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震惊的沃特博士(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727 字 2022-12-10

发现有同行的存在,反而让胡杨放下了悬着的心。经过充分思考和推演之后,胡杨认为眼下的情况都还在掌控之中。

胡杨已经仔细的检查过这栋建筑,没有发现有第三个人存在。这栋建筑的外围,他也进行的仔细的搜索,也没发现有同行气息的人。

这种情况就说明,沃特博士的那位助手是真的离开了这里。那就是说,他应该也是真的去买了博士想吃的重乳酪蛋糕。

从这个结果上看,助手应该是没有特别的怀疑。就算是有,也是最低限度的略微警惕而已。实际行动方面,推测最大的可能也就是更早些到达办公室。

就在胡杨忙于给资料分类的时候,沃特博士突然开口问胡杨:“你看得懂这些公式?”

胡杨头也不抬的回道:“公式大部分都看不懂,图示还可以。”

沃特博士看起来好像还是有些疑问,继续问道:“你的这个描述太不精确,我没办法准确的理解。”

胡杨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眼前这些资料确实珍贵,但这个屋子里最珍贵的却应该是沃特博士的脑子。

这些东西会出现在这里,都是因为沃特博士在这个领域内地位。那胡杨只是专注于这些资料而忽视沃特博士,那不就等于是在守着西瓜捡芝麻。

胡杨停下手里的动作,说道:“这些公式都是高级应用,我只能判断出大体的方向,懂是不敢说的。各种示意图的话能看懂的稍多一些。我现在是在把核心的部分挑出来准备拍照。”

沃特博士又问胡杨:“这个资料我看过,想法非常超前。我其实不太明白,你为什么会这么重视这种短期内根本没有机会成型的技术。不是应该喜欢更实用的技术吗?”

胡杨说道:“如果我是个纯粹的商人,除了碳纤维编织技术的算法之外,其他资料我看都不会多看一眼。但,我不是。”

沃特博士说道:“那你是什么?”

胡杨毫不犹豫的回答:“爱国者。”

沃特博士微微皱眉:“我不喜欢爱国者。但我还是要提醒你,这些技术对于你们国家来说太超前了。想要消化这些技术,你们还要很多年的时间。”

胡杨平静的说道:“这我有心理准备,十年不行就二十年。我们有时间,我们更有决心。而且,我还很有眼光。”

关于这一点,胡杨也是说给自己听的。技术水平上的客观差距就是事实。但在技术领域中有“后发优势”的说法。

“后发优势”是后起国家在推动工业化中所拥有的特殊有利条件。这一条件在先发国家是不存在的。因为这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后发展是相对于先发展而言的,因而后发优势涉及的主要是时间,至于国家之间在人口、资源和国土面积等方面的差别,则不属于后发优势范畴,而是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相关。

打比方说,就是前人先出发在未知领域中摸索前行。而后人出发晚,却可以跟随前人留下的路径追赶。因为后人是有目标和路径,所以必然会不断缩短与前人的距离。

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媒体会说“我们用了几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过程...”

这种话看着是很提气,但如果明白这“后发优势”到底是什么,就应该明白这其实只是做到了及格,而远没有达到优秀。

“后发优势”会让我们很快就走完别人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这么简单的追上先行者。

且不论我们的积累与先行者有大差距,作为先行者也不会就那么看着后来者随随便便追上来,他们会设置各种障碍。

我们比较常见的就是“垄断”和“专利”这两种。

先行者是规则的制定者,他们必然会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管是今天的“巴统”还是日后的“瓦森纳协定”都是为了阻止后来者而制造的障碍。

胡杨问博士:“你认为高温气冷堆和氦气轮机技术的结合是可行的吗?”

这是个学术问题,沃特博士并没有立刻回答胡杨,而是谨慎的思考的片刻之后才说道:“这些天我也在思考这个命题的可行性。逻辑上,我没有找到可以否定这种组合的必要条件。”

胡杨说道:“也就是说,这两种技术并没有本质上完全无法兼容的部分。两种技术成功结合的概率是偏大的。”

沃特博士点头:“可以这么说。但我还是要提醒你,氦气轮机和高温气冷堆的热转化率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