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不行我就自己来(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50 字 2022-12-10

大乙烯项目的审批遇到了问题,那个层次的决策胡杨暂时使不上劲。他能做的就是为了最坏的结果,做最全面的准备。

80万吨乙烯生制备产线是必须尽快搞出来的。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恐怕那些所谓的砖家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但胡杨更怕他们已经意识到,却故意装做没有看到。

为了个人或者小团体利益舍弃家国利益的例子并不少见。还是那句话,在团体甚至阶层之中,总有一定比例的害群之马。区别只是比例或少而已。这不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逻辑问题,一个统计学中概率的问题。

如果让20吨乙烯制备生产线项目上马,至少会拖慢乙烯整体发展三年以上。乙烯是民生物资,是工业领域中重要的生产原料。如果乙烯的产量跟不上,将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

需求上升而产量跟不上就会直接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寻求进口渠道,二就是国内的乙烯提高价格。不管是那种都会提高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直接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利润降低了,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影响。

所以这不单单是乙烯生产的事,而整个工业体系的事。

从罗鹏程那里得到的信息并不乐观,所以胡杨现在就要开始着手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而,铁西特钢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乙烯装置中最关键的三台离心压缩机组,即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乙烯压缩机,这三样是乙烯装置的心脏设备。

这些设备我们暂时还无法完全国产化,核心设备需要进口。部分可以国产的部件也需要用到耐压耐腐蚀的特种合金材料,同时还能对高压低温环境有稳定的耐受力。

以前这种合金是直接进口的,但那只能应付10吨及以下产量制备设备要求。20吨规模的勉强也能用,但胡杨这边至少80吨起步。那之前的合金就肯定不行。

更好的不是没有,但价格也同样昂贵。过往若干年我们已经树立起了“人傻钱多”的形象。任何形式的对外谈判,对方都会尝试先开出一个天价试探一下。成了自然赚个盆满钵满,就算不成也不怕把咱们吓走。因为供需关系是不平衡的,我们的可选项太有限。

国产化是必须要走的路!

只是谁都清楚,这条路真的不好走。从核心设备、到材料、再到工艺流程,每一步都要从零开始,这个困难可想而知。

我们缺少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吗?

当然不!

过去不到十年中,已经搞过三次大会战了。“三年追上日本,五年超过欧美”的口号也是没少喊,但结果呢?

前面两次勉勉强强弄出一个10万吨级。这第三次更是几乎毫无寸进。这个结果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然而遭遇挫折之后,什么勇气和决心就一下子全都消失了。20万吨级就是他们的上限了!

客观的说,有了10万吨底子在,搞出20万吨级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这最多也就只能算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被当做时间节点放在那里做标志用。怎么能作为最终目标呢?

更何况过了这么多年,我们的技术积累也与当年不同了。

特殊合金并不是问题,胡杨知道相近的配方,只需要按照这个思路走,随时都有可能搞定。只需要钱时间或者还要一点运气。只要配方工艺一搞出来,铁西特钢就立刻可以开始生产。

核心设备暂时没办法解决,但我们已经有解决的可能。胡杨已经把高精度的数控设备搞回来,最大那个门槛已经跨过去了。虽然现在国内还没有那些高端的设备。但随着搞精度的零件逐步流向各个公私企业还与科研单位,那些我们很快就都会有的。

有这些条件胡杨实绝对无法接受20万吨级作为目标。胡杨在外面拼死拼活的弄回来这么多东西,可不是为了这样一个局面。

在技术上是满足项目启动条件的,缺得是人才和经费。这也是促使胡杨真的下定决心去找“黄金列车”重要原因。不去挖宝藏,还真搞不来那么多钱。那不是一点钱,而是很多很多很多的钱。

昨天晚上酒局结束之后,胡杨也给罗鹏陈打了电话。电话中,胡杨郑重的表示如果真的定下来要以20万吨级乙烯生产设备作为目标立项。

那胡杨就只能自己搞!

就算胡杨没有能力一口气吃下80万吨级的大乙烯,胡杨也绝对不会让国内乙烯制备技术,被这个20万吨级的项目而拖慢脚步。

罗鹏程了解胡杨的性格,所并没有劝他。但同样给了胡杨保证,一定尽全力拖延20万吨级的立项。

沈阳这边产业虽然不少,但除了铁西特钢都不需要胡杨特别关注。

这边小会开完,胡杨就离开了沈阳,连准备好饭局都没有参加。老贾他们还以为是胡杨并不满疑他们的安排,但其实胡杨只是不想喝酒罢了。因为今天没有简有德在身边“护驾”。

昨天晚上酒局结束,简有德就离开了沈阳,先一步回了丹东。当然没让他酒驾,而是邢鹏派人开车送他去的。

简有德回丹东就一个任务,一定要照顾好馒头。尽可能的寸步不离,最大限度控制他的活动范围。简有德也算是有悟性,胡杨派他不派戚扬,那就说明自己比戚扬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