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由啤酒引发的联想(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21 字 2022-12-10

“出租?”

“医疗团队?”

这个说法,着实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的意外,还真是独一无二。

国际上在提供医疗支援之后收取点费用的其实还不算罕见。但专门靠提供医疗团队来赚钱的,还真是只有古巴这一家。

胡杨说道:“什么情况下你会去租一件东西?是没有这种东西,但还需要的时候。所以需要从古巴租医疗团队,就是本国医疗力量不足,或者遭遇爆发性传染病的地区。

主要是非洲,南美还有东欧地区。而古巴培养医生的主要方向是全科医生、妇科医生还有传染病医生。目标性是非常明确的。这是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完全不同。”

胡杨又补充道:“最近一次我听说古巴的医疗团队是去了非洲内陆。那边的丛林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行性猩红热。古巴派出了五十多人的医疗团队。据说是按天收费的。”

看几个人的眼神,胡杨分明可以读出他们此时的想法“还能这样?”

其实胡杨第一听说,也和他们是差不多的反应。但还真就是这样。甚至于到了下个世纪还依然没有改变。

古巴出租医疗团队的费用并不便宜。甚至能够在古巴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古巴自己定向培养的医生是会签订分成合同的。

古巴从外国收取的高额租金,并不会全都落入医生本人的腰包。实际上他们只会得到很小的一部分。不过即便如此,医生的收入对于大多数古巴人和投考古巴医学院的群体的来说,依然是有吸引力的。

还是那个问题,古巴医学院招生的方向是有倾向性的。针对的群体,是可通过成为医生的而改变自身和家人生存状态的。在古巴那样的现实社会环境下,这是非常原始而且强烈的驱动力。

胡杨最后总结道:“我说这个的意思,是想让大家都思考思考我们现行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我们不仅需要高精尖人才,也需要能够很好的完成相对普通工作的人才。

高端人才的来源和培养,普通人才的来源和培养。还有这些人才要如何留住,又如何控制这些人的流失。

现在有美国模式,有古巴模式,还有我们国家自己的模式,都可以作为参考。我希望我们最终能找到最适合华夏科技的模式。”

这个趣闻分享完之后,大家都若有所思,而项凌江则继续介绍丹东现在的情况。

丹东这边的明面上最主要项目就是锦江啤酒厂。精酿再好也还是小众的东西,最重要的还是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拉格啤酒。

设备的调试早就完成,也进行了两次试车和一次完整的试运行。胡杨也尝到了成品。可以肯定的说,这绝对不是他喝过最好的工业拉格,甚至也不是现在国内最好的工业拉格啤酒,但作为锦江的初代产品却是没问题的。

市场是需要培养的,市场本身也需要时间成长。胡杨最早想要开啤酒厂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能够买到的啤酒都很难喝。进口啤酒又很难能够买到,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才会想要搞一个啤酒厂。

就算是在筹备阶段,胡杨也只是想搞一个能够满足公司内饮酒需要的小规模啤酒厂。但后来李亿峰当了公司的cfo之后,对于胡杨这种“小农意识”强烈的想法,直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既然是一项投资,就必须要有回报。即便不是经济上的,也要有其他方面的。而像胡杨这样,只是单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的投资,在李亿峰看来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胡杨其实也稍微的想要解释两句,这不仅是为了他自己的口腹之欲。实际上是可以作为公司福利存在的。而且也不是完全没有回报的。啤酒厂生产的优质啤酒可以作为公司特色的礼物。其实这也应该可以省下很多在外面采购的费用。

毫无意外的,胡杨的观点再次被的批评的体无完肤。其实胡杨自己也知道,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单纯只是为了刺激李亿峰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你做得越糟糕,李亿峰才会越投入这件事。

李亿峰对未来十年啤酒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不是随随便便估计估计拍拍脑袋的那种,而是真正做了几十页的分析。而预测所采用的数据,则来自管冲那边。

华夏信息的分部已经扩张到了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台湾之外的所有省份。信息网络也已经有了雏形。每次胡杨和管冲通话,他总要抱怨缺人和缺钱。胡杨也很清楚,从零开始建立网络就是要烧钱,所以对管冲的要求从来都是尽量满足的。

关于这部分的资金调动,李亿峰其实是有不同意见的。在看来,这边是可以稍微缓一缓的。资金应该是放在能够尽快产生回报的项目上。尽快让华夏科技公司的资金储备充盈起来,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李亿峰未来规划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