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卢沟枪声(六)(1 / 2)

抗日之少年将军 飘逸 2652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113章 卢沟枪声(六)

林俊作为军迷,后世的时候来过一次卢沟桥瞻仰先烈们的事迹。在这里,整个旅游团的人,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在桥上默哀致敬,永定河卢沟桥上是飘散的香烟。

这是很多人没有香烛,点燃三颗香烟,祭奠牺牲在这里的抗日英雄。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明白,九一八开始,中国已经被侵略。可是长达六年的时间,国民政府没有对日本宣战,没有向日本提出领土要求,没有支持过抗战,让日本利用东北的工业和资源,不断的武装他们的军队。

没有卢沟桥战斗,国民政府还是不会下决心抗战。即使如此,在四一年之前,长达四年的时间,首都都被人家占领,中国政府仍然没有对日宣战,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林俊来的时候这里已经被高楼大厦包围,一个完全在现代化都市之中保留的一个地方。宛平城修复的时候,墙上保留了枪弹炮弹留下的痕迹。看着那深深的弹痕,能想到当年在这的激烈战斗。

今天的卢沟桥周围没有那么繁华,四周显得很是空旷。日军进攻失败,退回了出发阵地。青木直少佐整理部队,发现他在铁路桥伤亡的人数加上在卢沟桥伤亡的人数,再算上轻伤已经达到一个中队的数量,这让他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军队。

虽然重视一些,但是他毫不怀疑自己最后的胜利,大日本皇军是无敌的。根据判断,支那军伤亡将更加严重。只要增援的步兵和炮兵一到,他相信就会直逼城下,攻占宛平城。

丰台离这里不远,可是支那军的部队驻守长辛店,还得绕道过来,不过有两三个小时够用了。正好让士兵休息,向前面运送炮弹。

在远处的一个树林里,林俊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日军的攻击阵地,嘴角是轻蔑的冷笑。鬼子太狂妄了,这是中国的地界,他们没有全面占领这些地区,在四面都是中国军队的情况下,竟然没有后卫防御力量,真是太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放下望远镜,对桂秀娥点点头。

桂秀娥明白,立即下达作战命令。第一营在左侧,第二营在右侧,中间是别动队和谭登江的第八连。林俊要包围这个大队的鬼子,打一场歼灭战,震撼进攻的鬼子。

别人不知道,林俊知道,已经开战了,今后就是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对日本人是不用留手的,怎么狠怎么来。龙泉军上下接到的命令就是日本人不会投降,龙泉军也不需要俘虏,没有粮食喂狗。杀!

什么日内瓦公约,什么的国际法,在林俊这个愤青的眼里,就是擦屁股纸。他妈的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使用毒气弹,研制细菌武器,这些时候国际法在他妈哪里?不杀战俘,不虐待战俘,那是老子没抓到。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是林俊愤青思想的集中体现。

日军还是一个毛病,他们太大意了。中国军队的不抵抗,国民政府的软弱,让日军根本忽略了在中国战场上的危险。正面是二十九军坚守的卢沟桥阵地,远处是他们志在必得的宛平城。在日军的后面,没有中国军队。双方正在谈判,这样的情况下怎么会遭到攻击。

青木直少佐把进攻铁路桥的第9中队调回,那里有一个团在驻守,自己的兵力根本不能强攻。那就集中兵力攻占卢沟桥,一样可以逼近宛平城。那里的中国军队一旦知道卢沟桥被突破,估计立即就得后退。

这样的思想状态,让他在后面根本就没有预备防御力量。日军的进攻战特点,进攻部队的后面是炮兵大队和辎重兵中队。林俊的部队全部是迷彩服,利用地形和蒿草,整个部队向前潜伏靠近。根据桂秀娥下达的命令,部队一定靠近,就近攻击。迫击炮和重机枪向前跟进,取得最佳射击位置,争取一次摧毁日军防御。

左侧的王强已经紧张和兴奋的脸色泛红,指挥着他的营散开,在地上匍匐前进。右侧的陈锋也是一样,他要尽量靠近,怎么也不能输给王强。这一次要是先突破进去,那可得好好训他一番,总是在自己面前显示。

林俊的装备和战术都不适合远距离进攻战。越是近距离混战,对林俊的龙泉军越是有利,所以桂秀娥让部队尽力靠近再发动进攻。

夏荷不听劝告,直接随着别动队前进。她的前沿指挥绝对是前沿,几乎是跟着行动一样。谭登江有些不满,认为林俊瞧不起他,把他的第八连安排在别动队的后面。当行动开始,谭登江不能不服气,别动队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几乎是悄无声息的向日军阵地接近。

这样多的部队,想完全接近不被发现,还真的不容易。距离日军阵地还有二百米的时候,日军后卫游动哨终于发现了向他们包围过来的军队。这一下可是吓得他亡魂皆冒,转身就要去报告。可是冬敏的狙击小队绝对是尖兵,狙击枪发出清脆的枪声,日军的哨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倒下。韩宪奎喊道:“弟兄们,冲啊!“

别动队一跃而起向前面冲去,在狙击枪响的时候,迫击炮的炮弹放入炮口,尖啸的炮弹声伴随着的是剧烈的爆炸。林俊的部队装备是一流的,显著的特点就是火力强大。重机枪也在同一时间向日军阵地打出一阵阵弹雨。

这样抢先开始火力压制,是奢侈的战斗方式,只有林俊这样的败家子能干出来,不过这样的作用却是明显的。日军后卫是炮兵阵地,这是临时进攻阵地,不是永久工事,也不是阻击防御阵地。面对这样的打击,日军炮兵大队的鬼子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成片的打倒。

听到后面的机枪和迫击炮声音,青木直少佐一下都没反应过来。当他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简直是怒不可遏,支那军竟然敢主动进攻皇军,这不是找死吗?这是一千多人的一个大队,得到炮兵大队的加强,兵力是一千五百多人,支那军得用多少军队才能进攻自己?

可是几乎很短的时间,青木直少佐就开始发懵,因为侦察机显示在周围没有支那军队,怎么是三面包围的战术?这是打算全歼自己的部队。他急忙传令,部队立即进行三面防御。

林俊采取三面包围就是因为东面是永定河,日军向那里跑也是死路一条。按着正常的作战原则,被三面包围的日军应该采取集中兵力突围,跳出包围圈。可是青木直的狂妄,让他采取了就地防御坚守的战术。这一点是林俊和桂秀娥都没有想到的。

日军竟然狂妄到这个程度,林俊的围三缺一就是打算让日军溃逃,然后追杀,可是日军以良好的素质就地展开阻击,这一下进攻的部队承受了一定的伤亡。

林俊有些心疼,可是青木直简直是快发疯了,因为他的强悍皇军,竟然没有阻挡住进攻的部队,被林俊部队在三面杀入阵地。

林俊的部队是针对性训练拼刺技术,在刺刀拼杀上不低于日军的能力。别动队是最先杀入阵地的,这是因为后卫是辎重兵和炮兵,战斗力很弱,武器火力也不是很强大,何况对阵的是龙泉军精锐的别动队。

只要韩宪奎的部队冲进阵地,日军倒霉的时刻来临。别动队的战术更加奇怪,战斗小队竟然不是刺刀,一手斯登冲锋枪,一手是柯尔特手枪。

这样近距离作战,手枪可是比刺刀厉害多了。虽然每把枪中只有八颗子弹,不浪费的情况下就是一比八。日军总共才有多少人?双方这一短兵相接,日军立即悲哀的发现,他们准备好的刺刀没用上。卑鄙的支那人不是和他们拼刺刀,而是近距离开枪。日军的刺刀再长也没用,一颗子弹就会倒下。

还有跟进的狙击队在后面,日军的机枪和远距离使用掷弹筒的士兵不断中枪倒下。后面跟进的第八连士兵已经看傻眼了,感情还有这样的战术,确实管用。手枪几乎是面对面的开枪,日军做好的准备是准备拼刺刀呢,傻傻的站在那里等候着挨枪子一样。

一个形容词绝对贴切,那就是滚汤泼雪一样。这样的战斗二十九军大刀队岂能落后。谭登江一声呐喊,一百多把大刀后面的红绸几乎幻起一片红云,杀进日军的队伍中。被手枪打得七零八落的日军,再次遭到大刀队的疯狂砍杀,终于难以抵挡,呐喊一声向后逃跑。韩宪奎、夏薇指挥的别动队和谭登江的第八连尾追着日军冲了进去。

由于两侧进攻的两个营经验不足,没有第一时间和日军搅到一起,让青木直的防御形成,根据林俊的作战原则,忌讳死命进攻不顾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