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飞青岛(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36 字 2022-12-10

在广州只停留了一天,胡杨四人就直飞了山东青岛。关于那一斤大红袍,要尽快有个说法才行。

另一边的德国的董志成老师傅,也在金英的陪同下坐上回国的航班。这次回国原本应该是四个人,但因为大红袍的突然出现,胡杨为了提高保密的性,就让金英陪同董师傅一个人回来。

按照行程,他们会在四天之后回到大陆。而分散的设备,则要大约一周时间才能全部到岸。现在看时间上应该是来得及。

这边胡杨刚一下飞机,就见到的347所的冯逢和一个比他还年轻的研究员。两人都是熟人,曾经有过合作,算是有点交情。而冯逢这次来美其名曰是来接机的。

一见面,俩人都热情的不得了。但问题是这俩人都是搞研究的,都是那种典型的工科男,他们并不擅长热情。或者说,很不擅长热情。

当你硬着头皮,做你很不擅长的事,通常都会用力过猛。而当热情这件事用力过猛之后,也通常会多少让被热情的人感觉有点尴尬。

忍受了十几分钟之后,胡杨还是果断叫停了他们的热情:“也都不是外人,咱们都是放松一点。”

估计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这种热情的尴尬。多少恢复了点以前的样子。

冯逢搓着手说道:“不瞒你说,我们自己也不习惯这样。只是这次出来,我们....”

胡杨替他说了出来:“带着不能失败的任务是吧?”

两人嘿嘿一笑,答案不言而喻。

胡杨心里不由感叹,派这么两个工科男来接他的人,不是傻子就是一个人精。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后者。

他们对胡杨的应该是有了解甚至研究的。尤其是这件事级别非常高,应该是可以弄到关于胡杨最完整的资料。

从罗鹏程把胡杨从沈阳带出来开始,胡杨一步步成长和发展的印记都是非常清晰的。胡杨的智商很高,语言上非常有天分,脾气并不算好,虽然不是一个冲动人,但只要反击就必然很强硬犀利。

从以上这些条件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想要从胡杨手里占便宜并不容易。而现在想要做成这件事,要么找个能和胡杨旗鼓相当的,在这里和胡杨凭本博弈一番。

要么就干脆找那种不会谈但认死理的。就靠一手不讲道理,让胡杨无计可施。今天来的冯逢和那个年轻人就是这种。

想通了这一层,胡杨明确感觉到自己被针对了。他对这件事的背后推手产生了兴趣。这个人或者这些人,肯定是对自己做了一些研究的。

姑且不论出发点如何,至少说明对这件事做成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而坚决背后,应该是有什么紧迫的事情在推动。

既然到了青岛,那不吃一下地道的鲁菜怎么行。来之前胡杨他们已经在军区招待所,给胡杨他们安排了食宿。从机场出来,就直奔了这里。

路上胡杨旁敲侧击了一下,但两个人警惕性还是非常高的,保密内容一点都没有透露。但胡杨毕竟不是普通人。结合他记忆中这个时期发生的,与海军有关的大事,不难推测出这次如此紧迫的是什么事情。

如果真的是那件事,那胡杨不光要把设备送过去,他自己也得去。

军区招待所的大厨手艺自然是不必说的。鲁菜的山味和海味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胡杨一直都认为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山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胶东半岛的物产极其丰富,鲁菜也是唯一同时精通山珍海味的菜系。这一点上,川菜、淮扬菜,粤菜都要差上少许。

今天这一桌,后厨是拿出看家本事了。虽然只有八个菜,却无一不是鲁菜的经典。

糖醋鲤鱼、芙蓉鸡片、葱烧海参、九转大肠、汤爆双脆、油闷大虾、一品豆腐、乌鱼蛋汤。

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今天胡杨提出不要喝酒。如果接下来要做得事那么重要的话,那酒精就暂时还是不要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了。

如果是其他人,这种场合不喝酒的话,多少会有点不适应。但对于他们这些搞研究的人来说,这反倒是更加舒服的吃饭方式。

没有酒精的作用,他们反而更加会说话。因为脑子清醒,逻辑自然就清晰。

关于自己的推测,胡杨没有说出来。他可不想吓到他们,毕竟泄密可是很严重的事情。

吃到五分饱,胡杨主动开口说道:“我就直接说了。三轴联动数控机床可以交给你们347所。”

冯逢两人眼神一亮,喜悦的情绪溢于言表。

没等俩人说话,胡杨就接着说道:“但我是有条件的。把这些东西弄回来不容易。”

冯逢连连点头:“是是是,三轴联动的加工设备是严格禁运的。我们也没想到,你真有本事能给弄回来。如果不是......那个,总之我们领导说了,不能亏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