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决战华北(二)(1 / 2)

抗日之少年将军 飘逸 2653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235章 决战华北(二)

石门到阜平距离不是很远,在天色还没有亮的时候,汤恩伯一夜汽车,在颠簸中到达阜平。心中的怒火,加上旅途的劳累,让他已经怒不可遏。

国军将领当中,汤恩伯算是蒋委员长的得意门生,因为他会来事,一切以委员长的意见为意见,抗日战场上几次和日军部队战斗,他的战绩都是不错的,并不像桂永清,黄杰这些人到处是败绩,等于给委员长大大的长脸。

这一次他负有使命进入河北,加入龙泉军行列,内心深处并没有认为自己是冀绥战区的部队。在对待林俊命令的时候,一直是不以为然的态度,保持着高高在上的状态。

所以当接到参谋部命令,让他连夜立即赶往阜平的时候,想的并不多,只是想当面向林俊质问。他是冀绥战区部队,这样大的军事行动,作为军长的他不知道,反而第二战区的卫立煌却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林俊理亏,自己可以趁机要求扩大自己的权利。军队驻守地方,没有一点行政权利,手下几个亲信已经表示不满。这样的军队,根本没有油水可捞。打鬼子他们不怕,可是也得有好处。

这一次蒋委员长给他的命令就是实际控制河北。林俊最终要夺回平津地区的战略目的很明显,以龙泉军的兵力,一旦控制河北,南北两方面都是日军重兵集团,林俊只能把地方交给其他部队,集中自己的精锐对抗鬼子的反攻。

交给谁不言而喻,林俊明着推崇国民政府,实际上和中共眉来眼去的暗中勾搭,这一点是瞒不住蒋委员长的。

林俊这种左右逢源,两边讨好的战术,蒋委员长当然很清楚。不能让林俊倒向中共,林彪,陈赓,多少黄埔学生被共党拉走。

蒋委员长教出的学生,最后掉过头来反对自己,这是蒋委员长的痛。中共拉拢人的手段很高明,不能让他们把林俊拉走。这是一个妖孽般的军事奇才,从长远战略角度,也不能让林俊倒向中共。

最重要的是山西已经大半落进中共手里,河北不能再落到中共手里。所以汤恩伯这个调过黄河的十三军团,编给林俊。

明白蒋委员长心思的汤恩伯,当然不满足于被林俊限制,成为龙泉军一样的单纯作战部队。他要掌握地方权力,有自主的军事调动权力。

可是他明白,蒋委员长把他调归林俊的其他原因。龙泉军已经一再的强调,辖区之内不能有其他部队存在。所以军事委员会把第十三军团,改编成第二十军,编入林俊的冀绥战区。川军装备差,又被林俊吞并一个师,干脆显示大方,让林俊没有多少自己的嫡系,把李家钰的十四七军也调给林俊。

看着一脸怒气,坐在自己面前的汤恩伯,林俊也是面无表情。林俊没有先说话,只是有些眼神阴冷的看着汤恩伯。本来理直气壮,怒火万丈的汤恩伯,在林俊一张娃娃脸面前,有一种诡异的感觉。

他不明白林俊这样对他是什么意思,自己并没有犯到他手里的地方,难道林俊打算吞并二十军的部队?

汤恩伯被自己的想法吓一跳,李家钰彻底投靠林俊,川军四十七军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部队,这一点汤恩伯清楚。他的心在向下沉,林俊这个人做事几乎没有顾忌,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吞并二十军也不是不可能。

这是蒋委员长的嫡系部队,是自己掌管的军队。林俊想取得控制权,唯一办法就是给自己按一个罪名,接手部队指挥权。把自己弄到阜平来,脱离自己的部队,这是林俊的地盘,他怎么说怎么有理。

汤恩伯发现上当了,林俊这是有意的行为,自己竟然傻乎乎的自动送上门来。心里的怒火煞那间没有了,取代的是在心底升起的一股寒气。林俊太狠了,在这样大军作战的时候公然吞并部队,一个不听指挥,临阵退缩就可以处理任何指挥官。

他脸上的怒火在消失,取代的是担心。林俊一直注意着汤恩伯脸上表情的变化,心里也得承认,汤恩伯的头脑确实也很够用,根据自己的表情就能判断出自己的意思,不简单。

林俊自己当然清楚,这一切确实是计划好的。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战,石门防御是关键。汤恩伯的部队是战斗力还不错的部队,就像后世人给国民党军队总结的评价:“一流的士兵,二流的战术,三流的军官,四流的战略,不入流的决策者。”

这样的军队是不能掌握在这些败家的人手里。要不是汤恩伯还是很有军事指挥能力,就他这样的贪官,刮地皮高手,以林俊的强势,早就公然吞并这个二十军。费这样大的力气,就是不想在国军中造成太坏影响,今后合作的机会还很多。

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故意不让汤恩伯知道,在战役发动的时候,再通知他。就是不让蒋介石知道,以免重庆方面知道,然后日本人也就知道了。

别人可能不跟蒋委员长说,汤恩伯不会,他一定说。这关系到河北最后是谁的问题,林俊在军统和中统都有人,对于高层的一些决策还是知道的。汤恩伯来到冀绥战区的目的,林俊也知道。他上下活动,想担任河北省主席这一点林俊更清楚。对这样一个人,当然是要严加防范。

战役一开始,就知道汤恩伯一定是一腔怒火,让桂秀娥给他命令,让他前来阜平,不来是抗命不遵,来了当然也就达到林俊的目的。

汤恩伯绝对想不到林俊敢这样干,所以他根本没有想别的,只是想当面质问林俊,看他怎么说。说不好就退回河南。可是汤恩伯也知道自己的使命,不会轻易离开的,他要对委员长有交代。

林俊看着汤恩伯已经变化的表情,说道:“汤军长,你已经明白了吧?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没时间兜圈子。前方部队在浴血奋战。”

汤恩伯没有说话,看着林俊,他知道自己猜对了,既然这样就看林俊怎么说吧。林俊说道:“汤军长,你的面前两条路,第一绝对执行龙泉军团的命令。第二条,向军事委员会递交辞呈,战斗时间不服从命令,拒绝执行战区命令,被军法处罚。”

汤恩伯也不是泥捏的,听到这样的话说道:“林司令,这是你的地盘,你怎么说都有理,可是委员长会相信吗?二十军官兵回信吗?”

林俊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汤军长,一夜时间,冀绥战区四个军,已经向前推进近百公里,在两处截断津浦路。警备军和第四十七军包围沧州的21师团,第一军已经截断天津和北平的联系。傅作义的三十五军已经突破北平外围防线。卫司令的三个军已经让14师团和108师团不敢动弹。唯一的变数就是石门日军三个师团。战局就是如此,你说我说话谁会相信?”

汤恩伯吃了一惊,林俊这样大的动作,日军竟然在一夜之间就全面陷入被动。看来只要困住石门的三个师团,林俊真的能取得平津战役的胜利。胜者王侯败者寇,以林俊的胜利,他说什么都会有人相信。

林俊却没有停顿,而是继续打击他的信心,脸上表情不变的说道:“再告诉你两个问题,,卫司令已经向国府军事委员会发出请求,要求派部队进入山西,接管原来第四集团军的防区,蒋委员长已经同意。另外一个问题,我在石门周围布置两个月时间,日军三个师团根本就没有冲出来的可能。这场战役胜利是指定的,平津地区是我林俊的。可河北是谁的还没有确定,到底是卫司令的还是你的,要看你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