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内外兼修(二)(1 / 2)

抗日之少年将军 飘逸 3654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329章 内外兼修(二)

龙泉军消停了,在取得北方战役胜利后,林俊在平壤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整编和军队调动。把在中国境内的龙泉警备军,全部向朝鲜半岛撤退,把这些地区的防务交给了到达的第二十军和三十五军,还有最后到达的冯治安九十五军,这是蒋介石调给卫立煌的三个军,也就是沈阳战区的部队。

日本方面认为林俊和国府方面谈判并不顺利,,双方在联合声明中提到的很多事情,都没有落实。第一个问题是相互设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就没有实行。龙泉共和国与中国的边界勘定也没有实行,对外的原因是很多地区在日本人手里,无法进行勘定。

唯一实行的是国军的部队进入沈阳地区,这是林俊占领沈阳后,首次国军进入龙泉地盘。林俊把他的警备部队向龙泉共和国撤退,同时连带着大批的军人家属和地方百姓,还有一些最后撤离的龙泉共和国机构。

对林俊的表现蒋介石是大为高兴,和何应钦研究决定,向东北再增加两个军的兵力。

根据林俊的想法,暂时不能向锦州进攻。打通关内关外联系的作战计划要推迟,原因很简单,龙泉军没有足够的力量,需要休整时间。

因为和龙泉共和国的谈判取得进展,赵鼎言也名正言顺的进入外交领域,成为国府要员,是国民政府驻平壤的联络官。就龙泉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之间的事进行商谈。

可是赵鼎言发现谈判并不顺利,很多地方龙泉共和国在来回拉锯,时不时的变化,让赵鼎言即来气又无奈。

明显能看出来林俊就是在建立一个华人国家,和中国还有什么区别的。虽然部长交待要以国家的身份对待龙泉共和国,但赵鼎言还是做不到。双方坐一起真的很难区分出是两个国家,说是两个政治团体还差不多。

在这么长时间的谈判中,渐渐的赵鼎言发现,龙泉共和国和国民政府方面,要谈的不是军事方面问题,而绝大部分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如何对海岸基准线确定,海洋开发的权力,陆地方面的经济合作。对龙泉的资源方面供应,龙泉共和国在中国境内的投资,铁矿和铁路、公路修建以及使用。所涉及的全是民政方面。

这让赵鼎言十分不明白,难道林俊可以确定战争胜利了?龙泉共和国的口气就像是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一样,这让他不相信。但这是双边谈判,对于赵鼎言报回来的请示,蒋介石可以毫不犹豫的同意。

龙泉共和国并没有提什么过分的要求,也算是合情合理,有什么不同意的?

国府方面没有海上出路,林俊同样没有,有些问题谈也是白谈。美英等国可以给援助,但也得运进来。一条驼峰航线是不够的,滇缅公路还没有通车,蒋介石也需要外界援助。

龙泉军别的没有,但武器先进,军队战斗力强,这是事实。根据赵鼎言报告,林俊只是缺少物资,否则日军不在话下。

既然双方已达成协议,通过绕开日军封锁线,三个军部队已进入沈阳。林俊正在实现他的承诺,蒋介石当然大方。

这些贸易协定有什么不同意的,再说龙泉军名声在外,那是中国的军队。这些条约如果和其它国家签订,蒋介石相信自己和袁世凯下场一样。但是和龙泉共和国签订,几乎没有人反对,在所有人心中龙泉还是中国的。

龙泉军三军总参谋部,宋远征表情严肃,他又一次回来担任三军总参谋长,这一次不再是副职,而是正职,成为龙泉共和国军方第一人。

林俊的动作很大,参谋部增加了三个副总参谋长,一个是陆军、一个是空军、一个是海军,林俊的陆海空三军终于成形。

当部队进行统一番号,统一编制的时候,宋远征才知道,从龙泉城的那时候起,林俊在第一次插旗招兵,到如今过去七年时间,从一个三百多人的地方保安团,到今天龙泉共和国海陆军齐全,只用了七年时间,速度是惊人的。发展之快,别说外人,就是龙泉内部人员也难以相信。

这一次部队统一,定名为龙泉国防军和龙泉边防军。国防军为龙泉共和国的主要国家军事力量,龙泉边防军是防守国土、海岛、海岸的军队,非作战时部队的调动管理权限在国防部,战争时期的指挥权在总参谋部。

陆军部队被整编规划后,共计编成了两个集团军,为南北两大集团军。南方集团军辖第一军、第三军、第五军、第七军。北方集团军辖第二军、第四军、第六军和第八军。

每个军两个师、四个旅、六团制。一个师的作战单位上升到一万三千人加上直属部队和辅助兵种,每个师的作战编制一万五千人,成为基本作战单位。

林俊的军队编制终于走向了正规化,全国的军队使用统一番号,不再是临时番号,军徽、军衔、军服完全统一,一条金龙飞舞的军徽,很有气势。陆军为金黄色,海军为深蓝色,空军为天蓝色。

龙泉共和国不设元帅一级的军衔,最高为一级上将,但他是荣誉军衔,并不代表着什么职位。设立军功制度和军功待遇,军人条例和兵役法。

这一系列的动作,在战争没有结束前进行,让很多人判断林俊好大喜功,还是难离开小孩的心性。

对部队实行统一整编,确定编制和统一番号,这可以理解,是为了方便指挥。但其它的东西就有些不是时候。龙泉共和国建立之初,什么都没有稳定,这些虚的东西弄他有什么用?

但宋远征明白林俊这样做的目的,这是聚拢人心的一种方法。林俊要在众人心里确定龙泉共和国的地位。

林俊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一个国家、一个政治团体得不得到其它国家承认并不重要,只要有利益,任何国家都会和你交往,并不在乎你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

可是真正难以做到的是内部人民的认可。他们不认可这个国家的时候,一个政体是很难存在下去的。为了达到在不知不觉中消除朝鲜人的独自情绪,林俊在缓慢的推行汉化。怎么办?那就是在朝鲜人心中确定,这是一个国家,是他们自己的国家。

所以林俊这一次扩编军队,把龙泉军全部打乱,把朝鲜人和龙泉军原来的部队完全混编,在军官任命上,也尽力多用一些朝鲜族军官。为了达到命令能及时传达下去,要求军官士兵必须尽快学会汉语和汉字。

就是这样的氛围,让朝鲜人完全忘记他们的朝鲜人身份。

哪一个人不想升官?哪一个人不想当军官?但是不会汉语,不懂汉字,连命令都听不懂又怎么打仗,怎么指挥?龙泉军新部队的训练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以连排为单位在训练的其他时间都在学习。

在不知不觉间,军队中从高级将领到中级军官,再到一个普通士兵,他们都把自己当做龙泉共和国的人,眼里没有了什么中国人和朝鲜人,汉语、汉字成为军队中首先确定的通用语言和文字。

桂秀娥离开总参谋长的位置,是诸多的原因。宋远征心里也是遗憾,他觉得林俊的担心多余,不要把问题想得太严重,毕竟夏荷和桂秀娥的指挥才能都有,这是对人才的浪费。

对于宋远征的提出,林俊只是一笑,告诉他龙泉军短时间不会有军事作战。

部队以整编完毕。北方集团军司令谭登江四个军在中国境内。

南方集团军四个军,有两个在北方龙中边境,两个在南面元山到沙里院一线,部队当前的任务就是练兵。

在中国境内撤回来的警备军,完全进入龙泉边防军中,在北部建立国境防御阵地,修筑永久性国防工事。在海岸建立海岸防御工事。

宋远征很清楚,看着林俊这是一派防守的架势,好像根本不打算向外进攻一样。但是作为总参谋长,哪有他不知道的道理。

龙泉军的小动作一点也没有停止,在看着地图等着的宋远征,看到从外面进来的段秋明笑着说道:“段将军,不多休息几天。”

段秋明哈哈一笑:“老宋,什么时候对我这样客气。是不是觉得当上参谋总长身份不一样了,我段秋明可还是一样。”

宋远征心里明白,段秋明从苏联境内返回来,受到热烈欢迎,他们策反了苏联远东太平洋舰队,让龙泉共和国一夜之间有了海军,这个功劳可是很大的。

回来的的秋明听说桂秀娥不再是参谋长,参谋长换人了,当时就不干了。为什么?

他和桂秀娥谈过之后,段秋明什么也没说,也没再发火。恐怕除了林俊和桂秀娥谁也不知道说的什么。

段秋明晋升为陆军少将,雷鸣留在了苏联,担任临时驻外武官,负责协调哈巴罗夫斯克边境区与龙泉共和国的关系,成为龙泉共和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民主阵线的外交联络官和军事顾问。

为应对斯大林提出的条件,林俊把猎豹别动队撤出苏联,返回龙泉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