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调整和讨论(1 / 2)

工业教父 韭菜盒子 1614 字 2022-12-10

童剑星给出了几个可参考的农业模式。

首先是欧洲中等规模农业,它是这个时代科技农业的其中一个代表。而其中的典型就是从美国手中抢走农产品第一出口大国交椅的荷兰。

荷兰非常重视农业技术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些专门的技术,而是综合的,全面的农业技术。包括人工环境控制技术分子生物学、人工生态圈、精准农业、节水技术、育种技术、大规模人道养殖技术、病虫害预防技术、动物疾病预防技术、食品加工与处理技术等等。

科技含量就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在荷兰农业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他们的模式我们一时半刻还真模仿不了。我们国家的农科才刚起步,人家现在已经在山顶了。可以作为目标,但当下也只能远远的看着。

但看着本身其实就还是有启发的。荷兰的农业科技发展模式并非针对大规模农业生产。他们的特点是让种植立体化,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利用所有空间和资源。循环利用农业生产中几乎所有要素。

植物的秸秆喂养昆虫,昆虫喂养禽类,禽类粪便作植物的肥料。这就是最简单的循环。稍微复杂一点的话,还会加入水产养殖,家畜养殖,它们的粪便除了作为肥料还可以产生沼气。这是精耕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欧洲的贸易保护力度相较美国是要温和许多的。主要还是表现在各种税费方面。但同样也我们暂时模仿不了的。还是那个问题,我们的国际经济地位决定了,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东北相较于全国来说,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接下来是以色列农业,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农业。也是科技农业的另一个代表。把土地、空间和水利用到极致的农业模式,但想要胡杨参考并不是这部分。他特别用了战时这个限定,是要胡杨参考的是以色列那种特征明显的“基布兹”社区。

但胡杨直接放弃了这个选择。不是因为这个模式不好,反而是因为这个“基布兹”社区模式太好了,太理想化了。

这种模式的官方定义是:“基布兹的目标是混合共产主义和锡安主义的思想建立乌托邦社区,基布兹的宗旨是在生产、消费和教育等一切领域实行自己动手、平等与合作。”

听起来是不是美好,很平等,并且有点似曾相识?没错,乍看起来与我们国家的人民公社制度非常相似。虽然内核上完全不同。一个是生产资料归国有,另一个是生产资料归私有。但看这两种模式的“外表”看起来太像了,太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联想,所以只能放弃。

最后一个参考目标就只剩下了邻国日本的合作社式经营模式。日本战后经济的惊人崛起,也有农业合作社的功劳。农业合作社在巩固政权,合并土地资源,生产所需的食物,提供社区所需的服务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虽然日本是距离咱们最近的国家,但胡杨对日本农业还真就是了解很少。大约也就仅限于日本有和牛,很贵。日本国产水果,很贵。还有日本的稻米也很贵。

好在童剑星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他不光准备了日本农业相关资料,实际上是准备了全部所有他提到的农业模式的相关资料。

日本农业合作社的特点,是通过过互相担保,保护农民的利益。通过专门设立控股公司,精心策划和执行市场营销的职能。生产优质消费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实行统购统销,共同使用资金,联合使用基础设施。进行政策对话和游说,成功地与政府进行互动。

通过合作培训机构对农民成员进行教育和培训。鼓励青年和妇女组织建立协会,对农业合作社的工作进行补充。鼓励农民防治污染、生产和销售健康、安全的农产品,维护消费者利益,并扩大技术合作。

总体来说,日本的农民合作社就是以实现农民利益为目标的小型集体。相比其他几种农业模式来说,日本合作社模式可以借鉴的东西的确要更多一些。

比如成立专门的公司解决销售问题,比如统购统销以降低成本,还有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和提高产品品质等等。这些都是很值得借鉴的方面。

成立众志农资物流公司,就是针对“统购统销”这条来的。这是先解决统购的部分,至于统销在国内的环境中就不能靠成立一个公司来解决,需要再研究研究。不过这个方向是没问题的,统销的确有控制价格,控制产品质量的很多明显的优势。也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最佳方式。

童剑星这个醒提的非常好!

这次深入的讨论让胡杨清醒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让他重新审视自己过往做出的各种决定。随着华夏科技的不断壮大,影响的范围不断的扩大。胡杨的每个决定所能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就在不经意间,他已经在影响地区经济的走向了。胡杨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再补充些经济方面的知识。因为他已经明显的感受到了自己眼光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