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英伦之行(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95 字 2022-12-10

h·w金属回收公司的院子中,胡杨几人正在旁听庞博主持的讲评。

讲评的自然是刚刚结束的这次没有代号的行动。从准备阶段开始,一步一步的复盘拆解。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任何的瑕疵都会成为重点关注的目标。

胡杨只是列席,并没有发言更没有讲评。全都让放手让庞博全权做主。

这么处理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为了维护庞博在他们之中的权威形象。他们这个系统是逐级向上负责的。原则上胡杨不会直接对这些队员下命令。直接对胡杨负责的就只有庞博这一级。

其二是胡杨对于现在的特种作战,也并不是那么有发言权。他熟悉的环境是差不多的二十年后的世界,与今天相比差别是非常大的。胡杨在慎重思考之后,认为自己应该只抓大的方向。

这么做的好处是,他们可以获得更大的自我成长空间。能更进一步的激发他们的潜力。毕竟这些人都曾经是最优秀的军人,不应该是被当做幼儿园的孩子。要相信他们的创造力和适应力。

就比如这次行动之前,很多训练都他们自己研究出来,胡杨只负责把个关纠个偏。

而实际效果上,这次行动从整体来看是可以打到八十分的。扣分点基本上都是细节上的小问题。不过有个细节,胡杨是准备事后和庞博专门提一下的。

那就是伪装技术。

前面也说过,顶着亚洲人的面孔在欧洲活动是很容易引起注意的。这是我们搞渗透工作的先天劣势。虽然这两组人并不是专门为了搞情报工作而来,抛头露面的机会并不多。但移动过程中,这还是会引起特别的关注,大大增加被追踪的几率。

所以胡杨就想让他们专门学习一下如何伪装自身。让自己身上亚裔的特点不那么明显。

初级就是简单的化妆。增白肤色,让五官更加深邃。进阶就是留胡子和头发然后漂染。再进一步,就是使用义体。像是用硅胶倒模的假鼻子、假下巴还有颧骨之类。

最后就是语言和习惯了。德语和英语的口音以及生活习惯等等,都是他们接下来要攻克的难关。不过这些不算是新科目,从到达德国之后这方面的学习就已经开始了。

四十八个小时之后,胡杨才离开德国飞往英国。除了和庞博研究新训练项目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办理相关的手续就需要这么久的时间。

英国,胡杨重生之后还是第一次来。他们目的地是著名的曼彻斯特。胡杨发现的那个地址,就是在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是英国第二大繁华城市。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在整个欧洲来看,也是走在前列。

英国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拥有面积广袤的殖民地。所有很早以前就开始把重工业和污染类制造业都迁出了英国本岛。

对于污染的态度,大部分英国人还是比较明确的。英国首都伦敦曾经被称作雾都,这和咱国家雾都重庆可不是一个雾。

在电力网络普及之前,伦敦会使用煤油灯照明,家家户户都要烧煤炭取暖。尤其是到了冬季,会产生大量烟雾。尽管街头路灯明亮, 但能见度仍然很差, 十米之外就基本分不出男女。在人们的眼前总感到模模糊糊。从此,伦敦被称为雾都。

后来发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在一九五二年的冬天,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工厂和居民家中排放的废气和粉尘难以扩散。整个伦敦被都被浓雾的所笼罩。

这直接导致了交通瘫痪。不仅是各种车辆无法上路,就连行人都需要小心的摸索前进。而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对居民健康的严重影响。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

直至几天之后,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数竟然达到了四千。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本岛上基本已经找不到任何重工业和高污染制造企业。

而作为英国重要的制造业重镇,曼彻斯特也是以新兴工业为主。

胡杨三人是从正规途径的入境英国的,但护照是从印度人那里买的假护照。他们的新身份是三个日本商人。以亚洲人面孔而言,日本人算是相对比较多出现在欧美地区的。所以这个身份是相对合理的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