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第一水泥厂(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08 字 2022-12-10

宽甸是丹东下属的县级市,辖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其中硼矿的储量非常大。不过按照惯例,胡杨不会把这个信息拿出来用。

水泥厂的选址是宽甸和丹东中间的一片山区中。柏青说交通不方面,主要是指宽甸和丹东之间的那条盘山道。但从丹东到宽甸,走这条路是最近的。其他两条都要多绕出二三十公里。

这条路对新手来说,可是说是非常的不友好。就算没有九转十八弯,也差不了太多。弯道落差大,拐弯角度大,加上路况本身也并不十分理想。对头回开这条道的司机来说,的确是有一些难度的。

值得一提的是,十几年后这条路还成了当地考驾照时路试的考场。

当然,难度是针对一般和普通的司机。对于华夏科技的车队来说并不是问题。

现在车队的所有驾驶员,都是由老兵组成的。他们的技术都是从部队里练出来的。很多都是那种可以用车的开启啤酒瓶盖的高手。

第一水泥厂的厂址在这片山区中最大的一个山谷。最深的地方超过百米,最浅也有三十多米。也就是十层楼的高度。

之前考察厂址的时候,从盘山路上修了一条简易的通道下来。这次正式进入的第一步,就是修一条正经的公路进来。

胡杨的车开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原来安静的山谷,现在已经充满了机械的轰鸣声。

选择这里建厂的确有很多的困难,但同样也会有巨大的回报。

现在开始的华夏科技第一水泥厂的第一期建设。目标是实现基本的生产能力。

具体到现在就是分成三大块。就是修筑公路、平整场地开凿山体、修建生活设施。

在一般的工程中,修的店铺是便道。只要保证基本通行就可以。但这次胡杨的要求是,直接按照省道的标准修筑柏油路。一次到位肯定是更要节省成本的,而且这个工程也有这个客观条件。

胡杨在第一水泥厂工地待了三天。每一个施工的重要节点都没有落下。尤其是开凿山体的部分,因为涉及到打眼和放炮,所以胡杨格外上心。

这个时候就更能体会到,老兵真的是一个充满了宝藏的群体。还是那句老话,部队真的是培养人。

华夏科技员工的中退役、退伍老兵的比例之大估计是外人很难想象的。胡杨非常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决定,以他们为主体组织构建员工队伍。这些老兵作为骨干支撑的组织结构非常稳定。这让胡杨他们减少非常大的管理成本。

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经通过了孙福生那关,都是可以被相信的。就像负责爆破的这几位,胡杨就可以放心的把第二套施工图交给他们。

施工图一共有三套。第一套是公开的,主体就是水泥厂和相关的生产以及后勤设施。

第二套和第三套的内容只有极少人知道,但总工程两却是第一套的几倍之多。因为主要的施工场所是山体内部。

当初胡杨几乎是力排众议的选择了这里,就是看中四面环山的环境,还有这里足够坚固和稳定的山体结构。

山和山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非常大。

我国南方隆起的地层和北方的地层就不是同类地层。南方多为科斯特地貌,多为石灰岩,表层覆盖黄土等土壤,而北方则露出很多火山岩,相对而言更加坚固也更不易风化。

所以在未来公路铁路网建设的过程中,北方整体的平均造价要低于南方。尤其是在涵洞和桥梁方面,造价甚至能有几倍的落差。

就像现在他们正在开凿的山体,主要需要面对的就是坚硬的花岗岩。大家都知道这种岩石硬度极高,开凿的难度是相对比较高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也因为不好挖,所以挖好之后很结实。而对于现在开掘技术来说,最不怕的就是你硬,最怕的其实是脆。

只有坚硬的花岗岩已经是最好的情况。在十几年之后的未来,咱们国家会修一条宜万铁路,东起宜昌东站,西止万州站。

宜万铁路全长只有377公里,在同时代建设铁路中只能算是小老弟级别的。但是建设难度之高可以说是中国之最,甚至超过著名的青藏铁路。

短短不到四百公里,前后一共建了七年。要知道2600多公里的京九铁路也才用了三年而已。

宜万铁路地处鄂西和渝东山区,那里有所有涵洞开掘者最不愿意遇到的喀斯特溶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