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合作(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27 字 2022-12-10

这还是胡杨第一进北清的食堂。旁听生肯定是没有饭票领的。再者,胡杨也不认为有什么食堂能超过华夏科技的食堂。那个地方,胡杨可是真的花了很多心思。

沈老教授今年已经六十九了,但完全不相信什么清淡饮食保长寿的理论。

不感觉要了红烧排骨还要了四喜丸子。回头看了看胡杨身材,直接点了九两米饭。

沈教授问胡杨:“我三两,你六两够吗?”

胡杨点头:“够,够了。”

两个菜一个汤,味道还是水准上的。比华夏科技的食堂,也就只差一点点吧。

老教授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但依然在看作业。胡杨本来还在纠结,是不是要稍微提个不成熟的小建议。但很快他就发现,老教授每一口食物都精确的咀嚼了二十八次才会下咽。

一边匀速的吃饭,一边匀速的咀嚼,一遍匀速的看作业,胡杨也不得不说一声佩服。能把这些全都培养成肌肉记忆,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既然沈教授不说话,那胡杨也就陪着安静的吃饭。沈教授的阅读速度很快,平均一页纸三十秒,也是差不多是咽下一口食物的时间。那感觉就像是在用这些文字配饭吃。

三十多份作业看完,一顿饭也不多吃完。眼看沈教授放下筷子,胡杨赶紧加快速度,三两口就消灭了剩下所有的饭菜。

沈教授微微点头:“胃口不错。”

胡杨掏出手绢擦了擦嘴:“还行,正常发挥。”

沈教授再一次准确的抽出了胡杨的作业。胡杨赶紧把碗筷移到一边,准备聆听教诲。

沈教授说道:“你最近有进步,尤其是物理基础的部分进步明显。已经差不多赶上大一的水平了。我本来以为你这次出差会耽误进度。”

胡杨说道:“基础太差,我不敢懈怠。”

沈教授轻轻点头:“先说一下这个作业。这次的题目,我觉得你做的是班级最好的。”

没等的胡杨表态,老教授就接着说道:“因为这个题目的专业深度比较浅。我出题的目的是想看你们对于这个专业领域整体看法和逻辑思维能力。”

胡杨也不谦虚:“这方面我的确是很优秀。”

沈教授问胡杨:“我需要一个助教,有兴趣吗?”

胡杨笑着摇了摇头:“没有。”

沈教授的表情显得有些意外:“为什么?”

胡杨没有犹豫的直接回答:“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也不准备投身科研。”

沈教授说道:“我听一个学生说,你搞了一个科技公司。没有时间,是为了赚钱吗?”

胡杨点头:“可以这么说。”

沈教授说道:“你的逻辑思维很严谨,难得的是你对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有很全面的认识。有些可惜。赚钱真的那么重要吗?”

胡杨说道:“很重要,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我得抓紧时间才行。”

沈老教授没有再说什么,拿起公文包就离开了。胡杨其实很明白沈教授失望的点是什么。

对一个科学家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研究。其实也不单是科学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有类似的观念。

其实,对于一个搞学问的人来说,这种观念其实是好的。尤其是现在,贫富差距会突然产生。象牙塔里也必然会被外面的变化所影响。能安心继续搞研究,的确是好的。

但是,并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能这样。而且,胡杨也始终认为最合理的方式,就应该是付出和收入成正比。符合逻辑和人性才会是相对最稳定的方式。

所以科研人员应该是高收入群体。这也是胡杨要赚钱的原因。未来华夏科技一定会培养一个庞大的科研团队,建设顶级研究中心。这些都是非常非常的烧钱。

胡杨对自己未来规划从来没有改变过,所以即便他的回答让老教授失望了,但他还是不会有任何动摇。

午饭之后,胡杨又去旁听了机电系的课程。就如同上午的翻版一样,他再次被教授点名。

汪正洋教授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授。虽然不是主任却是最年轻的教授。年纪也就三十岁刚出头,他教的机电一体化是国内第一。胡杨见过一次就将他分到了妖孽哪一类。与管冲和李亿峰并列。

基于同样的原因,汪正洋教授也从一摞作业中准确抽出了胡杨的那份。

汪正洋随意的扫了几眼,就说道:“作业写的不错。”

胡杨语气平淡的回了一句:“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