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低智商报复(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29 字 2022-12-10

有个成语叫“新仇旧恨”,正好可以用来形容张博洋对胡杨的看法。

从他的角度看,胡杨是先抢了他的“柏青”,然后又让他们叔侄出丑,自己都不跟胡杨计较了,现在又找人搅和他的生意。

以上都是张博洋主观的看法。这类人的特点就是,自己从来都没错,错得肯定是别人和整个世界。至于,反思和自省之类的词语,他们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

这类人广泛的存在于各个阶层。每个阶层和群体之中,都有一定比例的精英,同样也会有一定比例的渣滓。并不会因为社会地位和财富多少而减少。

张博洋的脑子几乎瞬间,就被愤怒填满。报复是他现在唯一还能思考的问题。但必须说,人在极端情绪中,各种激素的分泌会激增,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的同时,你的智商却是会下线的。

同时,愤怒也是一个会传染的情绪。如果你身边的人,碰巧也是一个对情绪控制没有什么能力的人,那愤怒就会迅速传染并升级。

叔侄两人在一分钟内,就决定要狠狠的报复邢鹏和胡杨。而通常人在这种状态下,能想到的报复方式就是最原始的那种。

张立友在沈阳也是有些朋友的,其中有些就是所谓“道上”的。东北的民风彪悍这事儿,应该不用再强调了。

能在东北还能混进“道上”,在那个时期多少都是得有点能耐的。不过进过了严打之后,很多名声在外的“风云人物”都已经上了报纸。还能找到的,除了个别运气极佳的,就是那些名不副实的。因为“副实”的大多是逃不过打击的。

这些以前不怎么“副实”的,在严打之后迅速的填补上层的空缺。虽然“副实”的事情还不怎么做,但这个名声必须先要响亮起来。

张立友找到的,就是一群这样的人。

而当他提出要对付的人是邢鹏之后,其中一部分人以各种理由推脱。这些都是早先曾经和邢鹏有过接触,或者听说过一些信息的人。

不过人数并不多,所以并没有引起张立友的注意。只当他们就是那种只会吹牛b,不敢动手来真格的怂货。

现在他们能自己打退堂鼓也正好,省得到时候光拿好处不办事。所以张立友对这些人也没给什么好脸色。自然这些人也不会提醒张立友,自己正在招惹的人,并不是他想得那么容易招惹。

不仅如此,其中一个心思最活泛的。还专门跑去跟邢鹏做了一个善意的提醒,并顺便交了个朋友。

当然,朋友这是他单方面以为的,但邢鹏至少的记住了他,并记下了这个小小的人情。

再然后,故事发展就变得普通起来。一群乌合之众聚在一起,想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主意,然后胡乱实施。

不要说邢鹏已经被善意的提醒之后有了准备。就算是没有被提醒,以这些人本事估计也很难做成什么。

邢鹏不知道他们这些人提前有多少计划,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选择了其中最糟糕的一个。

因为,他们选在冬梅馆外面堵住了邢鹏。

一群从穿着到气质,都非常符合自己道上身份的人。将邢鹏和他的司机,还有冬梅馆的大门一起都围了起来。

坦白说,邢鹏是有点意外的。虽然他是有准备的,但从没想过发生的地方会是这里。

冬梅馆是什么地方?这里不光是孙福生爱人开的饭店,还是很多老兵家属工作的地方。

如果是熟悉华夏科技内部构成的人,一定知道这里是绝对不能碰的。

然而,事情就还是这么发生了。

感到意外的邢鹏,目光扫过人群却并没有看到张博洋叔侄。不过他很快就在司机的指引下,找到躲在远处的两人。

按照华夏科技的一贯传统,这位司机也是一个资深的退伍老兵,而且同样是一个前侦察兵。

接下来就是对话时间。内容包括:垃圾话,场面话还有脏话。

很明显,在场双方都不台擅长说话。所以很快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能动手就不吵吵的环节。

关于专业和业余的区别和差距,就不需要再进行论述了。仅仅几分钟后,冬梅馆门口就鸟兽四散,而邢鹏也毫发无伤的走到了张博洋叔侄俩的面前。

他们俩当然想趁机溜走,但很快就发现自己竟然也被包围了。

可能是邢鹏的表现太过从容的关系,并没有让他们直接感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