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平阳养猪职业大户(1 / 1)

诡三国 马月猴年 1570 字 4小时前

粮草啊……这个时间要是有马铃薯就好了。斐潜有些郁闷。这玩意虽然在后世满大街都是,不管那个超市肯定都有,就算是没有新鲜的,也有各种用马铃薯制作而成的产品,但是在现在,这个玩意比黄金还要稀罕。根本就想见都见不到,这个时间阶段上,马铃薯应该还在美洲印第安人手里扔来扔去吧……还有番薯。应该也还是在美洲。斐潜充满恶意的想着,是不是美洲的这些土著因为有了这两样高产的粮食物种,所以也就没有多少的进取心,导致到了后期遭遇到了饿疯了的欧洲土著一顿收拾,毕竟衣食无忧了也就自然消磨掉了四处征讨的心思。现在这个欧亚大陆,还有那个是高产物种呢?似乎没有了。汉代的食物已经是很周全了,基本上后世大半的食物都有,或多或少而已。怎样才能在贫瘠的土地上获取更多的粮食,这是一个大问题,而斐潜就像是一个贪婪的老地主,琢磨着如何能多刨一些地皮……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当然,在上党的令狐氏,还有太原的王氏温氏等等一帮士族,挖一挖他们的老底子,估计还是能搞一批出来的,但是这个并非长久之计。除非斐潜这一辈子还想要和士族做各种艰苦卓绝的斗争,否则这第一步,就要率先走出去,在这个粮草来源上,不能太过于依靠士族。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自古以来,莫不如是。汉朝看起来似乎是外戚和宦官轮流秉政,但是政治版图永远是三分天下,还有一部分是所谓的清流,也就是士族。到了现在,斐潜身处于其中,才更为清楚的知道,后世的时候,汉代的很多事情已经被历史的尘埃掩盖得模糊不清了,所以才有很多人认为在魏晋之时士族才是巅峰时期,所谓的魏晋门阀影响深远,一直绵延到隋唐,甚至后世。这个论点,一半对一半错。士族在汉代现在,已经尾大不掉了,如果将魏晋看成士族走向巅峰的标志,那么汉代现阶段至少已经是走了四分之三的高度了。也有一些崇尚暴力的绅士说,士族算什么,提着刀子上去,要么吃刀板面,要么吃刀削面,那些手无寸铁的士族还不得乖乖听话?可是只有真正了解了汉代的历史之后,才能深刻的理解在后世历史上那些很不合常理的事件……为什么四世三公的袁绍能兵不血刃得到冀州?为什么曹操早年的好朋友生死之交张邈会和陈宫迎接吕布而背叛曹操?为什么郭嘉在没有和孙策有任何接触之下,就判断孙策活不长?为什么孙权屠杀张顾朱陆四家,最后还回头和缩头乌龟一般的陆逊结亲?为什么曹操要反复找司马懿出仕,但是让司马出仕了之后又始终不肯将其重用?为什么杨彪都已经被许多人收拾了,已经是退居二线了,但是曹操依旧认为杨修必须死,而且还只能用军法行事?为什么,这许多为什么之下,浓浓的历史尘埃之下的就是翻涌这的士族世家势力的滚滚巨浪。三四百年的时间,已经将士族世家培养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并不是只是在魏晋才咣当一声坠地的,虽然九品中正制是曹操后期才提出来的,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意味着曹操已经是完全向士族世家妥协,彻头彻尾的抛弃了他原本的招贤令,废弃了唯才是举的制度,来换取曹氏能够取代刘氏,登上皇帝之位。还有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名言,难道就是曹操为了试探而已?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甚至是孙权,其实三个人,一辈子都是在和士族相爱相杀,但是曹操和刘备有些相似,都有平定乱世的志向,都遇到过这样那样的挫折,都一样一次次的在逆境当中求生存,所以曹操的话,至少有一般是真心的。士族的自私自利,掩盖在彬彬有礼之下,当年斐潜在鹿山木屋的时候,就这个士族的问题和庞统徐庶几人探讨过。在这个阶段,离不开士族,但是绝对不能太过于依靠士族,一旦和士族牵扯太强,太过,再想转身就难了,就像是曹操当时如果一路胜,从北打到南,然后赤壁之战一战而定,说不定曹操那些唯才是举的方针和策略,真的能够维持到后面……但是历史并没有这样走,刘备颠沛流离不改其志,曹操经历无数阴谋和背叛,孙策最终倒在了满是阴谋和龌龊的门阀铁幕之前,孙权用腌臜掩埋了自己的仇恨和理想……斐潜不想走这样的道路,所以必须走他自己的路。而这条路,斐潜才迈出去一点点。第一步,踩在胡人教化上……这第二步,就必须踩在钱粮来源上……平阳之地,算是钱粮在自己手中,也支持自己南征北讨,但是一城之地毕竟有限,扩大之后,仅仅依靠平阳一地,就不能够维持住整个局面的开支了。阴山之地,想要像平阳一样,成为产量颇丰的地区,一个是要等人,一个还要等地,长满了青草的地,虽然肥沃,但是庄稼和残留的草种还是争抢不过的,必须要深耕两三年,将地中的那些杂草完全清理干净之后,产量才会真正上来。所以,现在必须要有额外的来源,否则自己现在就只能按兵不动,节省开支,否则等真有大事发生的时候,连兵粮都抽不出来,队伍不能开拨,那就就成了天大的笑话。然而现在如何获取新的粮草资源呢?斐潜不由得站起身,在厅堂之内转着圈子,走着走着,忽然之间看到在桌案之上摆放的物品,忽然心中一动,不由得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哎呀,其实还是自己有些思维固化了,其实换一个角度,也还是可以的么……………………………………“禀将军,白石羌的统领来了……”斐潜的亲卫,在堂外禀报道斐潜站了起来,迎到堂外,一眼就看见羌人豪帅里那古的头顶上白色的大包头。话说后世陕北的白毛巾包头,是不是因为羌人这个习惯而流传开来的?“老朋友,好久不见啦……”斐潜笑着,向着里那古招呼道。“尊敬的将军,是的,是好久不见了……”里那古抚胸为礼,向着斐潜弯了弯腰。此一时彼一时,斐潜现在已经和初到并北的时候大不一样了,虽然说斐潜和羌人的关系一向以来都还是不错,但是并不意味着羌人豪帅里那古就可以依旧像是之前那样比较随意的对待斐潜。“来来,请坐。”斐潜请里那古进厅堂内就坐,便吩咐上一些茶汤干果点心之类。等侍从们流水一般的上来,又流水一般的退下之后,斐潜笑呵呵的便请里那古喝茶吃点心。里那古多少是有些摸不着头脑,骤然接到了斐潜的邀请,从归德附近赶了过来,也不清楚斐潜到底打着什么主意,不过既然来了,也就只有等着斐潜揭开底牌了。不过很快里那古就被桌案之上的这些精美的点心吸引住了……斐潜从桌案上的豆器之内,随意指了指一种糕点,向里那古说道:“这个是酥油糕,原料么,跟你们差不多,不过么,做法不太一样,所以味道还算是不错,白石豪帅不如尝一尝?”“好,好……”里那古看着精致小巧的糕点,不由得用手指头轻轻的捏了一块,似乎是生怕用的气力大了,便将这个糕点给捏碎了一般。这个酥油糕,金灿灿的倒是十分的养眼,闻起来有一股甜香,明显是加了糖的,而在汉代这个年头,有点糖其实也不容易。后世的大多数农作物,在汉代已经被老祖宗们开发得差不多了,像什么粟、黍、稻、麦、菽、粱等等,基本上市面上都已经是很常见了。而利用这些作为原材料,制作出来的食物也是多种多样。而水果则是更多了,桃、杏、李、梨、枣、桂圆、荔枝、橙、桔、柚、柿子、杨梅、梅、石榴等等,斐潜都有见过。吃的品种和丰富的样式,其实在汉代并不差。里那古将酥油糕放到嘴中,顿时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称赞。但凡是人类,似乎天生下来就喜欢油脂多一些的,糖分高一点的,这个似乎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东西,就连两三岁的小孩子,都对于甜食无法抗拒,更不用说加了油脂之后,更加了几分的香气。草原上的胡人,活动量其实都不小,加上又因为地理都是偏于寒冷,所以大多数都喜欢一些味道浓厚的,而这个酥油糕正好就是如此。里那古点着头,吧砸着嘴,有些疑惑的说道:“将军,这个味道……这个,似乎……”里那古有些疑惑,因为这个酥油糕内的味道很香,但是既不是羊油的味道,也不像是牛油的味道。斐潜呵呵一笑,说道:“……呵呵,豪帅喜欢就好……也就是手续上面有些特别罢了……”说到了正事,里那古立刻放下了酥油糕,微微将身躯前倾,听着斐潜准备说一些什么。“……其实啊,今天请白石兄弟来,有两件事情……第一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