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4章 人生,人神(1 / 1)

诡三国 马月猴年 1539 字 2小时前

或许很多事情,就像是『五德终始说』一样,又或是比如『天人感应说』,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创作者也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可以一用,就搞出来用了用,但是没想到用了之后就难以收场,甚至是影响深远。就像是当年搞了一个Большаячистка的大胡子,也想不到他这样做也导致了整个社会人心惶恐,使得小胡子入侵的时候很多将军元帅唯唯诺诺,在没有统帅部的确切命令之前甚至什么都不敢做,以至于小胡子可以轻松的一穿三,大杀超神。斐潜现在和左慈琢磨出来的新道教呢,就是为了弥补这些前人留下来的大坑,虽然不见得可以完全弥补,但是至少尽可能的去完善。这个坑,叫做垄断。当一个行业,或是一个社会,出现垄断的时候,都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或许还有些人以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不会产生自然的垄断,甚至以为是自然产生的垄断企业是没有危害的……当然,如果通过公权力获取的垄断企业,垄断阶级更为可怕,但是不代表自然竞争后的垄断阶级就是善良的。无论垄断阶级在获取垄断地位的时候,整个过程和手段都是多么的清白无暇,哪怕是完完全全的依靠自然市场产生,依靠自我奋斗成长,但是在坐上了垄断的位置之后,必然本能的会利用各种权利,产生巨大的危害性。尤其是资本和权利的结合。垄断之所以不容易被自然的瓦解,是因为垄断公司给自己伫立了一系列的技术专利、规模以及人才上的壁垒。资本追逐的最终目的就是垄断,在没有市场干预的情况下,各个行业都有天然的垄断的倾向,这是必然的,也是资本发展的必经之路。垄断的危害根本不是什么获得垄断地位后提高产品价格、降低服务质量这种在某些程度上属于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是在获得垄断地位后就会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散发出自己的影响,进而控制政府、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当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被一个私人公司牢牢掌握,这就是垄断公司的高级形态,也是这些垄断企业最终的梦想。而在汉代,各地的诸侯就像是在大汉这个市场上的企业,每个人都想成为这个市场上的垄断者,这是所有人的追求,不管是他们有没有意识到,都是这么做的。包括斐潜。如果说现在斐潜表示自己不干了,要回家抱孩子,信不信当场就有一帮子人哭着喊着,撞死在堂前?甚至横生取代之心,不把斐潜搞死不罢休?这是利益,这也是人性。不光是诸侯,皇帝,还有之前的儒家,道家,法家等等,都是如此。这些人都自动自发的追求着垄断的地位,然后抢到了位置之后,便开始一方面控制人才,建立技术壁垒,一方面对竞争对手持续打压,甚至逼迫其离开市场,地方豪强通过控制土地,形成垄断,欺压剥削农户,也极度渴望着扩大自己的土地规模,甚至是遍布全国的范围,因此才会在丰收的时候愁眉苦脸,在灾年的时候兴奋莫名,因为自耕农只有在灾害发生的时候才会不得已的出售自家的田亩。士族世家通过经书来垄断官场,设立宽大的护城河,吸纳人才形成壁垒,甚至和权利联姻,打压竞争对手,而不管对手具体做的事情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那么既然人心,人性如此,是不是完全不可改变?不可控制?并不是。最简单四个字,『杀人者死』。这是最后的底线,也是整个人类社会还能正常运行的基础,如果有人可以毫无规则,毫无约束的杀人,那么最终整个社会就会崩溃。不管是封建王朝,还是什么其他形态的社会都是如此。在『杀人者死』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那些基础的社会规则,就是律法。在斐潜之前,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道家,儒家,法家等等人,是没有任何律法来规范的,也就是等同于他们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周礼崩坏,各国又有各国的制度,都不相同,导致这些人也不用遵守什么,甚至可以拿旁人的写的经文说是自己的,觉得对手太强说不过干脆就想办法从肉体上消灭掉,就算是对方退场了也要千里送一程……很有意思的是,这些人自己也知道这样做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可是就觉得不这样做不行,所以也就咬牙去做,甚至做得更毒辣,更残忍,这也是很多封建王朝掌权的人一定要死死捏住权柄,直至咽气的那一刻才罢休的原因。而现在,斐潜给儒家制定的规矩就是教化。不垄断的教化。学宫之中的学子要么通过考场进入官场,要么通过教化使进入官场,唯一不需要考试,只是凭借经文造诣而不需要其他能力,就能担任的职位,只有学宫博士。在加上青龙寺大论,通过司马徽郑玄等人,提出『求真求正』之说,再次规范儒家经文具体范围,引用和延伸的规则,同时散发免费经书和传授句读方法,让儒家回归本源……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规则总是会产生各种变化,有些可能是时代的演变,也有些可能是人为的增加或是破坏,但是既然要将整个大汉王朝所有的人形成合力,那么就不可能让某一方的实力过于膨胀,肆无忌惮的去侵吞其他人的利益,因此设立一些必要的规则规定,也是当下司马徽和郑玄,甚至在荆襄的庞德公所共同认可的事情。那么现在,轮到了道家了。道家更有些意思。道家什么都有,甚至连生孩子的事情都公然宣称有些手段,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反倒是搞不过明面上宣称有节律,但是实际上还是会偷偷摸摸生孩子的佛家。既然什么都有,又什么都不清楚,那么至少在一个事情上,道家需要做得更好,甚至成为道家的专长,也就是宗教本身的事务。有时候斐潜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个至少自由发展了四五百年的本土宗教企业,然后竟然打不过起初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的外企,这应该说是外企的企业文化太完善了,还是说这些本土宗教企业的管理层太自由散漫了?该不会是炼丹生小孩这些事情,彻底败坏了道家的名声吧?道教就像是一个硕大的企业,结果投资项目太多,而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亏本经营,最后也就自然是败光了,连老本行都守不住了。所以,现在道教中人和谶纬主流坐到了一起,共同合作,建立新的营销模式。『五方上帝,以炁为存,以德为基……』云逸缓缓的说道,『五德终始,皆如是也。有物混成,天地而生,元炁演化,五方为聚,固有五行,以生五帝。此乃合阴阳之理,明事务之道也。』种劼和韦段对视了一眼,都不由得点了点头,接受了云逸这样的说词。因为这样的解释,从逻辑上是可以说得通,也符合大汉当下普通百姓的认知。五行对应五帝,然后天下事物都在五行之中,加上阴阳变化,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宗教世界观了。基本盘没什么错误,接下来就是在基本盘面上矗立什么架构,来改变原本有暴力倾向的『五德终始说』1.01版本和有些bug的『天人感应说』4.04版本……『炁乃先天之灵,万物诞而携之,散于长也,炁尽则亡……』云逸继续补充新道教规则的第二条。这就解释了人类和其他生灵的生老病死问题,有的生病,有的没病,有的早夭,有的晚死的原因,简单易懂,直截了当。其余三人思索了一下,点头认可。『先天之炁,各自有定数,然德补续之……』第三条。宗教的基础向善理论。当然,也会因此演化出什么『采补』、『吸血』之类的东西出来也是在所难免,不过大体上规劝信众向善积德,是一个宗教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否则迟早都会出问题。『先天之炁,后天之德……』谯并略有所思的喃喃重复着。云逸点了点头。原本道家也有先天后天之说,也有一炁化三清等等,但是比较含糊,也没有能够具体规范起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搞什么『道可道非常道』,让人莫名其妙云里雾里,不利于宗教推广。宗教想要推广,就必须简单直接。太过于复杂的体系,其实很不利于复制和黏贴。现在如果采用新道教的理论,那么先天的『炁』就是各个人的不同的起点,至于成长走得如何,则是靠后天积累的『德』。这样的说法不仅仅是可以满足士族世家的需求,也可以适应普通百姓的精神渴望。新道教甚至还有一定的麻痹稳定,消除社会阶级矛盾的作用。毕竟现在依旧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技术不可能提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