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代理人战争
马塞尔城堡地势险要,三条河流汇集在此处,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城墙依河流修筑,墙壁厚实坚固,只有一面城墙需要派遣重兵防守。
这座城堡是马塞尔公爵领首府,驻扎了贵族联军六万人左右。城中储备的粮食超过十万吨,足够六万守军吃两三年功夫。
最关键的一点,城头之上安装了秘密武器。马塞尔公爵从哈兰德王国购买的六门魔晶大炮,已经安装在需要重兵防守的城头。
为了更好发挥魔晶大炮的威力,哈兰德王国提供了优秀的后勤服务。
李察从一个炮兵大队中抽调了四名军官,八名士官帮助马塞尔公爵培训人员。这批人炮兵部队精挑细选,每一个都是连队骨干。为首的狄拉克已经提升到了少校军衔,提拔到大队长阶层近在眼前了。
战争爆发之时,哈兰德王国的教官已经无法撤走。
况且进入德隆王国之时,十二名教官也接受过情报部门培训,清楚自己需要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代替马塞尔公爵领战斗。
战斗爆发之时,教官小队队长狄拉克非常果断的接过了指挥权,指挥魔晶大炮作战。
炮兵的指挥需要大量抛物线计算,对军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哈兰德法师协会三十年前就掌握了这种知识,捅穿了窗户纸,没有太高的难度。但是对德隆王国这样的国家来说,计算炮弹的落点,仿佛神迹一样,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
测算抛物线,还需要考虑空气摩擦力、风速等变量,需要先测出重力加速度。想要测出重力加速度,在物理学上也要有些基础。
狄拉克尽管身体天赋一般,三十多岁的年纪还没有晋升职业者,但是在学习上非常有天赋。读书时他很轻松考上了高中,然后被炮兵部队招募。尽管他身体素质一般,自身战斗力不强,但是依靠优秀的头脑,已经提升到了少校军官,担任炮兵中队长。
依照李察处置官员严厉程度,官僚们也不敢不顾前途,放宽政审的尺度,招收来历不明的人进入。
其实从李察晋升公爵开始,格兰特王国的贵族,就派遣了不少人进入哈兰德领地学校学习,想要偷学哈兰德领先进的知识。
这一次还被上级部门挑选出来,担任驻外教官小队队长,执行秘密任务。
但是哈兰德领有政审,保密制度,外来的人很难入学读书。
毕竟以哈兰德王国的情况,只有考入高中,才会涉及弹道学的计算。
此外情报部门还在学校中安插了不少间谍,这一点教育系统的官僚也非常清楚。
晨曦位面是超凡位面,拥有超凡力量,阶级固化异常的严重,社会风气非常保守。李察兴办教育三十年,附近的国家、领主都没有人愿意效仿。
毕竟对贵族来说,垄断知识才是本能,传播知识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见安东王国带兵突袭,狄拉克果断的命令炮兵开火,有魔法热气球校准,仅仅发射了三轮炮弹,就直接命中了安东国王所在的军阵。
马塞尔公爵的军官指望不上,狄拉克只好带着哈兰德王国的教官亲自出手。
但是德隆王国没有重视学者的传统,仅有凤毛麟角的贵族掌握了一点数学基础。就算哈兰德王国的教官竭力传授,国内连掌握高等数学知识的人才储备都没有。
小学、初中还稍微好一些,因为教授的知识不敏感,可以通过拉关系、走门路进入,高中、中专等学校李察都重点盯着,经常会派遣中高阶法师下去督查,偶尔有搞招生腐败的,也很难躲过巡查法师的真言术。
而哈兰德领的高中生,实际上都在情报部门名单之内,大部分都安排在军队、政府、科研院所等部门,轻易不让离开领地,同外界也没有交流。
安东国王想要学习李察变革,也在国内引发了残酷的内斗。
从李察经营领地开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哈兰德王国已经培养出几千名高中生,能计算弹道,担任炮兵指挥官的人不算稀有了。
晨曦位面的魔法学术界,对这种新知识还没有接触。
马塞尔公爵花大价钱招募,勉强只有一个数学基础好的贵族能达到要求,但是想要真正指挥好炮兵,还需要补充数学基础。
尽管李察三十年前就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测算出重力加速度,但是依靠严酷的保密制度,关键的知识并没有对外泄露。
爆裂的弹片四射飞舞,顷刻间功夫就扫倒了十余人。炮弹爆炸的威力,已经超过了三环魔法火球术。
一个普通三环魔法师,一次战斗最多释放四五个火球术。而一门魔晶大炮,只要炮弹充足,一次战斗可以发射几百发炮弹。
一个炮兵中队,火力投射强度,比一个三百人的法师团都远远超出了。
在狄拉克的指挥下,六门魔晶大炮不断的发射,每一分钟都要射出三轮左右。
短短的十几分钟功夫,狄拉克已经将几百发炮弹倾泻而出。
魔晶大炮再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瞬间就让德隆王国军队惊慌失措,过去几年,德隆王国的军队面对这种新式武器,可是吃了很大的苦头。
十几分钟的炮击,百分之六十都命中了德隆王国军阵,直接打垮了四个步兵大队,给中央禁卫军造成的伤亡大约两千人左右。
连城墙都没有摸到,死伤就超过了两千人。这种不利的局面,让德隆王国的军队士气变的非常低落,勉强靠近了城墙,又被城头弓弩、炼金炸弹大量杀伤。
混在攻城部队中的魔法师,也在这次失败的战斗中死伤了二十多人左右。
无奈之下,安东王国只好从魔晶大炮射程中撤出。
魔晶大炮威力虽然强大,在战斗中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消耗也非常严重,不仅需要消耗魔晶,打一发炮弹就需要支付二十名农奴。
在这种关键的时候,马塞尔公爵毫不顾忌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