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爆窃(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42 字 2022-12-10

爆窃在粤语地区也读作“爆夹”或者“爆格”。这个夹指的是夹万。夹万就是小型的保险柜。

爆夹的意思就是入室偷窃小型的保险柜。之所以会用爆这个字,是因为很多时候这种偷窃的方式并不像传统偷窃那样隐蔽,会使用一些动静比较大的工具。

因为不是什么人都有能力靠小工具撬开保险柜的。而没有这种技术的贼,会选择的更加简单粗暴的电钻、无齿锯还有焊机这类工具。

香港深水埗,今天早些时候就发生了一次爆窃案。当警察到了之后,户主却称并没有丢失什么值钱的东西,并不需要特别调查。

因为户主并不是华人,而是持有美国护照的白人,所以警察也没有在深入调查,只记录为普通的入室盗窃案件。

实际上,这当然不是一起普通的盗窃案。而是一次教科书般典型的爆窃。

这个位于深水埗的普通贸易公司,就是kbc新闻集团在香港的据点,也是存放活动资金的金库。

从发现上海那个保险柜尺寸太小之后,胡杨就开始惦记这个地方了。两次掏空上海金库之后,胡杨就让管冲盯上了所有相关人。

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抓住了他们的小尾巴,找到了香港深水埗的这个地方。然后就是一次标准流程的行动。

前期踩点观察、周边环境、建筑结构、人员身份和数量、日常活动规律、防御能力和反应能力评估、内部环境侦查、作战计划设定、作战计划演练、作战计划修订,还有最后的实施。

他们在凌晨进入了建筑,用改装的电钻和焊机,暴力破解了三个保险柜锁具,将里面的东西洗劫一空。

为了更像是一次爆窃,他们也没有放过任何看起来有价值的东西。当然,除了现金和资料,其他杂物都被丢进了海里。

作为一个大型新闻集团在海外的据点,这里保险柜里存放的资料,果然是没有让胡杨和管冲失望。

新闻集团虽然不是算是典型的情报组织,但也是靠消息生存的。资料中记录的很多东西,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让管冲关注的,是其中一部分关于香港政客的秘辛,包括英国人和华人都有。

看到这些东西之后,管冲脑中已经开始酝酿一系列能将这些资料充分利用的计划。

与这些资料相比,钱就不那么让人兴奋了。虽然客观的说,也的确是不少。

美金有十几万,港币有五十多万。看情况,这应该不是这里存款最多的时候。

钱,自然是留在香港这边。都是无法追查来源的现金,正好合适他们用。

至于胡杨的原则。

香港现在还没回归,原则上还不算在可实施的范围之内。

得到香港据点被爆窃的消息之后,包括里德在内所有人都进入紧急状态。他们自己是很清楚那些保险柜有什么的。一旦这些资料外泄,是会影响到他们职业生涯的。

这个时候,里德和其他同僚此时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善后上面。自然顾不上赵鲲这些不重要的人以及那些不重要的事。

当赵迁终于利用他的关系,知道了香港发生的变故,已经是爆窃发生的二十四小时以后。

其实就算联系上了里德,他也无法提供什么有效的帮助。新闻集团或许在香港乃至亚洲很多,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中国大陆,他们能做的事非常有限。

取得联系之后,得到的也不过是更多的坏消息罢了。kbc新闻集团短期内,已经不可能再给他们提供任何的帮助。

而经过了一天多的连锁反应,之前倒向《供求信息》的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弄清楚了现在的情况。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好处谁都想占,坏处谁都不想碰。很明显现在《供求信息》已经不再是一天之前的那个香饽饽了。

做出这种判断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公检法系统对于《供求信息》的态度。

法院对起诉的受理,公检对于相关单位的调查,都是非常明确的表现。

从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在这方面的嗅觉都是非常敏感的。

所以情况就这样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前几日还门可罗雀的《华夏信息》位于各地的办公室,突然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有些单位是来谈合作的。这些人大多都是之前的骑墙派,左右摇摆了很久之后,这次才终于下定了决定。

还有一些单位是来谈续约的。他们都是《华夏信息》最忠诚的支持者。从头到尾都在支持《华夏信息》。现在形势大翻转,他们便来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