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正月里的远行(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14 字 2022-12-10

正月的十五,元宵佳节。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而北方的元宵则是摇出来的。

农历十三、四,街面上就会有很多人在现场制作元宵。各种馅料搓成小团,蘸上水之后丢进装了粘糯米面的大容器中,然后摇动容器,让馅料在里面滚动,水分会吸附糯米粉直到表面不再有水分为止。

这时卖家会用一个大孔漏勺,把元宵从糯米粉里捞出来,再蘸一次水。这个过程是非常快的,否则前一次粘上的糯米粉就会被泡下来。

蘸水之后再丢进糯米粉中滚动,元宵的尺寸就会越来越大。理论上,反复重做这个过程,元宵就可以做到无限大。当然,没有人这么无聊。

元宵和汤圆都要滚水下锅,不然就会变成一大锅面糊。除了卖这种现做元宵的,还有一些卖炸元宵的。油炸元宵可是个技术活,搞不好就会变成一颗颗炸弹。

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某种程度上还要比春节更高。很多地方都会有大型的庙会和灯会,有些地方还会有烟火。

在寒冷的东北,这个年要到二月二才算是结束。整整一个月都算是年节。很多人将这作为证明东北人懒的证据之一。但这是环境决定的,东北的冬季一般都是有四个月。

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这种天气下根本就无事可做,只能“猫冬”。即便是到了日后暖棚大量普及之后,也没有太大的改变。“猫冬”依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过了正月十五,胡杨就离开了北京。接下来他要北上,去吉林和黑龙江见四个人。

黑龙江的贺平源和薛嵩,吉林的马红旗和初在龙。原本春节前就该见一次的,但因为胡杨临时增加的行程而完美的错过了。

所以胡杨就只能自己找上门去。正月里大家都没有那么忙,正好可以抽出时间好好聊聊。

如果有可能,胡杨还想能和更多的人聊一聊。正月里大家都不忙,正是合适的时候。

东北三省,辽宁在地图最下面,中间是吉林,最上面是黑龙江。从总体来看,工业上半斤八两。哈尔滨和长春都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哈尔滨,早年在老大哥的援助时期,全国156项重点援建工程中,有13项落户哈尔滨。之后在又有“南厂北迁”,从当时的辽宁迁入了很多工业企业。

可惜,在五六十年代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直接导致工业发展后继乏力。虽然一直在努力发展工业,但收效并不明显。

长春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这个时期在工业领域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一汽”。

哈尔滨和长春分别两个省的省会城市,工业发展都是这种程度,其他地区的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体来说,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以农业为主。农业都是两省的第一产业,这一点直到若干年后也没有改变。

这就是胡杨一直说的,环境是决定性因素。地区的发展,绝对无法摆脱环境的影响。而自然环境中气候和地理位置就是最重要的两条。

东北经济问题的确有历史因素。但后期国家也不是没有投入,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投入所产生的回报并不高。

这并不是说,这两个省就是不适合发展工业。而是说,要慎重的思考什么样的工业,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是最适合当地情况的。

在公路网和铁路网没有成型的时期,必须首先考虑运输覆盖的范围,然后是范围内的市场的消化能力。综合这两点之后,才能确定生产规模。东西再好没有人买,那就是废物。

不过这次的胡杨北上可不是为了这些,他这次的目标是土地。

接下来的一个月中,胡杨几乎走遍了吉林和黑龙江所有主要的农业产区。见了上百个与农业相关的人。

黑龙江和吉林比邻,都是黑土地区。但土地性质依然有所不同。

吉林境内的土质相对统一,主要是集中在松辽平原,这里也是世界三大玉米黄金厂区之一。

而黑龙江的土质则组成稍微复杂一点。细分一下有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水稻土、泥炭土、沼泽土、泛滥土等等。相对应,适宜种植的植物也都有不同。

黑龙江境内有大小兴安岭,山林面积非常大。吉林的森林覆盖率也非常高,因为维度比黑龙江稍低,这里的植被丰富性要远高于大小兴安岭的寒带林地。

所以吉林也是我国北方中草药种类和产量最多且最高的地区。日后这里也是北方药厂最集中的地区。

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都具有发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条件。而且客观来说,两省的自然条件都非常的优越。

胡杨从国外传真回来的资料,专门给这四个人各发了一份。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不光是自己研究,还组织农业相关人员一起研究学习。

这些都算是现在国际上最新的资料了。就连胡杨都感到大开眼界,对他们来说那冲击力就可想而知了。毫不夸张的说,其中绝大多数在一开始对这些都产生了本能的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