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固若金汤(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65 字 2022-12-10

胡杨认识的这些高智商的妖孽,几乎全都是那种看起来有点社交障碍的人。并不是他们天生缺少情商,而是因为他们的智商过于出众,所以不太愿意在社交这件事上浪费时间。

因为大家对于尺度的理解和感觉都是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本字数二十万字的书,普通人需要几天时间才能看完,而他们只需要几个小时。个别的妖孽只需要几十分钟。

胡杨也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强行记住一本书的内容。但不同的是,胡杨只能记住。想要真正掌握里面的内容,还需要时间去消化。但妖孽们看完了就是学完了。这是胡杨也做不到的。

他们与普通人不在同一个频率上,所以交流起来需要可以的降低自己的频率来适应普通人。这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时候都更像是无用功。

这种想法的对错暂且不论,但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那种不耐烦或者干脆就是冷漠和平淡。

李亿峰平时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胡杨才会注意到他刚刚的情绪波动。从胡杨的角度上来看,李亿峰有这种“人性”的反应,也这不见得是件坏事。

照惯例,结束了和李亿峰的通话之后,胡杨接下来联系的人就是管冲,再之后是项凌江。

在自己人的地盘上,说话做事就是可以放松些。轮番的通话结束,也差不多到了午饭时间。

这是近期内通话时间最长的一次。先说结论,就是不用着急回去。基本上除了柏青之外,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一部分是因为的他们把家里的事情处理的很好。比如锦江啤酒厂已经完成第二轮试运行,马上就可以开始正式生产。顺便提提,锦江系列啤酒的隆重面世发售活动,就是柏青的下一个项目。

锦江啤酒会是个系列产品。拉格啤酒的所有分类基本都会有,精酿也会同步推出。具体的营销方案胡杨只是顺口说了些不成熟的小建议,主要还是要柏青自己来,算是增加更多的实战经验。

最重要的是,这个营销个案是基本没有失败可能的。锦江啤酒从本身的品质到价格,在这个时代都是没有对手的。所以柏青就算弄得再糟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只是好,或者是更好的区别。

还有比这更适合练手的项目吗?

实际上锦江啤酒已经开始赚钱了。在胡杨出国之后不久,锦江啤酒的各项证照手续都已经到位。第一次试运行之后,就开始了预售。很多单位都提前预定了下半年的啤酒。

光是货款两成到五成的预付就收了十几万。甚至连常规的预付款上打折扣都不需要。而且这还是经过初步筛选之后的结果。不是谁的钱都会收。必须要考虑到产能问题,必须要留下足够的产量铺到市场上。

可以预见的,锦江啤酒将会成为华夏科技未来重要的一个盈利点。

另外,华夏科技第一水泥厂、华夏科技第一研究所的建设都在按照计划进行着。小问题当然会有,但大问题没有。尤其是研究所,因为胡杨刚刚成功订购的那些研究设备,反而可以将进程推进得更加顺利。

还有大乙烯项目的攻关,胡杨现在回去也帮不上什么。他脑子那些关键的破局点,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而且他本身也没有准备好合适的掩护。

黑龙江和吉林那边的大动作,现在也还是在筹备阶段。那件事的牵涉面广,所以急不来。不过好在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什么消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除了这个几个大块之外,还有其他像冶金、特种合金、特种陶瓷的等等研究依然在持续,还有对半导体和碳纤维等等项目的研究准备也已经开始。另外对于农机设备的研发也已经在进行。同时开始的还有专门性培训项目,比如驾驶联合耕作机械设备,还算是个很专业的工作。要知道每台设备都价值不菲,这个驾驶员可不能随便找。

总之,国内的情况基本都还可以,没有继急需胡杨回去解决的问题。

所以胡杨还会在国外再待上一段时间。还有些事情要在处理好才能回去。

h·w金属回收这几个月来的工作也在持续。废旧金属合金收了不少,废旧的设备也有一些。算下来勉强才能达到略微亏损的程度。至于盈利,胡杨可是从来都没奢望过。毕竟养着这么多的“闲人”,买回来的东西还三不五时的送回国去。这能赚钱就能出鬼了。

关于黄金的事情,胡杨没有让施皮尔贝格叔侄知道。没有必要去考验人性中贪婪的部分。

黄金放在这里,胡杨相信要比存入银行更加安全。要知道欧洲现在还是经常会有银行被抢劫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