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上学(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32 字 2022-12-10

北清是现在国内最好的理工科大学,全世界也排名也在前五十以内。

胡杨对这学校,还有大学生活可都是很期待的。虽然严格来说,旁听生其实并不算是真正的大学生。

一大清早,胡杨就一个人走到了北清的东门门口。他当然是一个人来的,车和开车的人都留在几百米外。说了要低调,当然不可能开着车直接杀到北清的门口。

作为国家直属重点大学,正儿八经的国家直属机关,是有门卫站岗的。

胡杨主动拿出了介绍信交给了门卫。一看就很有经验的门卫大叔仔细查看了介绍信之后,才回到里面拿起内线电话。

今天胡杨要找的人叫于万洲,是北清教务处的干事。这是一个级别并不是非常高,但实权非常大的位置。昨天罗鹏程还专门提过这一点。

介绍信虽然是从罗鹏程手里开出来的,但这个关系还真不是罗鹏程帮胡杨牵的。关于上学旁听这件事,胡杨可是和那位提过的。

差不多半个小时之后,胡杨才见到了这位骑着自行车出现的万干事。

这是一个戴着厚片眼睛的小个子中年,头发微卷但没有秃顶,皮肤偏黑,不胖不瘦。

一见到胡杨万干事立刻就先赔罪:“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这学校太大。”

胡杨赶紧说道:“让您特意跑一趟,是我不好意思才对。”

王干事说道:“那咱们先进去再说。”

虽然有王干事领路,但这进门的登记还是要做的,顺便也要回了那封介绍信。

北清的校区的确非常大,没有个交通工具还真有些麻烦。为照顾胡杨,万干事也没有骑,推着自行车带他在这偌大的校园里步行。

作为中国现在的最高学府,走在这里的人好像都有股不一样的气质。

胡杨猜,这可能就是朝气吧。

这一路上万干事给胡杨介绍了不少关于北清的情况。从建校历史,到学科人文还有著名的校友以及现在任教的专家学者。

北清在他口中好像是个说不完的话题。他似乎也了解关于北清的一切。

话题自然也聊到了关于胡杨旁听的问题。胡杨想要旁听的课程主要是计算机和物理。

胡杨脑中主要都是材料制造的工艺和配方。不过现在的材料学科中覆盖的范围很小。北清将材料专门提出来,成立一个材料学院,应该是九十年代中后的事情。

现在这个阶段,大多数材料领域的研究都还划分在应用物理门类下。此时材料物理的门类下,分类非常的驳杂。

听闻胡杨的兴趣在这个方面,万干事也表示出了惊讶。而胡杨明显的感觉到,在之后的谈话中的万干事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万干事变得更客气,或者说更加有距离。稍一琢磨,胡杨就明白了其中缘由。

北清不管怎么说也是国内第一学府。你作为一个特批的旁听生,一上来就要听这么多课。再加上胡杨又这么年轻,万干事很明显是把胡杨当成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了。

既然观感不同了,自然应付的方式也就不同。所以胡杨才会感觉到这微妙的变化。

如果真如胡杨所想,那还真没什么办法。也只能让他继续误会下去。只要能把临时听课的事办好,其他都无所谓了。

“临时听课证”其实并不是一个常规的证件,更像是一封特别的介绍信。

有了这个听课证,胡杨就可以随意的去旁听他想听的课程。当然,仅限于听课证上的范围。

不过上面写的是理学院的物理系,工学院的计算机可续与技术系,这个范围已经足够大了。至于时间,先写了一个学期。

但光有听课证还不够,胡杨还要万干事帮他找来这连个系全部的课程表。这可是个挺麻烦的要求。毕竟的一个系那么多老师,这课程表的内容可不少。

万干事倒是没拒绝他,但要胡杨自己动手来抄。计算机现在还是精贵的东西,磁盘的价格也是不菲,不会用来储存课程表之类的文件。

从教务处出来之后,万干事给胡杨借了一辆二八自己行车。北清的校区太大,这要去的两个学院隔得还挺远,这光靠步行可太耽误时间了

万干事所在的教务处是校一级的。而每个学院和系也还都有自己的教务办。没办法,学校太大,院系和学生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