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海惊异地打量着他:“原来你就是孟剑卿?当真是久仰大名!”随即转向李克己笑道:“李兄,孟校尉可是沈大人的得力干将,居然派他来请你,看来李兄一登龙门,果真是身价非凡呐!”
李克己微微笑了一下。
一般官民,听得锦衣衞有请,莫不心惊色变。文儒海看来却是满不在乎,李克己也十分平静。
也许是因为他们心中早有准备?
李克己从画舫上跳下小舟时,文儒海倒是很担心地叫他小心,别掉到水里去了。
他似乎很惊异于李克己轻捷的动作。
也许他知道的并不像孟剑卿想象中的那么多?
小舟向湖岸驶去。李克己站在船头,望着湖面出神。
孟剑卿从来没有这样近地观察过他。他开始有些明白为什么见多识广的文儒海会被李克己吸引。这个年轻进士的身上,有一种明如秋水的安静气象,令得接近他的人不知不觉中便因为感到安宁静谧而放松下来。
对于那些日日奔波、夜夜思量的人来说,这样的安宁,足以令他们如飞蛾投火般地扑近。
然而李克己还这样年轻,又是这样一帆风顺,他本不应有这种看透世事又心怀温情的人才会有的安宁静谧。
尤其是,孟剑卿感到自己有一刹那竟然觉得内疚——因为他得将李克己带到锦衣衞去审问。
孟剑卿陡然惊醒。
李克己身边弥漫的这种足以令他放松警惕、够他在这一刹那死上十次的安宁气氛,恐怕并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气质。
而很可能是某种旨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心灵修为。
他才刚重新凝定起心神、谨慎地重新开始观察李克己,李克己已经感觉到他的微妙变化,侧过头来看了他一眼。
他们的视线再次相接。
孟剑卿直视着李克己,微微一笑。
李克己心中的惊异显而易见。这名年轻的锦衣衞校尉,英气内敛,心志坚凝,如一柄在鞘之刀,这样坦然而镇定地面对着他,仿佛要看穿他心中的每一点思绪。
孟剑卿仍然能感到李克己的注视带来的压力,然而他也仍然能够维持表面上的镇定自若。李克己却似乎并不善于掩饰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抑或是没有想到过掩饰,甚至是不能掩饰?
他内心的波动反映到面上,已经很微弱,对于一般人,也许察觉不到;但对于孟剑卿训练有素的眼睛来说,已经足够借此推测到他此刻的感受。
小舟靠岸了。
岸上已停着一乘小轿。李克己乘轿,孟剑卿一行人策马随后。
拉开距离之后,孟剑卿感到那无形的压力消失,暗自吐了一口气。
他想李克己离开了他的观察与注视,是不是也会觉得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