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谁更狠(二)(1 / 2)

抗日之少年将军 飘逸 3722 字 2022-12-1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343章 谁更狠(二)

放佛一夜之间,在辽宁北部,白山到四平一线,日军八个师团分成八个方向,向龙泉军当面发动了进攻。

这一次日军方面也总结出来,林俊身上也是有弱点的,那就是林俊对日本人狠,可以说是狠毒,算得上心狠手辣。但他对中国人,对他自己人确十分在乎伤亡。在军事作战上,林俊有的时候也可以牺牲军队,用伤亡来换取胜利,但林俊最大的弱点就是,他很在乎百姓的伤亡。

日本参谋本部作战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只要把消灭目标瞄准中国百姓,就能让龙泉军陷入被动当中。林俊要顾及百姓伤亡,他就会放不开手脚,从而限制他的自由发挥。

这是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人员损失,都是中国人的,不是日本的,所以为了胜利日本人一改过去对东北的想法,那就是我们得不到,也不会给林俊,给中国人留下。

不管是战术原因,还是兵力不足的原因,龙泉军一直采取后面重兵集团机动防御,那就是不和日军在防线上分兵对持。

在不同的要点地区,集中相当数量的军力,日军在哪里进攻,这个机动兵力会集中对抗,从而达到及时阻击,形成局部优势兵力。

这个战术也是针对日本设计的,因为日军一般都是采取重兵进攻,而进攻的目标大部分是城市、铁路沿线和重要的公路,为龙泉军打伏击,设阻击,造成有利条件。

用龙泉军高层教育下面军官的话说,就是不要把日本人当傻瓜,他们也是有军事头脑的。如果真的是愚蠢的笨蛋,就不会有今天的战争了。确实,日本人也在不断的研究,他们也发现这一点。

岩松义雄中将根据这一点,从而制定了他的进攻计划。龙泉军兵力上比日军少,抛开武器方面的优势,龙泉军和皇军方面战斗力大体相当,从单兵作战能力上,皇军要超过龙泉军。

这一次在北部的龙泉第二集团军,是由龙泉军和国民政府军合成的部队。他们训练时间短,战斗力更差。对国民政府军日本是根本没瞧起的,那就是不堪一击的部队,这样双方混合编成的军队,是扛不住兵力相等的皇军进攻。

梅河口日军第15军司令部里,岩松义雄和他的参谋长武藤勇三少将,还有副参谋长南部忠信大佐一同在研究。

根据岩松义雄的命令,皇军八个师团,这一次没有集中兵力,进行重兵进攻。而是把八个师团分成八个进攻方向。西至四平,东到图们,在上千里地的一条阵线上,同时向龙泉军控制的方向进攻。

日军还是相同的战斗方式,把战车师团分开,每一个进攻的师团,配属一个战车联队、重炮联队。

把第一飞行集团也分开,每个师团进攻的方向上,集中上百架飞机。岩松义雄的想法就是这样,他多路进攻,看龙泉军分不分散阻击。

龙泉军兵力低于皇军,他们这样多路进攻,龙泉军只能分兵把守,兵力散开怎么会是皇军的对手。

当前方响起日军进攻的枪声时候,龙泉军开始行动。沈阳战略第二兵团司令部里,卫立煌脸色有些不好看,他不是对某个人不满,而是因为报上来的情况,让司令部里一片压抑。

为了打击林俊的龙泉军,同时为了震慑中国人,岩松义雄采取了和南次郎一样的战术。那就是日军所过之处,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村屯、城镇全都毁掉,人员集体枪杀,展现他们凶残和灭绝人性的一面。

日军战术也发生重大变化,利用有汽车,快速机动的能力,部队以师团下分联队、大队甚至是中队,全面散开攻击。

面对如此的进攻,龙泉军确实没有办法,这是广大的地区,百姓分散居住。龙泉军如何能保证这样的进攻,如何保护这些百姓。当各地情报报到兵团司令部的时候,卫立煌如坐针毡。

谭登江脸上的轻松表情也没有了,他很是后悔,这是陈锋用来对抗南次郎的战术,可是被岩松义雄用来对付谭登江。

谭登江制定的进攻是放弃很多防线,把集中的重兵集团从两条路线上向北进攻,迫使日军防守。

南部两个集团军展开进攻,与汤恩伯的第二十军团,傅作义的第七兵团共同夺回锦州。可是谭登江晚了一步,而是岩松义雄首先开始进攻,形成如此的局面。

参谋部里鸦雀无声,参谋们紧张的在标注地图。卫立煌说道:“谭司令我看把第四集团军撤回来,暂时放弃南面进攻,阻止日军的进攻。先把形势稳定下来,这种损失我们损失不起。”

谭登江脸上出现凶狠的表情,使劲的摇摇头说:“不,我不能让岩松义雄得逞。筱冢义男没有任何行动,他在等。这是日军方面计划好的,我们一但把兵力向北撤,南面日军同样是六个师团,就会和北面采取的进攻方式一样,那时我们将更加没办法解决。”

卫立煌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也不是没有,他也是迫不得已提出这个建议。谭登江说的情况不是可能,而是一定。日本这一次不但是做足了准备,就连战术上也是仔细的研究过,用百姓的生死来让龙泉军陷入被动,确实够狠、够毒。但是除了这种方法,卫立煌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谭登江把手里的蓝铅笔狠狠的折断说道:“命令。”

参谋部里的参谋都是一惊,连忙把记录本拿起来。谭登江眼睛盯着地图说道:“命令,第二集团军所属四个军、四个师全部分开,以旅级为作战单位。第201旅迎战铁岭方向的日军159师团。202旅迎战140师团,把208旅迎战第138师团。209旅……给各军长、师长命令,他们亲临一线指挥,三比一决战日军。各军直属装甲团和火箭炮团配属军直属部队,向北进攻,目标长春。”

谭登江的命令,不只是把参谋吓一跳,就连卫立煌也一哆嗦。谭登江这是要干什么?这是孤注一掷的作战方式。

以旅级单位的七千多人对抗有一万八千人的日军师团,这不是打算全军覆灭吗?

装甲部队向长春进攻,开什么玩笑?长春方向有日军刚刚调回来的第151和134师团,还有原来的23师团,以及第2师团共计四个师团在长春。军直属部队全部集中起来,也不过是一个旅的兵力,加上两个军的装甲团和火箭炮团,兵力才多少。用一万多人对抗日军四个师团,谭登江疯了吗?

卫立煌想阻止这样的疯狂行为,他还没等说话,谭登江继续说道:“命令,第四集团军王汉江,第六集团军钟顺,向锦州、朝阳、阜新、赤峰、通辽的日军发动进攻。我只给他们十天时间,如果不能突破日军阵地,那他们立即自动解职。”

谭登江转脸对已经吃惊得张大嘴的卫立煌说道:“卫参谋长,直接给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电报,让他命令第二十军团和第七军团向北进攻。如果国军方面作战不利,龙泉军将拒绝执行交还协议。”

卫立煌明白谭登江这是打算牺牲北面一个集团军,换取南部的胜利。

在龙泉军控制的沈阳南部,是筱冢义男的第13军,共计六个师团的日军,占领着辽南和河北北部,把龙泉军和国军分隔开来。

这是林俊原来的计划,那时候林俊还是国民革命军,老蒋一直是利用林俊避免内战的心理,不断的争夺林俊收复的地方。

龙泉军千里奔袭取得沈阳后,用日军把龙泉军和北平、天津隔开。但如今龙泉立国,不再是中国军队,和国民政府达成协议,夺回的地方,将交给国民政府。林俊要把沈阳和河北连起来,有一个广大的后方安全,然后集中力量直接对日本的本土作战。

谭登江的意思很明显,但卫立煌确认为两个集团军兵力,确实比筱冢义男的兵力多,但是华北方面军的多田骏会看着吗?不可能。

他的第1军就在石门和德州一带。而赤峰方向和多伦,还有巴林一带是蒙疆兵团的三个师团,他们其实也应该算作筱冢义男的第13军兵力当中。

那就是在龙泉军面前,是九个师团加上一个战车师团,又是二十万部队。而两个集团军只有四个军,八个师十多万部队,想全面消灭日军,怎么可能?

就在他想劝谭登江稳一些,不要急于求成,这样的战术如果失败是无法挽回的败局。

谭登江说道:“刘副参谋长,给山西北部第十八集团军电报,在大同以西地区,空投武器弹药,让他们向乌兰察布和张家口进攻,同时进攻呼和浩特。给通辽奈尔曼地区的辽西抗日联军游击总队命令,让他们全面展开敌后作战,围攻通辽的日军。占领通辽侧翼后向四平进攻。给哈尔滨到牡丹江地区的抗日联军周保忠将军电报,抗日联军展开进攻。给总参谋长电报,让哈巴罗夫斯克民主阵线革命军,向虎林、密山的日军展开军事行动。”

司令部里作战参谋的笔飞快的记下了谭登江一道道命令,又接连的把电文送进通讯处。

卫立煌已然有些傻眼了,他再没有说一句,而是让通讯兵立即给重庆蒋委员长电报。看到卫立煌匆匆离去,谭登江眼里闪现出一丝冷笑。

谭登江不知道司令为什么信任卫立煌,在抗日上,卫立煌确实没说的。但是谭登江能看出来,卫立煌还是倾向蒋介石的。汤恩伯和傅作义的军队不会全力进攻,这一点谭登江心里是清楚的。他特意这样下达命令,就是给卫立煌听的。

这些作战命令,特别是对第十八集团军和东北抗联,谭登江是没有命令的权力,和这些军队打交道一直是总参谋部的事。

但这一次总参转过来总司令的命令,在必要时第二兵团可以和两个军队直接联系。谭登江是最早跟随林俊的,总司令和中共的关系一直很特殊,这一点龙泉军高层全都知道。相信一定是总参谋部和中共方面达成了协议,否则不会有这个命令。

在谭登江的心里有些排斥中共军队,但是对人家的抗日主张很是承认,几次配合龙泉军作战,还是很感激的。