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以本伤人(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34 字 2022-12-10

赵鲲大约应该算是一个纨绔。为什么是大约?从六零年走过来的人和事,加上一个大约,大约都没什么错。

就像赵援朝和周朝先这样的大院子弟,其实大约也可以叫做纨绔。但他们自己肯定不会承认。激怒一个纨绔子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削他的面子。这也是管冲刚刚在做的。

当你的对手是一个普通纨绔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伴随愤怒而来的,还有智商的下降。虽然原本就应该没多少,但再少一点不是更好吗。

自己人肯定是越聪明越好,对手肯定当然是越蠢越可爱。一个蠢笨冲动的纨绔,肯定要比普通的纨绔更容易对付。怒火中烧的赵鲲,砸烂了桌上所有的东西。

如果管冲知道他此时的反应,一定会非常的满意。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怒火会让人思考行程变短,从而做出很多冲动的决定,使出很多昏招。

发泄了一通的赵鲲,终于想起打电话给自己背后的人。而这个时候赵鲲才发现,自己刚才把电话也砸碎了。火急火燎找了另一部电话。此时距离行动失败,已经过去了五六个小时。

赵鲲背后的“人”是美国的kbc新闻集团。其实说合作是有点抬举他了,与kbc新闻集团相比,一个赵鲲的确不算什么。但这个国家的特殊性决定,必须有一个这样的代言人,才能在这里展开活动,至少名义上要有一个本地人。

其实更准确的说,赵鲲只是一个被选出来并推到前台的傀儡。

当然,赵鲲自己并没不这么认为。

他赵鲲自认在上海还是有一号的人物。傀儡这个词怎么可能和他拉上关系。

这次激进的行动,与kbc新闻集团一贯的风格并不相符。说赵鲲是始作俑者,还真是没怎么冤枉他。

虽然他对行动的细节毫无了解,却极力促成了这次行动的发生。原因很简单,因为新闻集团那边开始是倾向另一套方案的。

赵鲲想得是,要什么都听你们的,哪能显出我有本事来。赵鲲的逻辑就是,他要表现自己,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分量,从而获得更多的好处。

所以也不能说他就是一个简单粗暴的人。因为不管新闻集团那边提出什么方案,他都会唱反调。这就是典型的,为了反对而反对。

赵鲲告诉联系人,相比慢悠悠的收购谈判,他更加喜欢简单粗暴的方式。

而他的联系人也同样不是一个有太多耐心的人。几天可以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花几个月呢?

于是一次执行很专业,但决策很不专业的行动就这样发生了。

新闻集团背后有很广的关系网。传说中与很多官方和非官方组织都有合作。几天之内就能从东南亚找到到一直队伍,并且送入中国境内,这可不是普通企业有能力做到的。

如果是一般普通的对手,简单粗暴或许的确是最高效的方法,但管冲和《华夏信息》不普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普通的话就不是《华夏信息》,也更不会被他们盯上。

按照这个逻辑,从一开始方案的方向就是错误的。

赵鲲与美国人终于重新建立联系的时候,参加行动的外籍不明身份人士,都已经登上离境的货船。当然,他们的行动也都在管冲他们的监视之中。

这次行动的失败,自然要有人来承担这个责任。赵鲲暂时还算是不能替换的,所以他之前的直接联系人就领到了一口黑锅。

新的联系人比之前那个稍微年纪大一点,好像更稳重,但实际上是更傲慢。

对于前任的所有行为,他都毫不掩饰的表现出了不屑。而对于赵鲲的抱怨,他更多的只是敷衍。但他敷衍的很不用心,就连赵鲲都能明显的感觉到,他是在敷衍。

但生气归生气,赵鲲现在总不能再砸一次电话。好在电话那头说话阴阳怪气的男人,至少同意了赵鲲立刻开始报复行动的想法。并同时承诺,最重要的活动资金立刻就会到位。

两人的交流不多,很快就结束了这次迟到了很久的电话。放下电话的同时,两人都不约而同的骂了一句脏话送给对方。他们都很清楚,自己不喜欢对方,对方也不喜欢自己。

不过这都没关系,反正都没拿对方当自己人,只要能各取所需就够了。

现在对赵鲲来说,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现在这一脑门子怒火要怎么发泄。

接下来半个月时间里,《华夏信息》的主编房堃接到了全国各个办事处的回馈。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求助。求助的情况也全都一样,那就是“盗版”。

被盗版的问题已经存在很久,胡杨和管冲一直都没有动手。所以房堃这里也只能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