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收尾款(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48 字 2022-12-10

亲密合作伙伴自然就是指himc海运集团。在胡杨的强烈要求下,这次卡斯巴会让雷姆和米沙这对状态暧昧不明的cp会联袂出现。

这两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都是顶级的。翻遍胡杨的两世记忆,能与他们在同级水准的人总共也不超过十个。有他们在,胡杨非常的安心。

所以他本人此时已经离开队伍,再次孤身上路。戚扬还是留下贴身照顾核心人物。他是始终是胡杨最放心的那个。

胡杨身边另一个“带刀护卫”简友德也会参加这次活动。其实胡杨最开始对他这个申请是拒绝的。

简友德在东南亚地区活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毕竟身后有华夏科技的支援,身边还有肖克这只过江龙。

这才大半年时间,简友德身上已经多了几分领导者的气质。与胡杨的通话中,他逐渐也表达出对大局的看法,不再是那个全部行动听指挥的小司机了。

也正因为他有了很好的成长,所以胡杨才更不愿意他参加行动。毕竟这是实战,危险性的还是有的。

但是最后还是架不住简友德的死皮赖脸软磨硬泡。最主要的是简友德的业务能力的确还有不小的进步。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特意把肖克也拽来给他做证人。

在离开胡杨身边的这段日子,简友德始终没有放下对自己的训练。毕竟跟着胡杨见识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尤其是那几个妖孽,给他的震撼真的很大。

肖克是给简友德打了包票,说这货应该不会拉胯,这胡杨才算是答应他的要求。胡杨记得当初那位教了简友德几天的老师傅说过,这个后生命还挺硬的。

事儿胡杨是应下了,但跟他反复强调安全第一。防弹衣必须穿,头盔必须戴,有条件的时候盾牌也必须背着。

胡杨是在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时候下船的,从新加坡直飞欧洲。这次孤身上路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去沃特博士那里收尾款。

因为在几十天之前,胡杨雇佣了个可以说是臭名昭著的专业人士,在欧洲某国制造了一场轰动当地的事件。

胡杨在新加坡上岸的时候,就已经换过了身份。为了足够低调,他这次直接把自己伪装成了北欧人。

飞机直达瑞典,胡杨下飞机之后并没有直达目的地。而是先去了自己早先电话预定的酒店住宿。然后通过酒店的前台给自己订了车。

虽然胡杨心里是有点急切的,但他还是耐住性子在当地转了两天。

利用这段时间搜集情报,对当前局势做出足够客观的判断。胡杨这次过来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危险。而他也不准备做什么过激的行为,甚至连车他都不“借”了。

但该有警惕还是不能少的。

几十天之前与沃特博士分开之后,胡杨习惯性的复盘了这次见面。

整个行动的过程在操作层面上是没什么问题。而结果那就完全是个大惊喜。

但是,从结果逆推之后,胡杨发现自己最开始对这件事的定位上是有偏差的。因为,沃特博士是个大宝藏。

胡杨不相信全世界只有他发现了沃特博士是个宝藏。发现的人可能数量不多,但胡杨绝不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唯一。那么前次这么轻易的来到沃特博士身边,就很有可能是侥幸。

搞情报的人是不相信侥幸的。

这次再来,胡杨也认为大概率上会有人通过那位被害者的过往,想到这件事的发生有可能与沃特博士有关。毕竟沃特博士的女儿也才过世几个月。

而且这件事不仅在当地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轰动效应,甚至在整个欧洲地区都引发了大量讨论。因为很多人相信,他们都能通过这个案件的风格确定真凶的身份。

而这个凶手某冲程度上也算是个“传奇”或者说是“都市传说”。弗里德里希可是间接的养活了不少的新闻从业者。

而在胡杨看来,社会各界人士和媒体会如此热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瑞典整个国家实在是太少发生命案了。

胡杨隐约记得,北欧四国在2000年前后,每年发生谋杀案件的数量都不到百分百的“1”。

老话说得好,少见才多怪。

同样,老话也说小心驶得万年船。所以,胡杨对沃特博士的周围进行了仔细的调查。情况比他预估的最糟情况稍微好了一点。

虽然有报社的人在学校周围晃悠,但数量不多。警方的确是上门对沃特博士进行了调查。但在学校周围并没有发现比较专业的跟踪者。那就说明警方的调查并没有特别深入。

因为来访记录上,警方相关的记录只有两次,而且都是在半个月前。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沃特博士的身边多了个助手。通过胡杨的观察,这个助手主要的工作内容其实是照顾沃特博士的生活。所以晚上离开办公室的时间都很晚。

胡杨不想冒险被这个助手看到,但又不想对他做什么。权衡之后,胡杨直接给办公室打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