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你也没问我呀(1 / 2)

鉴宝生财 静湖竹筏 1161 字 2022-12-09

曾毅一眼就瞧出了那柜子内的东西是什么,那玩意叫玉覆面。

我们的祖先赋予玉石许多美德,认为玉石具有各种奇特的性能,其中最神异的一项是能使尸体保持鲜活状态,久存不腐。贵族社会中流行的玉敛葬,便是这一观念的产物。

玉质丧葬面具,又叫“玉覆面”,有缀玉面罩和整玉面具两种,流行于中国西周至汉代和古代玛雅。

根据《仪礼?士丧礼》的记载,在先秦的丧葬仪式中,要用丝织品制成的“冥目”(也称为“覆面”)和“掩”(也叫“裹首”)来包裹死者的头脸部位。

缀玉面罩较常见,大都由碎玉或废玉加工制成,中国早在西周时就有缀玉面罩,后来东周时又有玉衣。

古人曾认为玉可以防止灵魂出壳,可以保证尸体不腐烂,正是缘于这种说法,西周时期,一种特殊的丧葬用玉―――玉覆面出现了。

它用各种玉料对应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征制成饰片,缀饰于纺织品上,用于殓葬时覆盖在死者面部。

当然,这种奢华的丧葬品仅出现于贵族墓葬中。

玉覆面在两周盛行一时,发展到汉代成为备受世人瞩目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等等,即用玉密密地包裹死者全身,这标志着丧葬玉发展到巅峰。

西周时除保留众多的传统玉器品类外,亦出现一些新兴的玉器品种,主要的有成组佩玉器和专供死者埋葬用的玉面罩。

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体面部大小形态缝缀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专门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并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数量不等,各呈扁平形,边角有穿孔供缝缀用,使用时凡有饰纹部分皆朝死者面部。

这玉属于土玉,乃是随葬品,而且还是直接作用在死人面部的,一般像民间收藏家是不会把他摆明面上展览的,因为怕沾了晦气。

至于大型博物馆,因为摒弃了民间迷信一说,所以没有那么多忌讳,就摆明面上展览,再加上人流量巨大,人与人之间的阳气重,死死的压住了土玉上的阴气,所以才没闹出什么乱子来。

但是眼下不同,这玉面罩居然被摆明在明面上,而且看标注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作用,就那么摆着。

黄生财急忙过去招呼,掏出钥匙打开了柜子的钥匙,将土玉取出来给客人过目。

客人接过,仔细对光打量起来,询问道:“这玉是什么来历?”

黄生财一听询问来历,知道这桩买卖有戏,立马道:“这是东汉的玉石,你看着雕工多美。”

曾毅一听笑了,什么东汉的玉石,根本就是扯淡的东西,这东西应该是先秦的才对。

客人磨砂这土玉好一会儿,询问道:“东西怎么卖?”

“一块十万元。”

客人目光扫过柜子内,见有八块,道:“东西卖贵了吧,我就想买一块,八块实在是太多了。”

“怎么会呢,看看这东西都老,收藏价值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