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迷你广交会(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35 字 2022-12-10

上海有很多标签,其中经常被提起的一个就是“国际化城市”。上海是大陆最早开放的城市,这个历史说起来就真的是很悠久了。

远了不说,谈起近现代史之中上海从来都不是一个缺少外国人的地方。悠久的历史让这里自然形成了很多外国人聚居区。

而世纪初的各国租界,则让这种情况进一步的合理化。而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虽然租界不在了,但很多东西还是保留了下来,然后形成很多已充满了异国风情的街区。之后也成了很多外国人聚居的地方。

胡杨找到的金库就在其中一个。位置在现在还没有那么繁华的浦东。是一个挂着贸易公司牌子的公司。

胡杨和简有德坐在一辆在上海滩并不算扎眼的拉达小轿车上。远远的观察这个金库所在的建筑。

观察了一阵,胡杨放下望远镜说道:“看起来很普通,外面没有警戒力量。估计只有一个大型保险柜。准备好工具,咱们晚上进去看看。”

简有德说道:“只是看看?”

胡杨笑着说道:“偷东西的犯法的。”

八十年代的浦东已经开始发展,但还远没有后来那么繁华。临近午夜,街上几乎是看不到人的。

胡杨和简有德骑着大二八自行车,沿着街道堂而皇之的骑到了目标附近。

虽然没有隐藏行迹,但这自行车可比开车来低调多了。两个人关上手电,绕到后巷简单收拾一下之后,爬上了这栋建筑的东墙爬了上去。

就像胡杨估计的那样。除了一个正在打瞌睡的值班人,这里就再没有第二个保卫人员。

只用了一点点时间,胡杨就在经理办公室里找到了保险柜。

这个保险柜比胡杨预估的稍微小了一点,装满了也就是只能放几十万。

胡杨拿出听诊器和开锁工具,不到一分钟就搞定了这个普通的保险柜。胡杨是真的没打算拿走这些钱,甚至碰都没有怎么碰。只是简单的数了一下,就放了回去。

相比之下,他倒是对保险柜里的文件更感兴趣。逐一拍照之后,胡杨就和简有德一起离开了这里。

胡杨这一趟的主要目的,就是摸清楚对手的家底有多少。这些文件都算是搂草打兔子,如果有什么发现,那都算是意外收获。

作为一个新闻集团的金库,只有不到三十万的人民币。客观的说,三十万真的已经不少了。这笔钱能买下好大一片房子了。但对于像kbc这么大规模新闻集团来说,作为整个中国地区的活动经费,那就真的少了一点。

戚扬和简有德都对此很疑惑,胡杨于是跟他们说了一下自己的推测。

胡杨推测大约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kbc新闻集团对于在中国大陆活动需要经费预算不高。毕竟现在的中国还是中等的发展中国家。消费能力有限,没有必要准备太多经费。另一种,就是国内的环境。大笔的现金流动非常麻烦。操作不好就很容易被盯上。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胡杨想到了但没有说出来。kbc新闻集团一直都与很多情报组织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这些背景不同的情报组织,也有可能成为资金的来源。

胡杨不提这一条,除了没有证据之外,主要还是不想让这件事性质发生变化。现在就是一次单纯的商业行为,不要涉及其他可能敏感的范围。

这次提前出关,其中一部分原因其实也为了亲自掌控整件事的发展。这个新闻集团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外资企业,有他的特殊性。

对赵鲲的关注还要继续,只是从监视变成了监听。有胡杨在,技术上根本不是问题。现在电话都还是模拟信号,破解起来对胡杨来说毫无压力。

拿到了自己那双份的钱之后,里德很“善意”的提醒了赵鲲。机会只有一次,已经再没有任何可以回旋的余地,接下来他必须帮他完成对《华夏信息》的收购。

赵鲲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这次他也是下了决心的。这一天下来在,他打了几十个电话。在电话中,措辞也是非常强硬甚至凶狠。不乏各种威胁和恐吓的语言。

对此胡杨并不意外,从赵鲲种种表现中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出他这个人的深浅。现在基本上他已经到了自己的极限。再往上,就需要其他人的帮助了。比如他的父亲赵迁,还有身边这个狗头军师jim王。

胡杨对这个jim王的兴趣,现在要远大于那个赵鲲。在赵鲲的身边这群人中,jim王应该算是个二号人物。这个人多少还是有点脑子的,关键赵鲲对他的信任度要远高于其他人。在他身上,应该可以做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