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网开一面(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86 字 2022-12-10

“鲶鱼!”

馒头显然有些意外于这个答案。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人工养殖的鱼类基本就等于四大家鱼。这个馒头虽然职业特殊,知道的比一般人多一点,但农牧渔方面他的知识储备也并不比一般人强多少。

胡杨反问馒头:“你是想说四大家鱼?”

馒头愣愣的点头。

胡杨笑着问:“你知道四大家鱼都有什么吗?”

馒头又点头:“当然知道,草青鲢鳙嘛,上学的时候都教过。”

胡杨就知道他会说这个,于是开口说道:“书上说的四大家鱼的确草青鲢鳙,但这是唐之后的说法。而实际上中国北方养殖范围最大最多的还是鲤鱼。顺便问你一个题外话,你说为什么从唐朝以后才确定了四大家鱼是草青鲢鳙?”

馒头皱着想了半天,给出了一个他的推测:“难道是因为大唐盛世,渔业发展的特别好?”

胡杨微微摇头,解释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你想得那么复杂。你想想唐朝皇帝的姓是什么?”

馒头几乎脱口而出:“李呀,李世民嘛。”

胡杨紧接着说道:“鲤鱼就是因为这个被从四大家鱼里除名的。”

这么一说馒头和其他人也马上就明白了:“原来是因为这个李鲤同音犯了忌讳。要不说这封建的旧社会就是毛病多。”

胡杨不置可否。***这种事情各朝各代都有,只是情况严重程度不同罢了。

馒头发完感叹之后,又问胡杨:“那为什么你不让对面的人养四大家鱼或者鲤鱼,而要养鲶鱼。而且,这个鲶鱼可以养殖吗?我以前都没听说过有养这种鱼的。”

胡杨看了看其他几个人,好像大家都有类似的疑问,就准备给大家稍微普及一下渔业的小知识。

首先胡杨要先给他们明确一件事:“在北方搞淡水养殖当然还是鲤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更适合,这一点是肯定的。”

稍顿了一下胡杨继续说道:“之所以会选择鲶鱼,主要是为了平稳的过度客观条件并不成熟的前期。对面的情况大家应该都是知道,这方面投入不会有太多。而鲶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其他鱼类生存不了的糟糕水质鲶鱼也能活下来。即便随便丢在臭水沟的和烂池塘也都可以生存。

而且鲶鱼是吃杂食的,但基本不会捕食。相比活物而言,鲶鱼更喜欢吃腐肉。也就是说,适合靠天就能收获鱼肉,而不是靠技术拼投入来换取产量。所以一开始的并不需要大规模的开挖鱼塘,只需要利用现有水塘甚至水沟,就可以进行放养。但这并不算是养殖,只是大规模养殖之前的过度。”

正如胡杨所说,鲶鱼并不是最好的养殖选择,却现阶段最适合鱼种。

而养鸡也是同样的情况。谁都知道规模化养殖的成本更低,产量也更高,但这个投入也会更高。关键是江对面的情况就是不可能有这么多投入,至少在初期是不可能的。所以胡杨也会选择更加适合散养环境的品种。

胡杨强调道:“和对面的合作一定控制分寸。需要明确这是一次合作。所以就不能是咱们这边单方面的付出。对面也要有所回报。即便短期内看并不对等,但这才算是合作而不是单方面的扶贫。我们需要的合作者可以贪婪,但绝对不能贪得无厌。”

跟其他问题一样,胡杨现在基本不会考虑的太多的细节,只抓大的方向。这次合作模式就是由我们提供的鱼苗和鸡苗,还有养殖技术和一定比例的饲料。然后再回收一定比例的农产品。

回收的模式也是以各种对岸的必需品来交换。比如药品和食物还有农药和化肥之类。当然,这些交易的前提是与现有法律条规不发生冲突。华夏科技在国境之内的所有经营活动都必须依法依规,这是不可动摇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