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东进序曲(二)(1 / 2)

抗日之少年将军 飘逸 3779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294章 东进序曲(二)

朝鲜军政会议连着开了三天时间,随着会议的不断深入研究,参加会议的人既吃惊又激动。

钱玉书比林俊胆大,比林俊顾虑小,他没有后世情结,完全是以龙泉军的利益为中心,从中国长远的利益点出发,这些想法得到了参加会议所有人的支持。

当会议结束的时候,钱玉书的目的达到。龙泉军政府朝鲜军政两大系统取得一致意见,支持钱玉书的计划,按着这个纲领展开行动。

首先行动的就是夏荷的第五军,因为这是龙泉军的主力军队,和范魁生的地方警备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朝鲜这段时间,龙泉军一改过去的行为。

段秋明开始对朝鲜人极为不信任,所以不管是当初的朝鲜团,还是后来的朝鲜师,都是以招收中国人为主,最低标准也是中国朝鲜族人。可是后来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部队招收的骨干兵员大部分进入龙泉第五军,而地方警备部队以朝鲜人为主。

范魁生的杀富济贫行动,彻底引起了朝鲜半岛的大动乱,开始是针对朝鲜的有钱人,但这些人绝大部分也可以说全都是投靠日本人的,不可避免的冲击开始针对日本人。有钱玉书在后面出主意,动乱针对的目标越来越广泛,终于引起朝鲜半岛南北大动乱。

林俊之所以没有在这件事上责备钱玉书和范魁生,就是因为朝鲜的大动乱牵制了朝鲜半岛的日军绝大部分兵力。派往朝鲜对付龙泉军的两个师团不得不参加到维护半岛稳定中去,根本没有精力去进攻龙泉朝鲜军的部队。

各地自发的各种组织,组成各种游击队,在范魁生的支持下向日本人,朝鲜有钱人和一些日军兵营发动袭击。

朝鲜虽然不大,但也是三千里江山,两千万人口。日军在朝鲜只有一个师团,不到两万人,即使后来增调第28师团,也只有兵力四万人,如此大的面积,这一点人哪能够用。别说进攻龙泉第五军,就是各地动乱的朝鲜人,已然让日军朝鲜总督南次郎大将应付不过来。

日本占领统制朝鲜已经好几十年,这里一直是稳定的。虽然有不断起来反抗的朝鲜人,但是难以成气候。朝鲜抵抗的流亡政府一直躲在中国,而中国已经自身难保,哪还有精力管朝鲜。所以日本统治朝鲜是稳定的,一个师团足够了。

在中国战场紧张的时候,甚至调出朝鲜一个旅团进入中国战场,朝鲜也没有什么问题。

朝鲜人已经习惯了日本的统治,由日本人组成的各地宪兵队,除了军官是日本人以外,宪兵已然全是朝鲜人。

可这一次动乱并非军事行动,不是有组织有编制的军事作战,而是平民化的大动乱。日本朝鲜总督府一度也陷入到混乱中。

在当初朝鲜王朝高氏灭掉之后,三八年日本彻底废除朝鲜语言和文字,让朝鲜人全都学习日语和日文,已然在朝鲜人中埋下了火种,在这一次的动乱中彻底爆发出来,而日本朝鲜总督府里的大部分官员是朝鲜的官僚和富人,他们正是平民仇视的对象。

各种矛盾加到一起,终于造成这一次大动乱。如果没有外来的力量,这种平民化的骚乱很容易在重兵的镇压下稳定下来。

但是有龙泉军朝鲜军在,让动乱更加剧烈。有部队支持,朝鲜人最后发展到冲击宪兵队、警察所,抢劫枪支弹药,组成非正规军事组织和日军展开战斗。

这个局面林俊给夏荷的指示就是龙泉第五军控制平壤周边,不要向外扩张,保持对鸭绿江方向的军事压力,放弃长津湖、咸兴、熙川等地,兵力进行收缩。

龙泉军停止对外扩大地方,减轻了日军方面的军事压力,让上月良夫和松本加良把兵力全都用在对各地动乱和镇压上,给龙泉第五军发展稳定的时间。

当沈阳保卫战打响的时候,夏荷急得坐立不安,龙泉军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她当然一清二楚。同样不再是一个团长的范魁生,天天往第五军军部跑,追问什么时候朝鲜方向向西进攻。

可是夏荷也无奈。林俊一开始确实命令朝鲜第五军做好准备,向鸭绿江边做有限军事调动,给日军国境守备队和在辽东半岛地区的第78师团压力,但随着战局的变化,第五军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没有了。

随着沈阳保卫战的胜利结束,龙泉军出现前所未有的重大伤亡,让林俊的东进计划被迫停止。第五军也没有了军事行动,就在这个时候钱玉书这一批龙泉军的重要人物和主要力量进入朝鲜。

和林俊谈过之后,本来就野心十足的钱玉书终于明白了司令的真实想法,主要还是不想参与到将来的中国内部纷争,同时为了建立一个日本本土登陆作战的前沿基地,这让有着绝高政治天赋的钱玉书马上想到了这当中的玄机。

他有些责怪林俊顾虑太多,在钱玉书看来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什么民族问题,中国人的融合能力是天下第一,没有了自己的国家,没有了汉文化政治中心,被蒙古和满族统制几百年之后,不是汉族人消失,是蒙古族和满族消失。如今身后有一个偌大的中国,那么消失的是中国人吗?是朝鲜。

在这些方面不得不承认钱玉书要比林俊看得深远,这是政治水平问题。离开带来的历史先知优势,林俊并非杰出的军政领袖。

他原来是军迷,是军事爱好者,并非是政治家。在军事上有着后世百年时间的先进军事理论和现代化武器的优势,在军事作战上是优秀的,但林俊没有接触过政治问题。

他所知道的都是后世大范畴的政治理论和政治走向,在具体操作上反而比钱玉书差很多。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林俊就是了解自己,所以他不想主政中国。知道自己未必有那个能力,弄不好会给国家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所以也一直尽力的还原历史。

当东移战略构想形成的时候,林俊也多少有了一个整体的计划,所以才认为钱玉书进朝鲜是最佳人选。

章晓稳重,但进取心不足,桂秀娥凭着她聪明的头脑,这些年锻炼出来的军政能力,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坚决支持钱玉书去朝鲜担任总行政官。林俊考虑再三和钱玉书长谈一次,与其说林俊和钱玉书谈明白,还不如说钱玉书把林俊说服。

林俊同意了钱玉书的方案,正式出任朝鲜地区行政长官。到达朝鲜的钱玉书可以说踌躇满志,他相信自己可以给司令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为龙泉军建立一个良好的基地。

根据钱玉书的提议,杨如萍被调入朝鲜。这是钱玉书的长远打算,他一到朝鲜立即召开这次军政会议,会议通过了东部朝鲜半岛战略发展计划,军队配合龙泉政府朝鲜行政区的行动。

为龙泉军全面进入朝鲜做准备,夏荷的第五军成为威慑力量存在,驻守在平壤。而四处出击的是范魁生警备军。

警备军司令部里,范魁生终于不再是那个火烧屁股的样子,可是还没有那么稳当。看着稳稳当当坐在那里的宋远征说道:“宋参谋长,你倒是说话啊?”

宋远征笑笑:“我说范司令,你能不能长进一点,别辜负了总参谋长和司令对你的期望。怎么总是不喜欢动脑筋,我的工作是协助你,不是替你,那我当司令算了。”

“行”范魁生说道:“我看行,你来当司令,我给你当参谋长。”

“哈哈”宋远征被范魁生说得哈哈大笑:“你给我当参谋长,你行吗?让你当大队长还差不多。”

范魁生也笑了,自己哪是当参谋长的料。看看宋远征不说,范魁生无奈的说道:“真是没办法,我想了一天一夜,这是我的想法,你看行不行?”

宋远征点点头,示意范魁生说。范魁生走到地图前说道:“你看警备军目前是十个大队,每个大队一千二百人,那就是我们有一万两千人。现在分别驻在以平壤为中心的周围,我的打算是利用这些警备大队的兵力,袭击周围的广大农村地区,在当地发展警备军。如果少量的鬼子进攻,我们就利用周围的警备军进行联合作战,消灭他们。如果是鬼子大队,就由第五军出动歼灭大队鬼子。日军在平壤周围三个师团,但他们要坚守鸭绿江放线,还要驻守南部地区,镇压动乱,兵力必然十分有限,我们要是四面出击鬼子一定没办法。”

宋远征瞪了范魁生一眼说道:“这个想法不是很好吗?怎么总是说自己不行,看来司令就是了解你。”

范魁生连忙问道:“司令说我什么?”

宋远征说道:“司令说你是牙膏,必须挤才能出来东西。”

范魁生张嘴,这就是挤自己啊!他不明白司令手下那么多能人,为什么非要为难自己。吃惊过后有些不情愿的说:“司令真是的,段秋明那小子比我强多了,司令干什么不用他,这不是难为我吗?”

宋远征说道:“段秋明有特别的任务,这次沈阳大战他都没参加,猎豹别动队在执行特别任务,其他人都不知道。”

“哦”范魁生点点头。他还琢磨沈阳保卫战这么大的动静,怎么没有听到段秋明这家伙的声音,还有些奇怪。

原来这小子有特别刺激的行动,让范魁生一阵的羡慕。他知道段秋明销声匿迹,不用问就是又潜伏进日军后面去了。这回一定又能弄出不小的动静来,那是多好的事,可自己却当了个什么破司令,天天在这动脑筋。

范魁生猜对了,段秋明他们的别动队又一次精减,在沈阳战役还没开始的时候,精减过的龙泉军猎豹别动队二百四十人组成三个小队离开沈阳,秘密的潜踪向中苏边境前进。他们的目标是海山崴,那是苏联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首府,远东经济政治中心,远东大铁路的终点站。什么任务当然只有段秋明明白,他带着三大手下和一个副手雷明一起行动,这是林俊的更长远战略。

当林俊和德国代表科纳·海森堡密谈过之后,段秋明的别动队就出发了。要是知道范魁生正在羡慕他,一定更加得意。他带领自己的别动队,一身满洲国皇协军军服,全队二百多人正在北进。

范魁生得到宋远征参谋长的肯定,有了信心开始谈出自己的计划。宋远征明白自己给范魁生当参谋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