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2.评析五部电影,讲一道命运的三选题(上)(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泓烧鸭影视与动画评论类文章合集 ”查找最新章节!

【本文创作并发表于2020年8月,为旧稿搬运,不代表本人真实水平】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rage,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前言

我是泓烧鸭。

以上诗文,节选自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创作于20世纪中期的诗歌《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表达了诗人对于死神将可爱的人们带离这个世界的愤怒,即“怒斥光明的消逝”。

这是狄兰·托马斯写给他病危中的父亲的。

而相信屏幕前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从那部2014年上映的、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科幻巨制《星际穿越》初次接触到这首诗的。

这部电影是公认的神作,在哔哩哔哩上的评分高达9.9分,基本上已与满分无异。电影本身光是剧情内容,就已经十分晦涩难懂。然而诺兰导演又在已经足令人不解的故事中插入、并反复吟诵了多遍这首诗,这又是何意呢?

我们若想知道这首诗到底想表达些什么,也许只能通过询问托马斯本人,或是他亲自留下来的解释类资料,或许才可知晓。

诺兰导演为什么这么做,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正确的答案。

不过创作这方面,永远都是主观的。

我们每个人看待不同的作品,也有我们各自迥异的、对诗歌与电影的理解方式。

今天我鸭某人的这篇影评文章,就跳脱出了自己的模式,不同以往,超脱极限,要一次评析五部电影。不过我本事不高,还做不到把这里的每一部片子都深挖细掘,尤其是《星际穿越》当中那一串接一串的物理学术语……

我只能、也只想通过对几部电影的理解,表达一些我自己的观念。

简单来说,如题所述,我将简单评论五部电影,讲一道由“命运”向我们摆出的三选题。

而这三个命运的选项,便正是:

家,爱,梦想。

它们三个,可以是一种情怀,或是一种追求,亦或是一种状态。但更多时候,它们呈现在大部分人面前时,却都是一个选择,一道残忍的选择题。

很多人在他们的一生中,都需要做这道题。

尤其对于我们这些,离开校园、初步走入社会,开始真正抉择命运的年轻人们(虽然我还没有)而言,则更加是。

这个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选择了之后,也没有对错之分。

有些人可以做到将三个都兼顾包揽,有些人只能当成单选题来做,而最不幸者,则是连选择的机会也没有……

这也是这道三选题当中,最为残酷的部分。

总之接下来,我便将通过对五部电影的评论与理解,来向大家阐述我对这道三选题的理解与看法了。

至于是哪五部电影,往下看,同学们就会明白了。

大约是半月前,因疫情而封闭停工、超过半年之久的各大电影院,终于在全国各地纷纷开工。

作为一名热爱电影的前编导专业学生,我在第一时间就闯入其中,一连看了数日的电影。尽管只是重映一些早已上映过的旧片子,却也无法阻拦我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对影厅效果的追求。

我鸭某人自从疫情以来,没有在如此大的屏幕、如此震撼的声响效果、如此精致的观影体验下看电影,已经超过半年之久了。

当然,也正因连续多日的、对一些旧片的重新回顾,使得我对它们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正是这些思考,促成了今天这篇文章的诞生。

对于往日看过的、或近日重温的许多电影,他们在我的脑海当中糅合翻搅,使我在不知不觉间,开始察觉到它们当中的一些“共性”。

抑或可以说,其实只要是有人的,有角色情感的电影,都可以从中提炼出对这个三选题的思考而来。

而我今天,只是刚好从自己的阅片经历中、挑出了五部来讲而已:

也就是,什么是爱?什么是梦想?什么又是家?

为了不在开篇就过于跑题,我就把这些理解和我的答案放到最后,在归纳总结时再说,开篇就先从对这五部电影的评述开始吧。

而由于是一次讲五部,所以这篇文章,已经比我鸭某人以往的所有影评文章都要长,打破了我个人创作影评文章长度的纪录……

所以,也请屏幕前的读者们,做好准备。

1/5:《阳光小美女》

我有一个梦想,请问我的“家人”们,可以支持我吗?

说到梦想,就不得不先从这部我前段时间早已看了,却一直忙于小说更新、而致无暇新开一篇来专门评析的这部家庭喜剧——《阳光小美女》开始了。

《阳光小美女》是一部2006年于美国上映的、由乔纳森·戴顿与维莱利·法瑞斯共同执导的家庭喜剧电影,讲述了小女孩奥利弗前往加州参加选秀比赛、而全家人都陪同的,一路上发生的许多有趣的经历的故事。

该片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2项获奖与2项提名,其中还包括饰演女主奥利弗的小童星阿比吉尔·布莱斯林获得的最佳女配提名(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提名女配,明明她是女主)。

相信很多同学,对这部电影都很陌生,其实我也一样,甚至说实话,对于这部电影从导演到演员,全体制作人员,我都没有一个名字是看之前听说过的。

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刻板印象”或“粉丝情怀”的现象发生,全员陌生的名单,就可以让观众们无论是在看之前还是看之后、对它的评价都更为接近于中肯,而非受情感所影响(比如欠星爷的电影票、六老师永远的下半年这种)。

而即便如此,我看完这部电影后,也仍然觉得是一部优秀的佳片。

它讲述的就是一个小女孩天真无邪的追梦历程,然后电影当中的每个人,又在梦与家之间,做出了彼此的选择的故事。

置身事外的观众,或许能被其博得一笑。

而感同身受的人,或许看着这个故事,看着故事中每个角色所讲述的现实当中的每种人,或许笑着笑着,眼泪就出来了。

那既然这部电影如此冷门,又不曾出现在那些编导专业的诸多“标准教材”里反复提到的佳片中,我又是如何了解到的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我去年写的一篇文章、评论到的一部电影《记住》了。

而电影原片带给我的震撼我,也确如我所说的一样。可当真是应了那句网络上多用于玩笑、现实中当真说出来却着实心酸无比的名句:

笑着笑着,就哭了。

回归正题,让我们继续来说《阳光小美女》这部电影本身。

为什么整个演职员表都不够出名的它,却能在奥斯卡揽获大奖?为什么说看完它,我或者某些观众会“笑着笑着就哭了”呢?为什么在分段的标题上,我要对“家人”二字打上引号强调呢?

这一切,自然得从这部电影的核心、也就是它的故事剧情,开始讲起。

为什么给家人打引号,其实含义颇多,而最直白的一层,意思就是这一家六口,其实并非是纯粹的“一家人”,而是混搭重组起来的。

最像我的是那个父亲理查德(右一),本身无业,靠着对自己一套“成功九步走”理论而推出了一系列创作,还整日喋喋不休地重复、不停地开讲座。

令人十分厌烦,就很像我吧?

再加上他在故事里还被出版商玩弄,那可实在是太像我了,我太有共鸣了。

母亲雪莉忙着做个贤妻良母,一心维持家庭和谐,但一家六口的生活重担皆由她一人挑起,她所承受的压力可说是无法想象。

舅舅弗兰克(左二),是这个家中看似飞得最高、实则摔得最惨的人。与周边一圈“凡人”们不同,弗兰克是著名的心理学教授,而且是全美最成功的普鲁斯特学者。但却因喜欢上自己的学生、示爱遭拒,应得的奖项又在此时被情敌所夺走,接受不了打击的他选择了自杀。

然后就也像我一样,就连自杀也失败了。

最后,他就失去了工作,在故事的开头,由姐姐雪莉去到医院将他接回了家。

哥哥德维恩,倒是一位最纯粹的追梦人,比之周边一圈的其他人都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他梦想考上空军学校,为此甚至发下哑誓,不达目的就不说话,平时的交流只用点头、摇头、手势,以及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与笔代替。

在电影开始时,他居然已坚持了九个月。

而他的惨法,就惨在名为“命运”的阿公阻止了他:梦想是空军的他,却偏偏是一名红绿色盲(这个在故事中后期才揭晓)。

他也在那时知道真相的时候,精神瞬间便崩溃了。

就好比梦想当作家的我,忽然某一天发病倒地,摔到哪不好,偏把十根手指都摔断了、自此再也无法打字一样的,那种可以想象得到的崩溃。

而这个爷爷,则让我想起了一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了美国的青年运动文化现象,即“嬉皮士”运动。从时间线上推算看来,故事里的这位爷爷很可能就是位嬉皮士运动的亲身经历者,即使已经时移世易,却仍然在追寻着那份虚无的自由;

不错,与当时大部分的嬉皮士完全符合的是,这位爷爷被塑造为了一个吸毒、滥交,风流不拘、放荡不羁的形象。他从养老院被驱逐回家的原因,也是在养老院里吸毒。

尽管在今人眼里看来,嬉皮士运动已经是一场荒诞无比的闹剧,但在当年那批数之不尽的年轻人当中,或许总有那么一些,内心只是纯粹的逃离桎梏、追寻自由而已。

也许在场没有一个人能理解这位爷爷,能如他一般,仍在坚持着、怀念着那份已过去将近半个世纪的青春。

所以在外人眼里,他只剩下了一个怪老头的躯壳。

或许他的灵魂,已经随着嬉皮士运动的消散一起死亡了。

这重组起来的六人家庭,每个都无法理解对方,都不愿倾听对方的问题。再加上每个人都因各有各的故事而性格怪异,这就导致了争吵与不和总是在一家六口的餐桌上发生。

只有那个天真无邪的女主角、小女孩奥利弗,是能将六个人联系起来的纽带,是能让他们停息战火、放下争执的小天使。

为了节省篇幅,不使这篇文章真的长到夸张,我就不再赘述、赏析电影中的剧情部分了。接下来还要评的四部电影也是,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来看。

而看过的,重温一遍也好。

在《阳光小美女》这一部全家人陪小女儿追梦的影片里,从启程上路,到比赛结束,整个故事的时间都在短短的三天之内。

而在这三天内,这一家的五口人都因为这一次陪同奥利弗的旅行,而经历了一番从身体到心灵的洗涤甚至解脱,开放了他们的内心,让不止是一个小美女、而是全家人,都走向了那道阳光。

或者说奥利弗,就是他们的阳光。

这才是片名“阳光小美女”除了选秀比赛的名称外,第二层的含义。

俗话说,真正的悲剧,是摧毁一个喜剧。

俗话也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在电影的结局,虽然全家人都解开了心结,都从此变得融洽了起来。但仍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他们最终选择了“家”,而失去了“梦想”。

爸爸理查德不再执着于自己的著作,妈妈雪莉不必再为全家人而操劳担心。

舅舅弗兰克放下过去对情的执念,哥哥德维恩也看开来,不再抱有对空军学校的执念。

最夸张的还得数爷爷,虽然这一生他应该已经不羁放纵爱自由,剩下的爱都寄托在子女与孙辈之上了。但仍然在第一晚就在旅馆的厕所里吸毒过量,脑海中的最后一刻、可能仍反复回播起年轻时嬉皮士的身影,回忆着自己的青春,步入了天国。

最后,挺着个小肚腩的奥利弗,虽是在一众浓妆艳抹的女孩当中、最不加修饰、看似最没有胜算的那个乡村小女孩,可她跳起爷爷教她的脱衣舞时,也仍然点燃了整个会场。

也许天上的爷爷已经看到了她的纵情舞蹈,看到了天真的她向着梦想迈进吧。

也许脱衣舞在所有成年人那戴了黄色眼镜的眼里,都令他们产生了污秽的遐想。在奥利弗眼里,却不过是只有是爷爷的教导,自己的认真、坚持与努力。

尽管最后,奥利弗因为破坏了比赛规矩、和家人们一起把赛场闹得一团糟,而导致被警方下令,此后再也不能在该州参加任何选秀比赛。

可是那又如何呢?

我奥利弗也许输了这群满眼媚俗之人所举办的比赛,可我赢了我自己,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阳光小美女”。我为我的家人们带来了阳光,我化解了他们的矛盾,我让他们从此放下了成见、从此作为了和睦的一家人。

谁才是阳光小美女的胜者,已经不言而喻。

2/5:《寻梦环游记》

当“家”与“梦想”发生了冲突时,我们该如何抉择?

《寻梦环游记》是一部上映于2017年的,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并与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动画长片,讲述了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因故去到了五彩斑斓的亡灵世界,从而开启了一段奇妙冒险旅程的故事。

在上映后的次年,《寻梦环游记》一度揽获了包括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等11方评奖协会在内的最佳动画奖奖杯,成为了那两年当之无愧的动画区王者。

而这一部片子相比于刚才,想必大家也能熟悉许多。

对于皮克斯与迪士尼,即便不是它们的粉丝,但任何一位只要稍微有在关注着些它们动态的同学们而言,一定在当年上映之时就已经去影院看过了。甚至就算对它们毫不关心,也一定在那时候听说过它,或者在朋友圈炒得火热的时候,受到影响而去一探究竟了。

只因这部动画,也确实是配得上它那11座最佳动画奖杯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