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新年新局面(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28 字 2022-12-10

中国人的春节,尤其是北方人的春节,是一个跨度极长的假期。而在冬季漫长寒冷的东北,从进入腊月开始到正月结束,整整两个月都算是春节期间。

天气寒冷的北方,一直都是猫冬的说法。冬季下雪之后,室外根本不能久待,除了猫在屋里,也没有什么好做的。

相比东北其他地方,辽宁的南部和东南部,冬季要气温要高一些。大部分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零下二十度。

冬季枯水期,正是兴修水利工程的最好的时候。丹东地区的水路改造计划,是在建厂之初就已经定下的计划。

1985年的春节非常晚,是2月20号。过完没几天就三月了。河道改造的工程也差不多是时候开始了。

胡杨在丹东住到了正月十五。这期间华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也在沈阳正式成立。华夏集团又增加了一个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是孙福生,注册资金是十万人民币。

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建筑工程、路政、桥梁、水利等等,凡是能加上的项目都加上了。

这个时期因为大风气是鼓励私营企业发展的,所以类似的审批把关并不太严谨。放在几年后,光是申报资质这一块就够他们忙活半年的。

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丹东市政府委托的水利改造项目。改造的内容就是瑷河流域以及瑷河入江口的河道梳理,河岸护坡铺设,以及配合水利部门进行相关水利改造。

这个项目的总工程造价是两万人民币,按照工程进度由财政直接拨款。

两万人民币听着不少,但工程量也非常的大。经过几轮计算之后,他们得出的最好结果就是不赔钱。换句话说,这个活干好了也就是保本。

不赚钱为什么还要干?

理由还真有好几个。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丹东的河道需要集中治理。而且是越早越好。现在还没有什么城市规划,都是以现有存在的东西为基础。所以胡杨他们需要赶紧弄出一个实际存在的东西来。

随之而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个实际的东西要按照胡杨的想法来。才能影响到这个城市的未来规划。这么重要的东西,只有自己人来搞,质量上才能完全放心。

依然是这个问题,政府那边最多只能拿出两万人民币。而这个价格,根本不可能找到正规的施工单位。于是能够促成这个事实达成的就只有华夏建筑工程公司。

这些之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要做一个样板工程。胡杨的未来计划中,对于辽宁省内多条河流及其流域,都有改造的计划。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工程实物。

在离开的丹东之前,胡杨和孙福生,与时任丹东市市长耿冠春见了一面。为了避嫌,他们只是在瑷河入江口站了一会。

虽然在这里避了嫌,但在北京的时候耿冠春可是和胡杨喝过好几次酒。

耿冠春迎风而立,如果不是受了发量的拖累,那看着还真颇有几分指点江山的气势。“这次也不算是照顾你们华夏建筑,毕竟你们的报价是最低的。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们,工程质量上不能出任何问题。”

胡杨看了一眼孙福生,后者开口说道:“这一点请耿市长的放心,工程质量上我们一定从严把关。发现任何问题,我们都无条件返工。”

耿冠春说道:“小胡带的队伍,我肯定是相信的。有什么困难就找我,只要不违反原则都没问题。”

孙福生说道:“那就要先感谢耿市长了。有您的支持,我们肯定能很好的完成这个项目。”

胡杨则接着这个话茬,说道:“金山村和古城村的地,我们公司很有兴趣。”

耿冠春说道:“金山村那边应该没问题,但古城村暂时不行。”

胡杨说道:“我就怕你说两个都不行。金山那边的地先批给我一块,我这边马上就要用。”

耿冠春点了点头,说道:“批地没问题,明天你就派人来找我办理手续。不过我要先问一下,你要这地做什么?”

胡杨回答道:“我们华夏是准备在那边建一个大型的后勤基地。所以基本不会变更土地用途。但我会重新整合地块,调整耕地和工业用地的比例。这部分回头会提供一份计划报告给市委政府。”

耿冠春的说道:“就是你说过的那种大型综合性农场?”

胡杨也点头:“没错,就是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