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合作意向(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10 字 2022-12-10

纯粹的资源出口,在长期来看肯定是不合算的。任何一种资源,无论是可再生的,还是不可再生的都是如此。

这个道理并不高深,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但有时候,即便知道长远看是吃亏的,也得为了应付眼前的困难而不得不这么做。

如果胡杨只知道这么多的话,他现在需要马上去做的,就是写一篇深入深刻报告,带着手里的资料,找到罗鹏程,最好是能直接见到那位老人家,把这些全都灌输到他们脑子中。

但是,胡杨知道的更多一点点。

因为稀土抢手,我们国家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出口的大量的稀土原矿。

根据当时统计数字,二十年里我们的稀土储量下降了37%。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到此为止,胡杨似乎更应该去做那些事。

但接下来,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因为水下开采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人类终于能把手伸向大海。而最新探明的有可能开采的稀土储量,是现有陆地稀土储量的一百倍以上。

还有种说法是一千倍。但其实一百和一千其实差别不大。反正是够全人类用他个几百年的。

虽然我们国家近海大陆架上的稀土储量,并不像陆地上那样独占鳌头。但依然是陆地上总储量的若干倍。

这些暂时还应该只有胡杨能够肯定。所以在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中,还有另外几个不依赖稀土的研究方向。其中之一,就是这种二维过渡...碳化...

简单来说,就是某种碳氮化合物。胡杨对那个巨长的名字,最多也就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

按照时间来说,胡杨没听说过碳氮化合物却听过石墨烯材料。那说明前者应该是更晚成型的技术。

如果是这样,那他现在手里的资料应该还只是一个雏形。但先别急着失望。不要忘了,这份资料的来源。

它是被掮客组织买入的资料。不管是他的开发者自己出售,还是被什么人偷来出售的。总之,掮客组织会买就说一定说明它具有他们认可的价值。

既然他们认为有价值,那胡杨自然也会让它有价值。

胡杨再回到广州,已经是十几个小时之后。临走之前,胡杨特意买了几份新出的报纸。

香港媒体的反应很快,几份报纸上都有关于昨天的报道。胡杨很高兴的看到,他们全都将这件事的肇事者确定为大圈仔。这让胡杨这个总导演十分欣慰。

其中一个还声情并茂的进行的描述,大圈仔凶猛残暴的冲入,被害人的无助都进行的充分的渲染。往后看了几页,胡杨才发现这一份专门写花边新闻的八卦小报。

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那个掮客组织的努力在,反正胡杨很乐于看到现在这个结果。相信馒头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就想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就是最好的现状。

广交会开始的第四天,胡杨终于能踩着长板滑进会场。虽然一起了不少的关注,但大家多少都已经习惯了轮滑宣传队的身影。而实际上华夏科技的轮滑队也已经不是唯一的。

在模仿这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可是非常有智慧的。

这没有专利的东西,你还真是拦不住别人。

连滑了几天,这帮子年轻人的新鲜劲儿也消磨的差不多了。胡杨转了一圈之后,就干脆让孩子们全都回来。

当然回来也不是让他们都歇着,胡杨给他们布置的新任务就两三人一组,洒出去逛逛展会。

广交会至少在现在,是全国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展会。前前后后会有几千家企业在这里参展。在还没有网络和黄页的年代,还有什么地方是比这里更好的,搜集全国各地优秀企业信息资料的机会。

其实同样是基于现在还没有网络和黄页的原因。管冲还在广州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搞一份这种性质的杂志出来。

前期准备包括像库房、印刷设备、裁切设备、装订设备和操作工人都已经安排好了。差的就是杂志的内容。如果真的全国各地去搜集,在现在的情况下,需要付出的成本会非常的吓人。

所以他们一直在等的,就是现在这个广交会。

虽然这算是领导布置的任务,也是同样是在外面跑。但宣传感觉就更像是工作,而去记录各家公司的信息,则更像是逛。这其中是有微妙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