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满载归航(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11 字 2022-12-10

满载归航

在胡杨上辈子的那个时间线里,蔻蔻·海克斯并没有能挺过先天疾病。所以对于这个孩子的未来发展,胡杨的了解其实是非常有限。

这是一条全新的时间线,也可能是胡杨重生之后制造的最大的一个涟漪。

对于蔻蔻·海克斯这个小姑娘,胡杨早就不把她当成一个小姑娘来看待了。心智成熟程度倒在其次,胡杨隐隐感觉这个小姑娘似乎是有个很大的计划。但这个计划恐怕很难查得出来。雷米和米莎可能都不知道内情。

暂时来说双方的合作都是不错,而且互相也都没有利益冲突。所以维持现状也算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不管是不是被推出来做了“明修栈道”的那个。还是那句话,整件事的结果是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胡杨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离开泰国。

胡杨和戚扬会跟随“维京人号”继续向南,和船上的设备一同回国。而其他人则是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正常途径来泰国的就从正常途径回去,而少数几个游泳过来的,则同样游着回去。

这件事还是由肖克负责解决。毕竟是收了好处的,当然要有始有终。

装备的部分,胡杨其实只留下了大约四分之一。倒也不是他小气,这些装备胡杨还真不太看得上。过渡期的东西而已,很快就会有更好的面世。

之所以带走这么多,一是因为肖克这边消化不了那么多,留在这里利用率很低,太扎眼了。不难理解,这批武器可是又好又贵的,居然出现在这里,是不是挺惹人注意的。二是因为他们关于炮弹的话题,

让两人都小小的开拓了思路。这些装备其实胡杨是看不上的,肖克又没有那么人手消化,那不如运回国支援前线的战士们。这个重型的盾牌经过实战检验之后,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至于乌兹冲锋枪,虽然也很好用但可能不太适合战场的环境。

这个逻辑也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乌兹冲锋枪的表现太好了。精度越高的枪械对于子弹和使用环境都相应的会有更高的要求。

以咱们国家手枪弹生产精度而言,估计是很难胆大达到了乌兹的使用要求。就是能用,残余火药和积碳这类问题,也会极快的消减枪械的使用寿命。枪管恐怕都打不到两千发就要更换。胡杨总不能再采购一批的枪管回来吧。

战场那种极端环境下,还是比较皮实一点的枪械更好用也更实用。苏系的枪械就是有这种特点才会风靡全球的。

不是有这个著名的段子吗。越战的时候美国大兵会丢掉在丛林中经常发生故障的m16突击步枪,转而捡起了敌人的ak47。

这是个早就被辟谣的传言。在越战中这种情况发生的并不多。多数都是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才不得不使用更容易补给弹药的ak47。实际上真正发生大规模放弃m16突击步枪,转而使用苏系武器的情况,是发生在阿富汗战场上。

m16突击步枪在当时来说,就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精度最高的突击步枪。枪神大量采用当时还算非常先进的铝合金。大幅减轻重量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精度。但问题也就出现在高精度和铝合金上。

相比湿热的丛林,干燥炎热、昼夜温差大、风沙肆虐尘土飞扬的阿富汗战场,才是对m16突击步枪真正的考验。

而结果就是第一代m16突击步枪被嫌弃了。在这种环境下,m16的故障率明显升高。没有士兵会喜欢动不动就卡壳甚至炸膛的步枪,无论这支步枪的理论精度有多高。

曾经有一位参战的美国老兵在回忆录里这么写道:“信不信由你,你知道是什么东西杀死我们大部分的战友?不是敌人,而是我们自己的步枪。在我们飞到那个该死的地方之前,他们给我们配发了m16步枪。但在战场上我们发现几乎每个人死的时候,都是在维修他们自己的步枪。因为他们的m16出故障了。”

理论上更加优秀的武器,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并不如人意,这就是设计者与实际使用者只之间的代沟。

实战中稳定性优先级,真的要排在其他所有的条件之前,才是对使用者的最大负责。

维京人号继续南行,然后转向东,进入中国南海。还是按照之前的路线把东西弄到岸上。

这已经是胡杨往国内运的第二船东西。相比上次,这回弄回来的东西可是多了好几倍。这不光是价值,数量也是前次的好几倍。这也充分的体现了黄金的购买力。

为了最大限度的把胡杨那份黄金给花光,雅各之子的工作人员应该是做了很多的努力。加上柯温和瑞文在里面推动,真的是买到了不少好东西。

身份真的是非常重要。而与雅各之子有关的企业也真的很有科技含量。胡杨的需求很明确,就是各种二线水平的工业加工设备。

为什么不要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