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各种收入(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39 字 2022-12-10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是否起决定性作用?

这是胡杨的第一个问题,也是今天他要说的最核心的问题。

从胡杨决定将东北作为发展重心开始,他关于东北的思考,大多都是基于这个问题。

胡杨上辈子所知道的那个东北发展并不好。从八十年代末开始,东北就一直在转型,却一直都没有良好的效果。

东北三省的经济也从全国前列,一直在持续的下滑。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结束,东三省的gdp排名已经滑到了全国的末尾。

当然,这个结果是有很多其他因素在其中的。或许并不是非常准确的反应了东三省,在全国gdp排名中的准确位置。

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东三省经济发展速度是低于全国平均值的,而gdp的绝对值也是处于下游的。

经济环境整体落后,地理位置上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所以在吸引投资和人才的方面就会偏弱。

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口净流出的数字一直在逐年增加。虽然幅度并不大,但流出人口的年龄整体是以青壮年为主,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所以这始终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

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因为胡杨的用词很精确。他强调的就是“决定性”这三个字。

对于习惯了严谨的人来说,通常这种问发他们都会下意识的选择“不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情况总是非常复杂的。

在“决定性”之前没有任何修饰辞,这就是绝对的描述。一般只会出现在的理论性的描述或者条文法规之中。很显然,胡杨想要询问的并不是这种情况。

而如果按照一般习惯,暂时放下这个选项。那另个就是认为“是”,那就是说认同了决定性。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放在了最优先级的地方。

好像这也不太对,同样是绝对行的描述。而按照一般的习惯,客观条件都不会是决定性因素。因为我们过去几十年在喊的口号都是“人定胜天”。我们的宣传中一直强调的决定性因素是思想。

想到此处,大家也多少明白了为什么胡杨会如此谨慎。

胡杨看到大家的眼神,就知道他们已经都有了充分的思考。果然,薛嵩下一刻便开口说道:“是重要的因素的,但决定性我认为过于绝对了。”

意料之中的回答,胡杨随即问:“我想这应该这里大部分人的想法吧?好,请大家思考第二个问题。人口基数与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注意,我说的是人均。”

“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说法或者说概念,对这个时代来说是很新的一个东西。以为内在公有制的环境下,是不存在所谓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为那几乎全都是固定的。

所以这个是在改革开放,推行私有制之后才出现的名词。现在据大多数人对这个概念都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理论上应该是正向的关系。”首先开口的是赵援朝。这种时候作为自己的他,肯定是要先出来抛砖引玉的。

赵援朝继续说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人口基础是成正比的。当整个地区的生产总值提升,自然人均生产总值就会提高。”

这个答案依然在胡杨的意料之中,于是他立刻反问道:“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两个能够完全画等号的概念吗?”

赵援朝略一思考之后说道:“两个概念相关且部分重合,只有细节上有稍微的不同。”

胡杨说道:“你的说法我认同前一半。两个概念相关,也的确有部分重合。但这个部分并不大。红旗兄,这方面你是专业,给大家的普及一下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