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专利管理局(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91 字 2022-12-10

境外作战,对大多数军人来说都是一种只存在理论中的行为。除了个别几个国家的军队意外,只有以后会出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才有在境外执行军事任务的合法性。

而现在,胡杨要他们做不仅是境外执行任务,而且要横穿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而且还是可以主动开火的那种。任何现役军人都不会收到这种命令。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庞博和其他老兵们才清楚的感受到,原来自己真的已经不是职业军人了。

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变化,很难说是好还是坏,总之就是很复杂。

虽然单兵作战能力还可以,但军事行动的计划可不是胡杨的专业范畴。他提出整体的战略构想,具体细节还要两个队长进行仔细的推演。

这里是欧洲,不管是人文还是地理,莱克肯定更加熟悉一些。以他的为主导,这一点胡杨和庞博都没有问题。

今晚他们会通宵制定一个计划的初稿。而在接下来几天中,会对这个初稿进行反复的推演和修改。

两队人需要互相熟悉和磨合。尤其是老兵们,还要熟悉新的武器装备。施皮尔贝格叔侄俩还要进行特训。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一周对他们来说,肯定将终生难忘。

一周时间,是胡杨能够给他们最长的时限。然后他们就必须立刻出发开始行动。行动的时间计划是两到三天,暂时也无法确定。

总共加起来十天左右,这是胡杨对谈判时间的保守估计。一旦谈判团回国,他也必须跟着离开。现在这个时期,他不可能独自留在国外。因为那几乎等于叛国。

胡杨和助理金英连夜赶制了一份中德双语的战术术语对照表。未来几天中,两队人想要准确的沟通,就要依靠这个了。

天亮之后作为助理的金英就和管冲一起离开了。他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国际组织,欧洲专利管理局简称epo。

epo是根据欧洲专利公约,于七十年代末正式成立的一个政府间组织。epo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欧洲地区的专利审批工作。

该局的工作地点分布在德国的慕尼黑、荷兰的海牙、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德国的柏林四个城市。

管冲去专利管理局,自然是为了专利相关的事情。胡杨很早以前就把几分特种金属的配方交给了管冲。他已经在香港为这些配方申请了专利。接下来,自然是想要在欧洲也同样申请。

这些特种金属的配方,是胡杨最容易变现的记忆。但也正是因为容易,胡杨使用一直都很谨慎。这次拿出来的,都是经过他深思熟虑挑选出来的,不会引发大规模影响的配方。基本上都是一些小众的,使用领域狭窄的特殊合金。

怀璧其罪这四个字,胡杨可是时刻谨记在心。像这些需要公开做的事,只要有心查的话,没有什么是查不出来的。胡杨和管冲的关系,甚至现在与德国人的接触,都不会是什么秘密。

查与不查,中间只是差了一个值不值得。胡杨现在拿出来的东西,虽然也有一些价值,但应该还够不上“值得”。至于那些更有价值的,就要等胡杨和他身边的人都真正强大起来之后才会拿出来。

专利申请不光是在亚洲和欧洲,将来还要去美国申请。专利这个东西就是这么麻烦。在早期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在一个国家申请的专利,只在这个国家的范围内受到保护。

而epo就提供这方面的便利。按照欧洲专利公约的规定,一项欧洲专利申请,可以指定多国获得保护。一项欧洲专利可以在任何一个或所有成员国中享有国家专利的同等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简化在多国单独提交专利申请的手续,节约开支,方便申请人。

另外审批是按照统一的法律,不会因为各国不同的法律造成不同的后果。审批的效率更高,认证文件使用英法德三国语言。基本上在欧洲全境都可以无障碍阅读。

欧洲专利局是世界上实力最强、最现代化的专利局之一。对于专利的认定和保护程度和力度,与科技发展程度是成正比的。

试想,我付出了大量时间和财力研发出的东西,别人如果可以无偿的拿去使用,那我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们都等着那些傻乎乎的别人就研究就好了。等他们研究出来,我们就拿回来用,多开心!

专利认证,保护知识产权,版权意识,这些都是为了保护原创者的利益。也只有保护好他们应得的利益,才能让更多人和资源投入到这些领域之中。

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我们在计划体制下,就完全没有专利的概念。任何技术上的进步,都应该无偿的分享给所有兄弟单位。这几乎就是一个共识。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都等着别人去研究。

管冲和金英这次来欧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他们手里那十几种特种金属配方的专利申请下来。在之后是逛逛欧洲,还是发展一下欧洲地区的情报网络,那就看管冲自己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