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大肆采购(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10 字 2022-12-10

瑞文很努力的为胡杨争取利益,那柯温也不可能啥也不做。毕竟他们三个人现在还算是利益共同体。

柯温的交际圈和瑞文不同,所以方式也不同。在瑞文努力说服高层,利用雅各之子的影响力搞到设备,然后抵扣胡杨的分成,顺便还能赚个差价的同时。而柯温的方式,就每天带着胡杨参加各种聚会。

频繁的参加聚会,当然不是为了美食美酒和美女,至少不主要为了这些。柯温这是通过他的方式,帮助胡杨寻找合适的花钱渠道。

时至今日,犹太人虽然大约可以说已经有了属于犹太人的国家。但还是有非常多的犹太人散布欧洲和美洲。他们从事的行业非常驳杂,但因为历史的原因,那些需要依靠土地的农业的和畜牧业依然是很少涉猎。

这些聚会中绝大部分都是一般意义上成功的犹太人。其中有大型企业高级主管,或者干脆就是企业拥有者。还有很多是搞研究的。这两种身份很多时候也都是重合的。在他们的群体中,研究者在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寻找投资,成立公司,将科研成果变现,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犹太人这个群体的高智商人才与他们的经商天赋一样总被世人提及。经济头脑可能真的写在基因中的。有将近一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被犹太人拿走了。

社交是胡杨的专业之一,只要进入了这个圈子,胡杨自然有能力顺利的打开局面。一般说来人脉投资都是长线的。不过在这里,胡杨倒是在几天之内就有了不错的收获。

对于胡杨中国人的身份,这些人并没有欧美现在流行的那种成见。对于“禁运”的情况,他们也大多表示同情。因此他们也愿意向胡杨出售某些“禁运”范围内的好东西。

当然,前提依然是他们不知道买家是胡杨。这个操作当然是非常容易的,柯温表示自己可以全权代劳。

还是那句话,这么好的气氛下不大肆采购一番,怎么对得起刚刚拿命拼来的那些黄金。

综合了瑞文拿来的清单,胡杨选择再自行购入一批研究设备。主要针对半导体研究、电子电路、化工等几个大方向。短短几天他就花出了上百万美元。而这已经是柯温帮他争取了不少折扣之后的结果。

有了这些研究设备和器材,华夏科技的几个实验室都可以正常运行了。加上清单上的设备,华夏科技除了本身能有大幅度提升之外,还可以允出来一部分支援兄弟单位。

这也是胡杨说自己胃口好的原因。这些正常渠道买不到设备,再多也是不够分的。而关键是,吃独食是会被记恨的。

用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胡杨才结束这次大采购。而此时雅各之子依然没有把准确的数字算出来。不过此时对胡杨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属于他的分成已经有七成都已经变成了设备。全部设备大约需要两个月就可以全部交付。

胡杨不可能在这里等上两个月,实际上也不需要他在这里等。剩下事情自然有人会替他完成。

签署了全部的文件,完成了必要法律文书之后,胡杨就离开了波兰进入了德国境内。黄金并没有跟他在一起。这么大一笔黄金,当然不能作为正常物品过关。不过这些同样不需要胡杨操心。只要交给himc,他们就有办法把这些黄金安全的送入德国。当然,这还是要收费的。

两天之后,胡杨开着一辆小货车驶入了h·w金属回收的院子。老兵们从车上卸下了这些珍贵的货物,然后立刻就开始熔炼提纯,然后重新铸成标准的一公斤金条。

胡杨早已经提前通知庞博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这几天他们不光准备好了相关设备,也找人专门学习了一下如何提纯和铸造金条。

黄金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只要被重新熔铸,就没办法再确认所有权。这些黄金在被融化并重铸之后,就不再是原来那些黄金了。

经过提纯之后,虽然总重量是有所减少,但价值肯定是提升了的。这部分黄金会暂时存在这里。李亿峰在胡杨出国之前,曾经专门说要一批贵重金属,这些黄金就是给他准备的。

忙活了大半个晚上,总算把所有黄金都重新融化并铸造成了崭新的金条。光是看成色,就知道比之前的纯度高度一大截。

之前的通话中,胡杨已经对这边的情况有了了解。总体上来说,很好。

老兵们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主要还是适应了新的饮食方式。他们的食谱并不是胡杨亲手制定的,但他的确是提出了意见的。着重提高了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例。也就是多吃肉和蛋。但同时稍微降低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

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比较特别的是,胡杨要求每天至少要吃一种发酵的食物。比如酸奶、腌菜,还有各种奶酪这些。这些东西一开始老兵的确有点不适应。不过人适应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吃着吃着也就是逐渐习惯,进而开始有点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