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生物工程(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22 字 2022-12-10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在胡杨加上弗里德里希以及加上酒精的联合作用下,乔伊说出了很多关于人工合成蛛丝蛋白以及蛛丝纤维抽取的内幕消息。

合成蛛丝蛋白用的是生物仿生技术,利用特殊培养的细菌快速繁殖生成蛛丝蛋白。按照乔伊的说法,这些技术的门槛并不算特别高,但成品的差别却非常大。因为成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菌的质量。

八十年代的现在,细菌和真菌以及病毒的这微观领域,最多也只能算是刚刚起步。科学界现在连统一的认识都还没有。

一个优质菌种的诞生,可能靠运气的成分会更多点。乔伊的研究团队得到了一个优质菌种,所以就有整个欧洲最好成品率。

而现在看来,这份运气好像是落在了胡杨的身上。

但过了几分钟之后,胡杨却发现好运气是一定的,但并不是起初以为的撞大运,只能算是小确幸。

或许是因为酒精,或许也可能是因为已经说得够多了,也不在乎再多说几句。总之乔伊已经不需要胡杨提问引导或者弗里德里希的诱导,已经形成了竹筒倒豆子的惯性。

因为酒精的关系,前后逻辑稍微有点混乱,所以需要胡杨自己重新组织。而用掉了许多脑细胞重新捋出脉络之后,胡杨才发现原来现在这项技术即使发展成熟了,也并不是他以为那种成熟。

现在乔伊公司的技术目标是满足实验用的量产。而胡杨想要的则是工业级的量产。

蜘蛛丝目前最大的应用方向就是军用防护装备,比如蜘蛛丝防弹衣。

美国杜邦公司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研发出的凯夫拉纤维几乎已经可以看做是现代防弹背心的代名词。但是,蜘蛛丝的韧性几乎达到了凯夫拉纤维的三倍。

如果用蜘蛛丝制作同样大小的防弹背心,其在破裂之前吸收的能量将达到凯夫拉的三倍,这意味着由蜘蛛丝制成的防弹背心将具有更为优秀的防弹能力,从而可以挽回更多使用者的生命。

且,换个角度来看,以同等的防护能力为前提,蜘蛛丝制作的防弹衣可以做得更轻薄。

想象一下,在未来某件轻薄的衬衫,或许就可以拥有常规防弹衣的防护能力,这对于从事特殊工作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福音。

但是就算是按照一件普通男士衬衫所需要的布料来算,至少需要几万张蛛网才够。如果要从自然界搜集这么多的蛛网,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而如果乔伊公司的技术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到成熟的话。至少也就是几十天的时间和几十万美金的成本。

没错就是这么夸张。

客观的说,这距离工业量产还差得远,而胡杨以为的小确幸就在这里。

乔伊的公司已经对接下来的研究也有了方向,而且是最近才有的概念。

当然也只是一种想法或者概念。这些都是基于最新的研究发现。

显微技术的进步,帮助研究者发现蜘蛛丝本质上是复杂的蛋白质分子。蜘蛛丝蛋白包含了结晶与非结晶结构,前者增加了蜘蛛丝的物理强度,后者则增加了蜘蛛丝的延展性。同时,部分的内在结构与蜘蛛丝存在某种程度的取向关系,而这些取向关系也可以使得蜘蛛丝能具有优异的延展性能。

蜘蛛吐丝的速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分子的微观取向,从而会影响蛛丝的力学性能。这些复杂的蛋白质分子以及其内在的微观取向关系使得人工化学合成性能相当的纤维困难重重。

短期内,似乎是看不到突破这个困难的可能性,所以暂时来看还是应该绕开才对。而这也勾起了胡杨的某些零碎的记忆。

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之前,蜘蛛丝都还没有能实现工业级量产。但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差的只是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这些技术。

这个方向就是转基因。而这个转基因的目标就是家蚕。转基因技术使得普通的家蚕可以分泌出具有与蜘蛛丝相同蛋白成分的蚕丝,从而让工业级量产成为可能。

胡杨还听说另一种类似的生物解决方案。是将携带蜘蛛丝蛋白质的dna序列转移到了山羊的乳腺细胞中,从而实现在转基因山羊的羊奶中获取蜘蛛丝蛋白。

但胡杨记忆中,这种方式还完全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过仅就理论而言,还真有实现可能。

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近期甚至十几二十年内可能实现的。暂时就先放到旁边。回到现在,胡杨对于乔伊的人工合成蛛丝蛋白技术非常有兴趣。

错,不是感兴趣,而势在必得。

势在必得的理由有很多。比如填补国内研究的空白。比如大大节省研发成本,比如军事发展上的重要作用,还比如这项技术有着巨大的前景和钱景。总之,这项技术他是一定要搞到手的。

如果能够购买专利,那他也愿意付钱。但如果乔伊不卖,那就只能用其他手段了。

这瓶三十年的格兰菲迪见了底,其中大半都进了乔伊的肚子,这也直接导致他超过了微醺的阶段,已经进入了醉酒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