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危机(二)(1 / 2)

抗日之少年将军 飘逸 3927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337章 危机(二)

中日之间的战争,在有些有头脑的人看来,日本最后全面失败的可能性不大。他们达不到理想,达不到全面吞并中国的目的。日本太小,他无力吞下中国。

但中国也无法战胜日本,中国太弱,不是短时间能发展起来的。如果有一廉洁的政府,有一个团结的内部,还好说。但国民政府太腐败,不得人心,国内军阀林立,派性斗争严重,内战不断,想打败日本更是不可能。

龙泉军的异军突起,让很多人发现了端倪,或许这个有鬼才之称的少年将军可以主政中国,

但是林俊确意外的跑到朝鲜,建立一个独立的龙泉共和国出来,并且宣布是独立主权国家。

大部分人都判断,这是林俊吞并朝鲜的一种手段。什么独立国家?但林俊接下来的动作,又让很多人迷惑起来,没有谁能猜到林俊到底要干什么?

就在取得东龙湾海域大胜利,日军第一航空舰队失败,损失惨重,林俊取得辽东半岛胜利的时候,确爆出惊天的新闻。

林俊在盘锦地区发现大型油气田,一直在秘密开发。这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没有进购渠道,龙泉飞机、装甲车确有燃油的问题。中国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定名为贫油国,证明中国是不出石油的。

日本为了吞并中国,对东北地区进行了不下十几年的研究,他们的勘探测量人员足迹遍布中国的东北、华北、甚至华南,确实没发现油田的迹象,相信了中国是贫油国这个说法。

日军战争资源中最重要的却在中国得不到,而认为能速战速决的中国战争也没有达到。

三七年开战,别说三个月灭亡中国,他三年也没办到。如今已是四二年,整整四年时间过去,日本不但没有结束战争,反而是越打越大,还得不断向中国增兵,战争刚开始取得的成绩正在一点点丧失。

准备多年的战略物资,也在急剧的消耗。如果再拖下去,日本真的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为此日军方面大本营,参谋本部和内阁方面,不断的开会研究,如何解决问题。

一方面有人提出应该结束中国的战争,日本只要稍让一点步,国民政府就会同意的。日本仍然可以保住在华利益,也可以取得部分利益后停手。

一部分人认为战争已到了如此地步,如果现在结束,日本的战争投入将无法收回,国民政府明明知道日本支撑不下去,是不会承认失败的,所以战争必须持续下去。

坚持这种论调的人,当然认为英美苏被德国牵制在欧洲,自顾不暇。日军应该果断出击,横扫东南亚地区。把美英势力赶出去,控制那里。

东南亚有大量的战略物资,得到这些东西,日本完全可以把对华战争坚持下去,不但能取得全面胜利,也能完成日本独霸亚洲的目的。

但是以山本五十六和米内光政为首的海军派,坚决反对南下。日本现在国力根本无法和美英等国抗衡。一个龙泉军都解决不了,再和英美开战,无疑于自寻死路。

他们提议加大对华战争,先解决中国问题。林俊毕竟只是控制东北一部分和朝鲜一部分,得不到外援,发展能力有限。只要给大日本皇军时间准备,林俊不是对手。

就在近卫文磨也倾向这一点的时候,特工总部送来这份情报,这一下等于在日本人心里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既然中国东北有石油,那么还南下干什么?解决了中国,东南亚还不都是日本的。参加会议的内阁成员和军方将领,意见取得空前一致。

决定集中力量解决中国东北问题,消灭龙泉军,夺回沈阳、朝鲜,当然关键是盘锦。怪不得日军怎么也无法知道盘锦在干什么,原来是秘密开采石油。

但是涉及到对龙泉军进攻谁为主的时候,会议出现僵局。

在日军对华战争中,海陆军之争都是抢着为主,哪个也不想成为配角,这是战功问题。

对参谋本部和内阁来说是好事,那就看有利的一面和自己支持谁的问题,不管是海上,还是陆地,能打赢就行。

但这一次确出现正好相反的局面,海军新败,陆军常败。两个方面谁也没有对抗龙泉军的把握。

海军部长大野修身大将和陆军大臣畑俊六大将互相观望,谁也不想担任主攻。

林俊的空军太厉害,他们的战机性能优良,火力系统先进。如今日本方面已经知道,那不是火箭弹,那是雷达制导的导弹,所以精确非常。

日本方面也开始投入研究,但这些技术哪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完成的。日军方面只能承认在空军方面落后太多,根本不是对手。日军不管是舰载机,还是陆基飞机那就是送死。

林俊不会束手就擒,哪个担任主攻哪个就会遭到林俊毁灭性打击。然后在林俊疲惫的时候,助攻的人捡个便宜,成为承受者。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谁也不出头。

在对华作战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日本皇军宁可抗命,也会主动挑起战争。中蒙边境、中苏边境、中国九一八事件、七七事变都是关东军自作主张的行动。淞沪两次海战都是海军方面挑起来的,这一次怎么都不争着当主攻了?

近卫文磨是发动这场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近卫声明更是臭名昭著。

他是最热衷于吞并中国的人之一,二战结束的时候,东条英机这个上台的后来者承担了责任,那是因为他袭击美国。

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近卫文磨,他在极短的时间明白了为什么。

近卫首相提出了折中的办法,作战为两个区域,分为陆军和陆军,各不统属各自作战。

渤海到黄海,以及辽东半岛为西部战区,有海军方面负责。

路地方面中国吉林到辽宁北部为一个战区,由关东军负责。热河、辽南、辽西、河北北部为一个战区,由华北方面军负责,朝鲜南部由第4军为一个作战区域,由朝鲜方面负责。日本调集全国的兵力,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一次解决东北以及朝鲜。

会议最后作出决定,陆军方面还是由山田乙三大将负责。

华北方面军加强第13军,筱冢义男中将负责指挥第13军对龙泉军作战。

北面关东军组成第15军,岩松义雄中将为司令,负责指挥北方军队。

朝鲜方面由南次郎大将指挥朝鲜驻屯军。根据大本营决定,第15军司令部在四平,指挥,第159、140、138、100、105、49、第7和122师团,共计八个师团,第1航空集团飞机归第15军指挥,各种飞机八百五十架。

第13军筱冢义男的部队辖112、136、139、137、第1和第15共计六个师团,第2航空集团飞机七百架,同时配备装甲战车第3师团,中型和重型战车七百六十辆,火炮三千二百门。

朝鲜南部的朝鲜驻屯军,由敏岗三次郎中将指挥,辖第19、28、156、162四个师团,战车第4师团,重炮第7师团,第3航空集团,飞机四百三十架。

海军方面由联合航队组成中国方面舰队,由三艘航空母舰和四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以及驱逐舰,水上母舰,组成海军航空战队。大小舰船二百一十艘,共计投入八艘潜艇。

三艘航空母舰分别为赤城号、加贺号、天城号。战列舰为长门号、武藏号、扶桑号、伊势号。巡洋舰为筑波号、金刚号、比睿号、广柄号。浪速号护卫巡洋舰和严岛号护卫巡洋舰,水上母舰若宫号、千岁号、日进号,雷级驱逐舰八艘,白云级驱逐舰两艘,神风级驱逐舰二十七艘,伊1型潜艇和伊5型潜艇共计八艘。

这一次日军海上舰队的数量并不大,只有二百一十艘,但他们的总吨位却是庞大的,这是日本一次能投入的最大海上力量。在这些舰艇护送下是四个海军陆战队,共计三万人,舰队司令南云忠一中将。

山本五十六是最不想让日本进攻东南亚的,他去过美国,见识过美国的工业能力,日本根本无法相比。

如果两下开战,日本如果不能一击必中,让美国失败,日本必败无疑。

所以他极力主张先解决中国,在山本五十六看来,中国有广大的人口基数,广袤的国土面积,丰富的战略资源。以日本的科技能力,吞并中国,用不上几十年时间,日本就会超过美英等国,那时候再向南进攻,日本就能称霸世界。

但中国没有石油这种关键的战略物资,无法达到支撑战争的目的,所以南进派论调也有充足的理由。

如今中国发现了大型油气田,那就不用南下去惹英美等国。海军部的命令下达后,山本五十六立即执行,他在日本北部和周围的港口向九州岛聚集,把朝鲜方面舰队司令部设在长崎,他的联合司令部在福冈。

这样大的军事行动如此规模的海上登陆作战,哪是几天时间能完成的,日本海军方面在抓紧准备。

这是日本上下一心的一场战斗,海军方面是信心十足。三艘航母上面舰载机达到二百多架,加上水上母舰的飞机,海军航空兵达到三百多架。四艘战列舰,武藏号上面的重炮口径是365,每一发炮弹重量一百多公斤,不用爆炸,就是砸也能让钢筋混凝土的共事塌陷。

150、152、127重炮林立。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可以布成严密的防空火力网。如此强大的阵容龙泉军就等着失败吧?

接任舰队司令的南云忠一中将,心情是不错的,这是海军最大的一支舰队,这一战结束,相信自己绝对是海军大将。他和参谋长藤田古藏用最快速度赶到长崎,接受他的舰队,进行战前准备。

海军方面全力准备的同时,日军陆地方面也在紧锣密鼓,对周围的部队进行大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