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商人逐利(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48 字 2022-12-10

胡杨现在很缺钱,这个事儿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管冲才会提出赚快钱的方案,并且处于尊重的考虑专门询问了胡杨的意见。

管冲的这种做法也从侧面反应了,这两年来他对胡杨态度的转变。胡杨这两年的表现,已经让管冲和项凌江发自心底认同了胡杨作为核心的位置。

与丁权相关的暴利胡杨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所以围绕着丁权必然会产生各种敢于无视法律的人。

而论及使用暴力的专业程度,华夏科技的保安们就算不是港九地区最好的,也绝对是一流的。这个考量范围是包括所有纪律部队和雇佣军在内。

其实保安介入所谓的江湖之中也是有先例的。在泰国的简友德就正在做这这样的事。接下来,管冲也会在新界做类似的事。当然,手段肯定要比在泰国那边温和很多。

胡杨提出要踏足地产行业,大家并不意外。丁权上能赚取这么大的利润,没有理由只赚那点差价。但接下来胡杨提出手丁权之后要捂着不动,就让所有人都不明白了。

管冲说道:“是担心资金流转的问题吗?根据现在的行情来看,只是盖丁屋的话是非常好出手的。年底之前绝对能会拢全部投资和利润。”

胡杨说道:“有资金方面的考虑,但主要还是想要换取更多的利润。你们听说过长实集团的李半城吗?”

几人都点头表示知道,实际上全香港也没有多少人不知道。白手起家的顶级富豪,无数香港人偶像和目标。他在香港的人气真的还要超过现在的四大天王。

胡杨继续说道:“李半城是从塑料厂起家,之后靠塑料花赚了第一桶金。但真正把他推上顶级富豪的还是房地产。

蒲黄花园你们都知道吧,那里原本是蒲黄船坞。所以那块地是工业用地。按照香港规定商业住宅用地如果想要改成商业用地需要向政府补差价。你们知道当时港府开出多少钱的价码?”

除了当时的参与者之外,很少有人知道最初的价格。所以胡杨直接给出了答案:“是28亿港元。你们猜李半城掏了这笔钱没有?”

这次大家都立刻给出的否定的答案。当然没有,否则报纸上会有铺天盖地的消息。

胡杨又说道:“李半城没有掏这笔钱,直接停止了谈判。等了几年之后,机会来了。1983年香港地产再次进入低潮。

李半城再次与政府开始谈判,最后的结果是3.9亿港元。同样的地,在手上捂了几年就净赚了二十多亿。”

这个故事他们几个还是头回听到,明显都被这中间的巨大的差价惊到了。但胡杨对他们说:“先别忙着惊讶,这只是他众多成功案例之一。

有人总结过李半城的成功模式是种反周期的玩法。他会通过股市判断楼市。股市上扬的时候,楼市也会不错。

这个时候他就会抛售的楼盘囤积现金。等到股市和楼市下滑,他就开始低价囤地。

就这样,几个周期下来,李半城的身价就翻了几倍。这才让他有了这几年的风光,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开始准备进军内陆了。”

前辈的先进经验,我们还是要学习一下的。香港本身基本盘还是很稳的,所以现在囤地肯定是可以赚取极高利润的。

管冲问胡杨:“要囤到什么时候出手呢”

胡杨说道:“囤到政府发现自己的政策出大问题了,并且开始出手干预的时候。丁权政策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开发新界做铺垫。

但现在看来,丁权政策未来会成为新界开发最大的阻碍。所以港府肯定会对这个政策做出重大调整。那个时候丁权和相关地块就肯定会大幅度升值。

不,应该说是跳跃式升值。那就是我们套现的时候。”

这个高光时刻的出现并不需要提前预知,仅仅只需要逻辑推理就能做出预测。

项凌江有些担心:“囤地是需要很多资金。这不会对你的日本计划产生影响吗?”

胡杨十分干脆的说道:“当然会的有影响,所以我不准备给管冲任何资金支援。我只能保证不从管冲这边调钱。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要看管老板自己的操作了。”

管冲微微扯了下嘴角:“你有什么好建议?”

胡杨想了下说道:“地产行业整体来看是很蓬勃的,但具体到每块地、每栋楼和每个单位,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你要先学会如何区分这些细小的差距。要弄清楚那些丁权有升更大的升值空间,那些地块更有开发价值。

把那些不太好的区分出来抛售,然后用现金继续囤地。以后能发展到什么深度,就全都要看你们自己能不能玩好这个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