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独自北上(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19 字 2022-12-10

欧洲分为北欧、南欧、西欧、中欧和东欧五个部分。语言有六大语言体系,分别是: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斯拉夫语族、凯尔特语族、希腊语族以及波罗的语族。

八十年代的人口是四亿左右。这个时期整个苏联的人口,还算在欧洲的总人口中。此时欧洲还只有四十二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的总面积在几大洲中并不突出,但社会复杂程度却是妥妥第一。尤其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

jin的课程对胡杨来说也是很有学习意义的。胡杨所以了解的那个欧洲,是已经成立了欧盟的欧洲。那时欧洲已经变成由四十八国家和地区组成。

相比动手,这些动脑的项目的确对老兵们来说,的确是困难了一点。但好在课程要求并没有那么高。现在这个阶段胡杨对他们的要求也就是掌握常识。至于实际应用方面,短期内他们还用不到这方面的技能。未来会有但也不需要每个人都精通。会甄选出其中几个进行专门的培养。

这段时间,胡杨也一直在关注那些重金采购的设备。那可是真正用黄金采购的!

通过雅各之子购买的设备,以及通过柯温的关系购买的设备,都在按照计划生产制造中。估计是因为买卖双方都是欧洲企业,所以整件事都没有受到特别关注。

瑞文已经准备放长假,原则上不允许离开欧洲,直到整件事调查结束为止。柯温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也只是稍微好一点而已。雅各之子这次行动的虽然收获不小,但人员损失太大。可以说是元气大伤。甚至在可以预见的几年之内,雅各之子都无法展开这类项目。

而另一方面,因为事件在没有准备好之前就被提前曝光,造成舆论的过度关注。这就直接导致雅各之子没有了台下操作的环境。

所谓台下操作,其实就是柯温和瑞文联手做的那件。而不同之处,只是组织的胃口更大罢了。

在吃饱之后,组织会把剩下的部分做出一份漂亮的清单对外宣布。然后才会是传统上的那一系列操作。

但这一次,雅各之子失去了这个机会。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但肯定是失去了最佳的机会。现在媒体也好,同行也好,别有用心人士也好,许多人都盯上雅各之子。

像雅各之子一样的组织,已经开始偏离了最早的初衷。财富已经成为他们第一顺位的追逐目标。而原本的那些核心追求,已经逐渐成为他们的遮羞布。

不过这些都和胡杨没关系,只要钱能到足额到位就行。胡杨现在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这么看来,好像大家都是一样的,都在拼了命的追逐财富。

但胡杨相信,这其中还是有区别的。

就比如他会花一大笔钱,去购买技术资料和生产工艺。而这些东西将来都不仅限于华夏科技内部使用,成熟的时候胡杨都会拿出来分享。

乍一看来,这好像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有个很多人都会有的误区是,拼命追求财富的对立面并不是“完全不追逐财富”。而是不将追逐财富放在绝对第一位。简单的说,是以追求财富为最终目的,还是追求财富只是为了达到目的的区别!

因为这代表了两种对立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对立才是真正的对立。

这个世界上在价值观上跟胡杨对立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可以因为足够多的财富而出卖了一些不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培训第二周,胡杨独自离开了德国。几乎和他形影不离的戚扬这次被留在h·w的厂区继续休息。

胡杨说服他的理由有两个。第一,此行并不危险,至少没有之前上山下水那么危险。第二,他会拖累胡杨,因为能力上差距有点大。

前一个观点戚扬表示保留意见,人多的地方才更加危险。但胡杨并不采纳这个观点。

但后一个观点戚扬是无力反驳的。胡杨说的能力,是那种在人群中不被人注意的能力。

胡杨用了24小时离开德国。之所以会用这么长时间,是为了保证胡杨这个身份能够彻底的消失,新身份也能凭空出现。最重要的是,这两个身份要毫无关联。

北上之后在丹麦停留18小时之后进入了目的地北欧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