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咖喱味(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20 字 2022-12-10

考察团的晚餐是在火车上吃的。餐车提供的食物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总算秉承了德国特色。

那几位老化工,现在还在讨论着白天的见闻。胡杨给他们要回来的资料都写满了标注和笔记。看着这几位如此兴奋,胡杨多少感觉多少点不是滋味。

等着,早晚都让你们在国内也都能用上这些。

火车到达慕尼黑的时候已经将近午夜。虽然时间已经很晚了,但德方安排的非常好。不到半个小时他们就被送到了酒店,并十分高效的安排好了入住。

不得不说的是,这么多国家走下来,德国人效率是最高的。而高效率的原因就是严谨的处事态度。

但这种严谨和后来从日本流传开来的所谓“匠人”精深还有些不同。

日本人的严谨在于守序,严格按着设定好的计划,不会临场变通,更不会走捷径。这便是所谓“匠人”精深的核心。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也就不强。

而德国人的严谨体现在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也是工业化进程完备的体现。这和他们多次发动近代战争有关。前后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人都是主角。

德国和日本都是以工作认真著称。表面上看十分相似,但是细分起来还是有些区别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才开始崛起。这个时期大环境对德国来说其实并不好。德国周围有英、法、西班牙,还有沙俄,可谓是强敌环伺、列强林立。在这种压力下,德国被环境逼得必须要比周围列强更加严谨认真,才能追上其他各国的发展脚步。

德国人的严谨虽然是被环境逼的,却是自发的。

日本近代最重要的一个标示性事件就是“黑船事件”。从那是被被美国敲开国门后,日本就疯狂的学习西方的一切。从科学到制度、法律、医学、文化礼仪等等,能学的都学。几乎是立刻抛掉了所有的汉文化的影响。

有先进的就否定之前曾经学习过的文化,甚至鄙视敌视不改变的行为。明治维新全盘西化之后日本的确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钻牛角尖式的改变方式,造就的却是一个畸形的国家。当同样畸形的武士道精神发展壮大,便有那个罪恶的大日本帝国。

日本人的严谨是统治阶级要求的,是带有奴性的。

德国是因为严谨才有严格的规范和执行。而日本人则是因为有规范所以才会去严谨的执行。

正是这些看似微妙的区别,导致日本的整体经济这么早就到达了拐点。而德国却依然是欧洲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突然会从德国联想到日本,再到两个国家和民族的区别,是因为胡杨接下来要做的事,正与三十年前的那场世界大战有关。

慕尼黑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早在拿破仑时代,就是巴伐利亚王国的艺术重镇。这里还是欧洲最大的出版业中心,规模仅次于美国纽约。

还未更名为宝马的巴伐利亚机械集团,以及西门子集团的总部就在这个城市。而未来将会成为世界十大科技园的慕尼黑高新科技园,也在刚刚过去的1984年在这里建成。

慕尼黑高新科技工业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激光技术和纳米技术。放在三十年后,这也都是前沿的科技领域。

前一天午夜才入住酒店,所以今天一整天都没有任何行程安排。也就是说一整天都可以自由活动。这也就直接导致胡杨完全失去了多睡一会的可能。

原因很简单,整个考察团现在就他们几个会德语。他们要想出去走走,总要在身边带一个会德语的人。不然买东西都没法砍价。

而胡杨是几个人中与考察团其他人最熟的,所以从昨天在火车上开始,大伙就开始跟胡杨预约行程了。

这种情况胡杨不仅有心理准备,而且还有行动上的准备。他在国内的时候,就做了慕尼黑和柏林两个地方的旅游攻略。

当然,这攻略并不是以胡杨过去对这两个地方的记忆为准的。而是以国内可能了解的程度为准,做出的一份并不靠谱的旅行攻略。

就是靠着这份攻略,他们这七八个人愣是从早上八点多一直转到下午四点才回到酒店。

胡杨此时就一个感觉:身心俱疲。而除了他之外,大家好像都还感觉挺不错的。

攻略虽然有很多误差,但基本上的重点还是都有的。这一天下来,他们去了慕尼黑标志性的马里亚广场、维特尔斯巴赫王宫、维克图阿联市场。在市场里他们吃了有六百年历史的图林根烤肠,喝了精酿慕尼黑鲜啤。还在旧货市场买了七八成新的相机和手表。

虽然发生了诸如走了冤枉路,没有吃到午饭,不知道去哪里找厕所等等问题,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成功的。

胡杨随便吃了几口晚餐,就对其他几个人说,今天太累要先回去休息,便起身离开了餐桌回到自己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