察团被奔驰大巴送到酒店。这家酒店的名字叫法兰克福玛丽蒂姆酒店。是一家在德国比较著名的连锁酒店,胡杨曾经住过玛丽蒂姆在柏林的酒店。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我们的考察团到德国时,住的只是一家很普通的商务酒店。不知道这种变化源自何处,但至少不是一个坏消息。

玛丽蒂姆在未来会发展成国际连锁酒店,所以软硬件都是在水准之上的。入住的过程非常顺利,胡杨也还继续享受着单间待遇,这可为他省了很多事。

从大使馆的调来的两个翻译已经到位,所以胡杨暂时还可以偷会儿懒,在自己的房间把那些文件处理完。

不过接下来的行程中,胡杨就要全程跟随考察团活动。依然按照惯例,考察团第一天的晚餐会是一次正式的餐会。土耳其和法国都是如此。

除了凯恩的陪同之外,德方出席参会最高级别的官员是工业部的一位副部长。一头白发梳理的一丝不苟,说话也是滴水不露。

两位领导先后致辞之后,餐会正是开始。他们今天座的是长桌,就是一下子能座二三十个人的那种。

德国特色菜肴上桌,猪肉的香味扑鼻而来。让那些有点思乡的胃,都开始蠢蠢欲动。这是他们离开中国以来,第一次在正餐里见到猪肉。

德国猪脚肯定是有的,还有德国酸菜和肉肠。其实说起来,德国人的口味还真实欧洲各国菜里最贴近中国人胃口的。

尤其是这个酸菜,着实让胡杨周围几个出身北方的团员惊讶不已。其中一个平时和胡杨比较熟的,还悄悄问胡杨:“小胡你问问那个服务员,这个菜是啥做的。吃着那么像酸菜呢?”

胡杨说道:“这就是德国的酸菜,和咱北方的酸菜区别不大。这个是配肉肠和熏肉吃的解腻。”

那位说:“味道的确是有点像,咱东北酸菜也解腻,可惜少了那么一点...”

胡杨会意的说一个字,臭。

那位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德国酸菜东北酸菜的相似,还真不是美丽的巧合。这事还真有人考证过,德国酸菜和东北酸菜是同宗同源。是当年被蒙古人带到的欧洲,并在德国这个地方留了下来。据说这可能是因为德国与东北的纬度相似。

直到现在,腌制的方法也大致相同。最大的区别就是材料上,我国东北用的是大白菜,而德国用的圆白菜。

德国猪脚和德国肉肠非常好吃,德国的啤酒当然也毫不逊色。在精酿大规模出现之前,德国的工业啤酒始终是世界一流的。他们甚至为了啤酒专门设立了法律。在德国注册的啤酒品牌,只能使用大麦、小麦和啤酒花作为原料。

不了解啤酒的人可能不太清楚,除了这三种原料之外。很多啤酒厂为了降低成本,会使用淀粉作为酿造原料。然后通过勾兑和的调味方式,让啤酒有啤酒味道。

据非官方的传说,还有一些啤酒为了增加销量,还会在酒水中添加利尿剂。让喝酒的人频繁的上厕所,快速的将水分排出体外,从而可以喝更多的酒。

与此时国内能喝到的啤酒相比,德国啤酒的味道的确要刚上不止一个档次。所有能喝酒的人,都很喜欢。但好在大家都还克制,酒量好点的喝个两三杯,差些的也就一杯。

胡杨坐的位置距离几个领导很近。他们的聊天内容都能听到。无论是那位副部长还是凯恩,显然都是有备而来的。

这说明我们之前做的那些铺垫和准备,多少起了一些作用。可以明显听得出,他们在涉及日本的话题上有更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