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新的认知(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54 字 2022-12-10

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的感觉真的是非常爽的。拜尔提供这些人都是农业这个领域内的顶尖人才。

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理论,拜尔作为一个机械工程方面的在读博士生,认识的这些人自然也都差不多。不说是各个领域顶尖,也都是极为优秀的一些人。

胡杨三人在法国停留的时间再一次超出了计划,从五天变成了八天。如果不是春节临近,或许是半个月说不定。

拜尔给胡杨介绍的这几位,含金量都非常高。从领事馆里拿到的跟这几位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四个名字中,两位都在农业科研机构,一位是在雪铁龙汽车公司工作的工程师,剩下一位则是农产品加工出口商。

有拜尔的引荐,胡杨他们的见面要比之前在德国更加顺利。而有了之前的经验,胡杨也重新调整了定位。

从与这几位的接触中,胡杨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这个对他来说的新领域。而其中对他启发最大的,就是那位和拜尔一样,从走出研究所开始经商农产品加工出口商。

这位名为埃尔温的中年人,年纪只比拜尔年长两岁,曾经是拜尔在读硕士时期的同学。但他比拜尔更早离开研究岗位,五年前他就辞职开始创业。

埃尔温的选择也和拜尔不同。后者选择做实业,而埃尔温选择做贸易。一般从研究所走出来的人,大多会和拜尔有同样的选择。与人打交道的困难性要比做实验搞研究高得多。毕竟人际关系中无逻辑的东西太多。

胡杨和这位埃尔温的见面地点很有意思。地方是埃尔温选的,是一艘塞纳河上的游船。

基本上以外形而论,这位可以算上是一位中年帅气大叔。外形和气质都十分有魅力。

当然,胡杨也不差。

路过的法国姑娘,总会频频向他们这边投来目光。或许还不止法国姑娘,反正是有不少。

就像大多数外国人第一次见到中国人时那样,埃尔温上来就秀了几句中文。但发音情况就大家都懂了。大多数中国人都还说不好普通话呢,怎么能过于苛求一个外国人。

至于胡杨的法语,埃尔温倒是没有再惊讶,因为之前他们通过电话,这件事他已经惊讶过了,但也只是惊讶而已。

在欧洲的精英阶层中,精通几门语言是非常常见的事情。真正让埃尔温惊讶的是,胡杨带来的勃艮第红酒还有高山孔泰奶酪。

语言是可以学习和练习的。但品味就不是那么容易提高的了。

勃艮第的红酒世界闻名,胡杨知道原本不稀奇。但胡杨选的这支却是不到一年的新酒,这酒是不需要醒的。这在勃艮第地区就是很少见的了。

而这个高山孔泰奶酪在法国人中也不算大众,不是随便一个商店就能买到的。

关键是胡杨今天选的这支85年的新酒还正好很搭这种奶酪。这个组合就让埃尔温眼前一亮了。

两人在电话中已经有了简短,但信息量足够大的交流。虽然已经离开的研究所,但埃尔温却并没有离开学术的领域,依然保留着浏览学术期刊的习惯。

知道胡杨来自中国,埃尔温在见面之后就立刻提到:“我看过你们国家的一位名叫yuan longping的两篇论文。《practice and theory of hybrid rice cultivation》和《key techniques of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and high yield 》。我认为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研究者。”

当然优秀,他说的这位可是袁隆平,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解决了几亿人吃饭问题的人。

这两篇论文是他在1977年发表的两篇非常重要的论文。《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

能说出这两篇论文,足以说明埃尔温对于这个领域内的知识覆盖是非常广的。

要知道客观条件决定了,欧洲是不会种植水稻的。作为一个法国的农业加工出口商,他会关心水稻问题,只能说明他关心的是国际的农业发展形势。

而这些信息也正是胡杨现在迫切想要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