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一边和同志们握手,一边穿过了欢迎的人群。
文穆杨一边向前走,一边巡视着自己将要改变的这个地方,道路两侧是一座一座破旧的房屋,有的是石头砌成,有的是泥土夯成,石头砌成的房屋,石头已经发黑,土坯夯成的房屋,墙面已经斑斑驳驳,这里要不是公社所在地,连个好的村寨都赶不上。
公社的办公地点是一个大院子,院子四周用红白相间的砖房圈成,但从房屋的破旧程度看,应该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因为门窗的油漆都翘了起来,墙面也斑驳的起了皮。
来到院子大门口,门垛子上新帖的对联引起了文穆杨的注意,只见上联写的是:路在脚底通天下,下联是:行于志暖到万家。
意思同志们都明白,否则不会贴到大门口,但意义明白的人就不多了,写对联的人本意是要公社一班人团结向上,才能通天下到万家。
文穆杨向身后的范炳江一招手,“范副书记,这副对联写的挺好,但这是副励志对联,应该贴到文化站门口上,贴在大门口不合适。”
人群里一位中年人问身边的战得宁,“老战,这年轻小伙子谁呀,怎么口气那么大,励志对联不贴在大门口,贴到文化站门口什么意思?”
战得宁现在可不敢乱说话了,因为他跟赵牧之回来,怒气冲冲的就给他的老领导,县局副局长闫东打电话,把文穆杨把他撤了的情况跟闫东一说,闫东沉思了很长时间,只跟他说了一句话,这事他管不了,叫他找政法书记兼局长彭新月。
战得宁仗着老资格,没加思索的就给彭新月打电话,彭新月才上任不认识他,但一听他说是文穆杨把他的职务都给撤了,毫不客气的也对他说了一句话,想在林同工作就听文穆杨的安排,不想干就回来。
战得宁垂头丧气的挂了彭书记电话,又打给老领导闫东,这次闫东告诉了他实情,文穆杨不仅是改制组组长,还是县长助理,掌握着林同干部职工的生杀大权,叫他老老实实的服从文穆杨的命令,否则回来也没有工作,而是到党校去学习。
战得宁开始心灰意冷,但他在林同工作好几年了,不能就这么灰溜溜的离开,冷静的思考了一下,找到了分管文化的副主任曾志平,俩人组织了欢迎锣鼓,并写了对联。
本以为组织欢迎锣鼓能受到文穆杨表扬,可文穆杨都没看他一眼,曾志平现在问什么意思,他甭说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能说。
战得宁摇摇头,“曾主任,你是老三届的大学生,能写对联还不知道他的话什么意思,要是实在不明白,你去直接问吧,他叫文穆杨,新来的改制组组长。”
曾志平一听瞪大了眼,“什么,他就是文穆杨,这么年轻?”
战得宁被曾志平这一咋呼吓了一跳,“老曾,你认识文穆杨?”
这话问的,要是认识还用一惊一乍吗,曾志平小声地说道:“我不认识他,但我听说过他,这个文穆杨可了不得,年纪轻轻就成了董书记眼中的红人,要认识他可就好了。”
战得宁一指董学升,“这个董书记,还是县里的董书记?”
曾志平给了战得宁一拳,“明知故问,要是这个董书记我还不敢问他吗。”
文穆杨把他们俩的对话听的一清二楚,你不敢找我,那我找你,“来曾副主任,再让你来个大显身手,把这幅对联贴到你们文化站门口,然后你再写一幅。”
曾志平一听文穆杨招呼自己,也没考虑谁的文化站门口,一扒拉战得宁来到文穆杨面前,“你好文组长,有什么指示?”
曾志平长得很文静,一身中山装,戴个眼镜像个老师,文穆杨拔下他胸前的钢笔,拉过他的手掌,“曾副主任,大门口换上这副对联,但要保持长久常新。”
文穆杨在他手掌上写下了新的对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谋发展,国兴家兴事业大兴建小康,写完了还在他手掌上吹了吹,“曾副主任,这几天别洗手,自然风干就印上了,哈哈。”
曾志平正望着手掌上刚劲挺拔的正楷字发呆呢,党政办主任过来招呼文穆杨,“文组长,董书记问你什么时候开见面会?”
文穆杨表都没看直接说道,“半个小时之后。”(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